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Amy Boucher Pye

潘艾梅

潘艾梅(Amy Boucher Pye)是一位作家、編輯兼演講者。她經營了一家讀書俱樂部,
也曾寫了一本關於在英國尋找自我的書籍。現與家人居住於英國。


文章 潘艾梅

一生的朋友

英國詩人威廉·古柏(William Cowper,1731-1800年)與他的牧師──曾是奴隸販子的約翰·牛頓(John Newton,1725-1807年)成了朋友。威廉患有憂鬱症和焦慮症,數度自殺未遂。每當約翰來訪,他們便會一起散步、談論關於上帝的事。約翰認為讓威廉參與有創意的工作,給他寫作詩歌的機會,對威廉會有幫助,約翰因而萌生了編纂一本讚美詩集的想法。威廉貢獻了多首詩歌,其中包括《上主作為何等奧秘》。即使後來約翰離開到另一間教會服事,威廉與他的友情依然堅固,他們繼續經常通信,一直保持密切的聯繫。

期盼和渴望

自從我搬到英國之後,美國人的感恩節就變成只是十一月份的某個星期四。雖然那個週末我也準備了大餐,但我真正渴望的是能與家人和朋友一同過節。我相信不僅只有我會如此渴望,許多人都會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在歡慶的時刻,應該會特別思念無法到場的親友,或許也會祈求上帝讓我們有隔閡的家人能和好。

愛鄰舍

在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期間,人們過著自我隔離和封城的日子,以期能減低病毒的傳染。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從伯明罕監獄寄出的一封信中,有一段話聽起來再真實不過了。他在談論不公義時指出,他無法在某個城裡安居生活,而毫不關心別的城鎮發生的事。他說:「我們深陷無可避免、相互依存的人際網絡中,大家同在一條船上。無論何事,只要是會直接影響一個人,就會間接影響所有人!」

真實的改變

克羅德在倫敦南部一個破碎的家庭中長大,15歲開始販賣大麻,25歲開始販賣海洛因。為了掩蓋非法販毒的行為,他成為年輕人的指導員。因為他的主管是個基督徒,這使他很好奇,想要更瞭解基督信仰。在參加慕道班後,他「勇敢地」讓基督進入他的生命。他說﹕「我覺得祂進入了我的生命,人們立即就看出我的轉變。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毒販!」

基督內住

英國宣教士弗雷德里克·邁爾(F.B.Meyer,1847-1929年)曾以雞蛋為例子,說明「基督內住」這個深奧的哲學概念。他指出,一個受精的雞蛋如何從小小的生命胚胎,一天天地逐漸長大,直到小雞在蛋殼裡成形。同樣地,耶穌也藉著祂的聖靈與我們同住,逐漸改變我們。邁爾說:「從現在起,基督的生命將在你們裡面成長、興旺,並轉化一切,直到在你們裡面成形。」

名字的力量

為了激勵在印度孟買的一些街頭兒童,創作歌手雷傑將他們的名字編成一首歌曲,並賦予每個名字獨特的旋律。雷傑教他們唱這首歌,希望能帶給他們一個與自己名字相關的美好記憶。這些缺乏關懷的街頭兒童,很少聽到人帶著愛來叫他們的名字,雷傑用這首歌表達了對他們的尊重與珍視。

我的歸屬

逾越節是猶太人的傳統節日,是為了慶祝並紀念上帝偉大的救贖。在一次逾越節餐宴接近尾聲時,教會的會友們歡樂地圍成圓圈一起跳舞。貝瑞站在一旁,滿臉笑容地看著,他告訴我他特別喜愛這樣的聚會,說:「現在這些是我的家人,是我所屬的群體。我找到一個可以付出愛與被愛的地方……找到了我的歸屬。」

試煉中有恩典

傅安妮(Annie Johnson Flint)一生坎坷,年幼喪母並遭虐待,後被收養。在高中畢業後沒幾年,她就因嚴重的關節炎而不能行走,只能依賴別人照料日常所需。但因她所創作的詩詞與聖詩,所以時常有人來探望她。當中有一位教會的女執事,對自己的服事感到灰心沮喪。這位執事在探訪回家後,寫了信給安妮,想知道為何上帝容許讓她的生活如此艱辛。

智慧和理解

在公元1373年,英國諾里奇市的朱利安年約30歲,她患上重病,瀕臨死亡。當她的牧者與她一同禱告時,她看到了幾個異象,她認為這些異象都是關於耶穌的受難。在她奇蹟似地病得痊癒之後,她就獨居在教堂的一間邊房長達二十年,為這個經歷持續禱告,思索其中的含意。最後她的結論是「愛就是上帝的意思」,也就是說,基督流血捨命是上帝的愛至高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