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傷心、自責、憤怒、困惑,百感交集地自問:為什麼我老是想起這件事?
多年前,我做了一個痛苦的決定,與一個關係密切的人斷絕來往。在此之前,我曾多次請對方停止那令我深受傷害的行為,但只換來對方的拒絕和否認。今天,聽說她進城來探親,我的思緒頓時陷入過去的種種情境,心情跌宕起伏。
正當我的思緒久久難以平復時,聽到了收音機播放的一首歌曲,歌詞不僅描述被人出賣的悲痛,也提到深切期盼那造成傷害的人能被改變並得醫治。當我沉浸在這首縈繞心頭的歌謠時,眼眶滿是淚水,這首歌表達了我最深切的渴望。
在羅馬書12章9節,保羅說:「愛人不可虛假。」這提醒我們,並非所有的愛都是真誠的。但我們的心仍深切渴望認識真實的愛,也就是不自私、不操縱別人的愛,是充滿憐憫和無私的愛。這種愛不是因懼怕而去操縱別人,而是為彼此的幸福喜樂地付出(10-13節)。
這種愛就是福音的本質。我們藉著耶穌,終於能認識並分享這種值得我們信任的愛,這種愛絕不會使我們受到傷害(13章10節)。活在祂的愛中就得自由!
求祢幫助我,能更深地體會基督犧牲的愛,
並讓我知道如何與身邊的人分享這份愛。
靈糧透視
愛要可靠,就必須真誠。在羅馬書12章9節,譯為「不可虛假」的希臘字是含有否定前綴的anypokritos,其字根為hypokrisis意思是「虛假」,加上否定前綴的意思是「不虛假」或「真誠」。當anypokritos修飾「愛」這個詞彙時,意指不戴面具、沒有偽裝或籌劃的愛,表明其真實性。在哥林多後書6章6節,這個詞被用來描述真正服事基督的人,彼此間所表現出的那種愛——「無偽的愛心」。況且,這個詞不僅可以描述「愛」,還可以形容「信心」(參閱提摩太前書1章5節;提摩太後書1章5節),也就是忠於耶穌的信徒所具備的信心。正如保羅對提摩太說:「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提摩太後書1章5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