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不公義

歡迎外人

我剛移居到異國時,我的第一次經歷就讓我覺得自己不受歡迎。那天,我的丈夫去一間小教會講道,我找了個位子正打算坐下,一位老先生就很不友善地對我說:「坐過去一點!」我被他粗暴的態度嚇了一跳。後來他的妻子向我道歉,並解釋說我占用了他們平常坐的位子。幾年後我才知道,以前會眾會出租會堂的長椅,藉此為教會籌募資金,也確保沒有人會占用別人的位子。經過數十年後,這種心態顯然依舊深植人心。

拯救窮乏人

如果可以選擇,你會去瑞士滑雪度假,還是到捷克拯救危難中的孩童?一個普通的德國猶太裔男士尼古拉斯·溫頓(Nicholas Winton),卻放棄滑雪度假而選擇了後者。在1938年捷克和德國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之際,尼古拉斯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的難民營,看到許多猶太人惡劣的生活環境,強烈想要幫助他們的念頭油然而生,於是他便制定了一個救援計畫。他籌集了資金,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讓六百多個孩童安全地離開布拉格,前往英國接受當地家庭的照顧。

遵行上帝的道

在1960年代,位於芝加哥西城繁榮熱鬧的北朗岱爾(North Lawndale)社區,率先成為不同種族混合居住的社區。一小群中產階級的非裔美國人在那裡購買「契約」房產。與其說是擁有房子,倒不如說是租房子,因為契約上的條件十分苛刻。只要欠繳一期的房款,就會馬上損失訂金,以及先前繳納的房款,並且失去房子。無良的賣方會以高價出售房屋,而原有的買主就會被趕出去,然後又會有另一個家庭以契約買下房子,這樣的情況因著人的貪婪而一再重複。

被恩典觸摸

在利夫‧安格(Leif Enger)的小說《靜水深流》(Peace Like a River)中,書中人物耶利米是一所學校的工友,獨力撫養三個孩子。他對上帝有極深的信心,而且在整本書中,他的信心一再經歷考驗。

使人和睦

在紀錄片《見聞者:溫德爾·貝瑞》中,作者貝瑞(Berry)以離異來形容這個世界的狀態,人與人,人與歷史、與土地離異了。原本應該完整結合的事物,已經變得支離破碎。當有人問他該如何回應這令人難過的景況時,貝瑞說:「我們無法把所有的事物結合為一體,但能將兩樣事物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使兩件破碎分離的事物再次合而為一。

除去帕子

瑪麗·安·弗朗科因一場嚴重的車禍而雙目失明,她說:「我的眼睛就像被黑幕遮蓋了。」21年後,她因摔倒導致背部受傷,需接受手術治療,而這場與眼睛完全無關的手術,卻奇妙地使她恢復了視力!過了這麼多年,她又可以看見女兒的容貌了。神經外科醫生堅稱,她的視力恢復沒有任何科學理論可以解釋。美好與光明取代了看似無法改變的黑暗。

絕不沉默

在1963年夏天,民權人士芬妮.露.哈默(Fannie Lou Hamer)在坐了通宵的巴士後,和另外六位黑人乘客在密西西比州威諾納的小餐館吃飯,卻遭執法人員強制驅離,過後還將他們逮捕入獄。但羞辱並沒有因非法逮捕而告終,他們全都遭到嚴重毆打,芬妮更是身受重傷。在粗暴的攻擊幾乎讓她喪命時,她突然唱起詩歌:「保羅和西拉被關在監獄裡,讓我的人民離開。」她不是獨自一人歌唱,其他的囚犯身體雖受限但靈魂卻是自由的,都開口和她一起敬拜。

背負罪擔

馬爾科姆.亞歷山大(Malcolm Alexander)在被判入獄服刑將近38年後,終於在2018年1月30日,走出監獄成為自由之人,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鑑定為亞歷山大洗脫了罪名。他在一連串悲慘、不公義的審訊程序中,始終堅持自己的清白。無能的辯護律師(後來被取消律師資格)、漏洞百出的證據以及可疑的調查手段,造成這個無辜的人被判終身監禁,蒙受近40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當亞歷山大最終獲釋時,卻表現出寬容的肚量。他說:「你不能生氣,而且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生氣。」

國際義人

在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我和丈夫走進了「國際義人」花園。這座花園是紀念大屠殺期間,甘冒生命危險拯救猶太人的勇士。我們遇到一群荷蘭遊客來看紀念碑,其中一位女士的祖父母名字也鐫刻在其上。我們因好奇,便詢問了她家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