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散步的時候,談到了我們都喜歡讀的聖經。沒想到,她突然冒出一句話:「但我不喜歡讀舊約,因為太難明白,又常提到復仇。我喜歡讀耶穌的事蹟!」
或許當我們讀到那鴻書的時候,也會同意她的說法。例如其中說道:「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1章2節),這樣的句子,會讓我們心生抗拒。然而,下一節經文卻又讓我們充滿盼望:「耶和華不輕易發怒,大有能力。」(3節)
當我們深入探討上帝的憤怒這個主題時,便會發現上帝之所以發怒,通常是為要護衛祂的子民,或是為了要維護祂的聖名。因為祂滿溢的愛,祂會對犯罪的施行公義,但也為悖逆祂的人預備救贖的恩典。上帝呼召祂的子民歸向祂,這一點我們不只在舊約聖經裡看到,在新約聖經裡,也清楚看到上帝為了使我們歸向祂,差遣祂的愛子,為我們的罪流血捨命。
我們難以理解上帝奧祕的特質,但我們可以確信祂不只施行公義,祂更是所有愛的源頭。我們不需懼怕上帝,因祂「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祂的人」(7節)。
祢滿有慈愛與憐憫。求祢幫助我,
今天能更加明白祢救贖之愛的奧祕。
靈糧透視
除了那鴻書1章3節,在舊約中還有另外8個例子,講到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例如詩篇86篇15節,103篇8節)。不過,聖經還描述了上帝其他的屬性:祂有豐盛的慈愛(出埃及記34章6節;民數記14章18節;詩篇145篇8節);祂有恩典,有憐憫(約珥書2章13節;約拿書4章2節);祂「樂意饒恕人」(尼希米記9章17節)。如果上帝不是既公義又慈愛,我們就毫無盼望。為什麼呢?因為「各人都偏離了正道,一同變成污穢」(詩篇53篇3節,新譯本),又「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馬書3章23節),所以沒有任何人配得上帝的愛、憐憫或饒恕。若非上帝的愛,讓祂兒子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犧牲,為我們的罪付上贖價,我們根本沒有機會獲得永生。但上帝深愛我們,甚至將祂獨生的兒子賜給了我們(約翰福音3章16節)。
你如何表達對上帝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