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會讓我們停滯不前。很多事都會讓我們心生恐懼,就如過去種種傷害我們的事,如今亦能再次傷害我們。所以有時我們會動彈不得,既不能走回頭路,又因懼怕而無法前進。我就是做不到。我不夠聰明、不夠強壯,或不夠勇敢,無法再次承受從前所受的傷害。
我很欣賞作家傅瑞德.畢克納對上帝恩典的描述:「彷彿一股輕柔的聲音說:在這個世界,壞事與美事都會發生。但是別害怕,因我與你同在。」
的確壞事會發生。在這個世界上,人會受傷害,也會傷害別人,有時甚至手段殘酷。就像詩人大衛一樣,我們都有受傷害的經歷,那惡者有如飢餓的野獸環伺並傷害我們(詩篇57篇4節)。因此我們感到悲傷,求告至高上帝(1-2節)。
但因上帝的同在,美事也會發生。當我們帶著傷痛及恐懼奔向上帝,便會發現自己被至極的愛所環繞,沒有任何權勢能傷害我們(1-3節),這份愛高及諸天(10節)。即使四周災難頻傳,祂的愛仍是堅固避難所,能令我們的心得著醫治(1、7節)。終有一日,我們會發現自己重新得著勇氣,預備迎接那日,以詩歌頌揚祂的信實(8-10節)。
我們的醫治者和救贖主啊,
感謝祢以無盡的愛托住並醫治我們。求祢幫助我們,
在祢慈愛中得著勇氣去跟從祢,並與人分享祢的愛。
感謝祢以無盡的愛托住並醫治我們。求祢幫助我們,
在祢慈愛中得著勇氣去跟從祢,並與人分享祢的愛。
上帝的慈愛與美善,使我們勇敢剛強。
靈糧透視
許多詩篇在開頭部分都附有題注,說明誰是該詩篇的作者、帶領唱詩的個人或小組,或是激發詩人寫這詩篇的處境。詩篇57篇的題注告訴我們,大衛寫這首詩的時候,正在「逃避掃羅,藏在洞裡」。由於聖經記載大衛曾兩次躲在山洞裡逃避掃羅(撒母耳記上22和24章),我們無法確定,這首詩篇是在哪一次躲藏的時候所寫成的,但詩中所蘊含的真理卻仍顯而易見:無論是懼怕、焦慮或逃難的人,都可以從上帝那裡得著真正的平安(詩篇57篇1節)。
你曾在何時因為陷入困境而呼求「至高的上帝」呢?(2節)
主题: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