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五月 2021

暗中付出

德富是名退休老兵,身體的殘疾使他越來越難進行日常活動,因他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完成每個動作,同時亦增加他的疼痛。儘管如此,他仍盡力地為妻兒付出。每個星期,途經的路人都會看到他遲緩地推著割草機,修割屋前的草坪。

值得或配得?

英國籍羅海倫醫生在非洲剛果宣教時,於1964年辛巴叛亂(Simba Rebellion)期間被叛軍俘虜,受盡毒打和虐待,承受極大的痛苦。從那時候開始,她就一直問自己﹕「這值得嗎?」

死亡地帶

在2019年,一位登山者從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看到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日出。他雖然熬過危險的攀山過程,成功登上峰頂,但高海拔的低氣壓卻使他的心臟受擠壓,結果在下山的途中驟然逝世。一位醫學專家警告說,登山者不要視登頂為旅程的終點,而是上山之後就要儘速下山,當謹記自己正身處「死亡地帶」。

彩虹光環

德安在某次登山健行時,發現自己置身在低空雲層之上。當他背對著太陽低頭向下看的時候,不僅看到自己的影子,還看到奇特的布羅肯幻象(Brocken spectre),就是自己的影子被一個彩虹般的光環圍繞,這是下方的雲層將陽光反射回來所產生的景象。德安形容這是個震撼人心的時刻,令他感到興奮不已。

只是暫別

只是暫別

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節

孫女愛莉每次和我道別時,都有個固定的模式。我們會先緊緊相擁,大聲哀嚎,戲劇化地啜泣約二十秒,然後分開後退一步,輕鬆地說「再見」才轉身離開。儘管我們的道別方式有點傻氣,但我們都很期待很快能再次相聚。

然而,有時和我們摯愛的人分離卻是痛苦難熬的。當使徒保羅向以弗所的長老道別時,「眾人痛哭,抱著保羅……。叫他們最傷心的,就是[保羅]說『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那句話」(使徒行傳20章37-38節)。

最深的哀痛莫過於因死亡而分離,在此生最後一次和對方說再見。這種分離的痛苦是難以想像的,我們哀悼、哭泣,因失去摯愛而心碎。

但我們憂傷,並不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保羅告訴我們那些「信耶穌死而復活」的人,將來會再相聚(帖撒羅尼迦前書4章13-18節)。他說:「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那些早已安息主懷的人和還活著的人,都將一同與我們的主相會。這是多麼讓人期待的團聚啊!

而且最棒的是,我們將會永遠與耶穌同在。這是永恆的盼望!
 

主,感謝祢,因祢應許凡相信祢的人,
都有蒙福的永恆等待著我們,
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永久居所。
在離世前,上帝的子民不必說「永別了」,只須說「再見」!

作者: 凱辛蒂 | 其他作者

 

 

 

 

為誰勞碌?

為誰勞碌?

他說:「我勞勞碌碌,刻苦自己,不享福樂,到底是為誰呢?」-傳道書4章8節

陳先生每週工作70個小時,他喜愛他的工作,也得到豐厚的薪資,足以提供一家大小優渥的生活。他一直想要放慢腳步,卻總是辦不到。有天傍晚,他帶著好消息回家,想告訴家人自己晉升到公司最高的職位,卻發現沒有人在家。這些年來,孩子長大成人不住在家裡,妻子也有自己的工作。現在就只剩下空蕩蕩的房子,沒有人可以分享他的喜悅。

所羅門王也談到工作與生活間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他寫道:「愚蠢人遊手好閒,讓自己餓死」(傳道書4章5節,現中修訂版)。我們不必走到極端,變成懶惰蟲,但也不能掉進另一頭的陷阱,變成工作狂。我們要思想「滿了一把,得享安靜,強如滿了兩把,勞碌捕風」(6節),換句話說,所得雖少卻能好好享受,才是最好的。為了功成名就而犧牲人際關係,實在是不智之舉,因為成功往往稍縱即逝,美好的人際關係才能使我們的生命有意義、有價值及心滿意足(7-12節)。

我們應該學習有智慧地分配時間,工作是為了生活,而活著不是只為了工作。讓我們尋求並倚靠上帝,相信祂是供應者,祂必賜下一切的智慧。

主啊!當我擺錯了生活的重心,求祢提醒我,
教導我當如何修正。感謝祢賜給我親愛的家人和朋友,
求祢教導我珍惜身邊的人。
智者將時間投資在永恆的事上。

作者: 謝葆芳 | 其他作者

 

 

 

 

 

 

互相激勵

互相激勵

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希伯來書10章24節

來自牙買加的兩位運動員尤塞恩 · 博爾特(Usain Bolt)和約翰 · 布雷克(Yohan Blake)在2012年倫敦奧運締造了歷史。他們雙雙參加男子100公尺和200公尺的比賽,囊括金牌和銀牌。儘管兩人在運動場上是競爭對手,博爾特仍然敬重布雷克,認為他是位很棒的訓練夥伴:「過去幾年,布雷克使我成為更好的運動員。他總是和我並駕齊驅,讓我不敢鬆懈。」顯然這兩位運動員經常彼此鞭策、鼓勵,希望能在運動場上追求卓越。在基督裡的眾信徒也當如此,在信仰中,我們有義務來彼此勉勵,這也是一種殊榮。希伯來書的作者說:「彼此照顧,激發愛心,鼓勵善行。」(希伯來書10章24節)

教會不是一個機構,或社交俱樂部。教會應當是我們這一群得以與上帝親近且罪得赦免的人,彼此幫助的地方,以使我們更像基督。我們聚集在一起如同一個身體,為要彼此規勸、激勵(19-25節)。

沒有一個基督徒不需要團契和扶持。要活出主耶穌的呼召和命定,我們需要與眾信徒相交。當你和其他基督徒在一起時,想想有誰需要你以話語和行動來陪伴並鼓勵,使他更像我們所愛和服事的基督。

 

在父寶座面前,
同心虔誠祈禱,
同擔憂懼,同得安慰,
同一盼望目標。
在這敗壞的世界,健全的教會是最好的見證。

作者: 邢一帆 | 其他作者

 

 

 

 

 

 

永存盼望

永存盼望

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 -詩篇77篇10-11節

著名的美國作家威廉·金澤(William Zinsser)曾描述他最後一次回去故居的情景。那間老房子陪伴他度過成長的歲月,是他童年時摯愛的地方,而且房子建在山丘上,可以一覽曼哈西特灣與長島海灣。可是他與妻子來到那裡,卻發現房子已被拆除,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大窟窿。他們感到很沮喪,信步走到附近的海堤。金澤眺望著這個讓他懷念的海灣,陶醉於海灣景色和嘩嘩的浪濤聲。後來他寫下這段經歷:「我的內心平靜下來,只有一點難過。這裡的景色仍完好如昔:那獨特的海灣形貌讓我難忘,以至仍出現在我的夢裡。」

詩篇的作者也曾寫到他在患難中,心靈難以平靜、煩亂不安的時刻(詩篇77篇2-3節)。但是在困難中,他不再沉溺於自己的悲傷,而把焦點轉移到他的救主身上,他說:「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祢古時的奇事。」(10-11節)

當面臨失望時,我們可以選擇執著於自己所失去的,或是定睛在上帝身上。天父希望我們仰望祂,看見祂何等的良善,知道祂與我們的同在,體會祂永恆不渝的愛。

 

天父,生活可能很美好,也可能令人失望。
我們知道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事事稱心,
但失望能使我們轉向祢,轉向世界唯一的真實盼望。
堅信上帝的良善讓我們永存盼望。

作者: 麥大衛 | 其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