我們的朋友史提夫總是讓每個到教會的人覺得自己受到歡迎,他常親切地問候人,熱情地與人握手,甚至是給人來個「聖潔的擁抱」。他所做的正是實踐羅馬書16章16節的教導:「你們要用聖潔的親嘴彼此問安」(新譯本)。
在史提夫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且必須接受治療,暫時無法到教會的時候,他擔心地問說:「那有誰會給每個人溫暖的擁抱呢?」
當我們為史提夫禱告求上帝醫治他的時候,他卻擔心在手術治療期間無法來到教會,我們便少了一份溫暖的問候。
或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史提夫那樣親切地問候別人,但是他的確在關心別人這件事上,成了我們的榜樣和提醒。彼得曾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換言之,這些都要出於愛心(彼得前書4章9節;參閱腓立比書2章14節)。在第一世紀時,所謂的「款待」包括為客旅提供食宿,但即便如此,也得從真誠的問安開始。
我們以愛心和他人互動,不論是一個擁抱或僅是一個友善的微笑,都是為了要「叫上帝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得前書4章11節)。
求祢引導我們熱心款待人,使人得見祢的愛。
靈糧透視
在彼得前書第4章,使徒彼得勉勵教會要互相款待,隨後又進一步強調這點,呼籲信徒彼此服事(10-11節)。在第10節,彼得提醒信徒,我們領受恩賜就是為了這個目的。當我們運用這些恩賜去服事人,就是彰顯上帝的恩慈。我們從這些教導中可以看出,彼得讓他的讀者瞥見在羅馬書12章和哥林多前書12章,保羅對於屬靈恩賜的教導。
聖靈讓耶穌的跟隨者得著屬靈的恩賜,是要使他們能彼此幫助(哥林多前書12章7節)。保羅詳細列出許多恩賜,而彼得將這些恩賜分為兩大類:講道的恩賜和服事的恩賜(彼得前書4章11節)。像今天的靈修文章所描述的親切款待,就需要運用這兩方面的恩賜。當我們以聖經鼓勵人,並以行動服事他們,便能使上帝的家得到堅固,也能幫助許多心靈受傷的人。
有關屬靈服事的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閱讀探索叢書《我們需要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