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交通警察指示一名司機停車,然後問她是否知道行車被攔下的原因。她困惑地說:「我不知道!」警察溫和地告訴她:「女士,因為妳開車時發簡訊。」「不是!」她抗議道,還舉起手機作證,「你看,我是發電郵!」
當地的法律禁止開車時傳簡訊,但並不是用手機發電郵就能鑽法律漏洞!因為這條法規的重點是防止人們開車不專心。
耶穌指責當時的宗教領袖拘守傳統,造成更嚴重的漏洞。耶穌說他們「竟巧妙地廢除了上帝的誡命」,並引述「要孝敬父母」的誡命,指出他們的錯謬(馬可福音7章9-10節,當代譯本修訂版)。這些富裕的領袖披著虛偽的敬虔外衣,棄自己的親人於不顧。他們宣稱自己的金錢已獻給了上帝,所以無須奉養年邁的父母。耶穌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核心:「你們承接遺傳,廢了上帝的道」(13節)。其實那些宗教領袖並不尊崇上帝,因為他們沒有孝敬父母。
強詞奪理有時也能以巧妙的說辭使之隱晦難辨。藉由這樣的說辭,我們避開了該負的責任,將自私的行為合理化,抗拒上帝明確的命令。其實我們這麼做,只是自欺欺人罷了。願我們能珍惜耶穌所提供的機會,將自私的傾向轉化為聽從聖靈的引領,以遵行天父美好的教導。
你的這些辯解是否與聖經的智慧相符?
靈糧透視
當我們查考耶穌指控一些宗教領袖如法利賽人和文士(馬可福音7章1、5節)所用的字詞,便會發現這些責備是何等嚴厲。耶穌稱這些宗教領袖為「假冒為善之人」(hypokritēs,6節),因他們不過是虛有其表,實際上卻是「離棄上帝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8節)。譯為「離棄」(aphiēmi)的詞在新約中經常出現,也有「離開」或「忽略」的意思。顯然地,這些宗教領袖「離棄」了上帝大有權威的命令,但卻「拘守」(krateō)自己的傳統。在13節,耶穌還用另一個詞語突顯法利賽人和文士的過失,那就是「廢了」(akyroō,用來表示「作廢,取消」的法律用語)。無論何人,只要看重「傳統」過於上帝的「真理」,就當受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