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報紙刊登了一篇簡短但溫暖人心的文章。一群囚犯參加福音機構舉辦的強化家庭關係講座之後,他們得到了一個罕見的機會,可以與他們的家人直接會面。有些囚犯已多年未見自己的孩子,現在他們不用隔著玻璃板談話,而且可以觸摸並擁抱自己的親人。這次的見面讓他們與家人的關係更親密,創傷亦開始得著醫治,他們都不禁流下淚來。
對大多數讀者而言,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對這些家庭而言,互相擁抱卻是一件改變生命的事。甚至對某些人來說,這是願意饒恕及和好的開始。
上帝透過聖子耶穌赦免我們的罪,使我們與祂和好,這真理不僅是基督教的教義。這篇文章中和好的信息更提醒了我們,耶穌的犧牲不僅是全世界的好消息,更是你我的大喜訊。
在我們為自己的錯誤深感罪咎時,我們可以緊緊抓住這個好消息。那麼上帝永不止息的憐憫就不再只是一個真理,而是給我們個人的大喜訊:因為耶穌為我們而死,我們可以來到天父面前被潔淨,甚至「比雪更白」(詩篇51篇7節)。每當我們認為自己不配得上帝的憐憫時,就應抓緊唯一能倚靠的確據:上帝永不止息的慈愛和憐憫(1節)。
求祢赦免我。感謝祢賜下這美好的恩典和殊榮,
雖然我不配得,但祢卻無條件地應許我。
靈糧透視
詩篇51篇是7篇懺悔詩的其中一篇(詩篇6、32、38、51、102、130、143篇),這些詩篇之所以稱為「懺悔詩」,是因為詩人在哀傷痛悔中承認自己的罪,並轉向上帝尋求饒恕。詩篇51篇的題注是:「大衛與拔示巴同室以後,先知拿單來見他。他作這詩,交與伶長。」大衛的罪和拿單的指責,記載在撒母耳記下11-12章。許多學者認為,大衛在承認與拔示巴行淫並謀殺烏利亞之後,寫了詩篇32篇和51篇。詩篇32篇描述大衛拒絕認罪時,靈裡的乾渴(3-4節),以及認罪後的喜樂和釋放(1-2、5-11節)。在詩篇51篇,大衛在受到拿單的指責後,承認自己的罪,向上帝傾訴他的心聲,並懇求赦免。至今,詩篇51篇已儼然成為懇求赦罪的禱告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