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孤單

呼求上帝

美國神學家羅素·摩爾(Dr. Russell Moore)在他所寫的《領養新生》(Adopted for Life)一書中,描述他與家人去孤兒院領養孩子的過程。當他們走進孤兒院時,感受到可怕的寂靜。嬰兒床裡的嬰孩都沒有發出哭聲,並不是因為這些嬰孩沒有任何需求,而是他們知道就算哭了,也沒有人關心。

兩難之間

大偉和安琪覺得上帝呼召他們到海外宣教,隨後卓有成效的事工也證實了這一點。但他們離開家鄉卻有個不利之處,即大偉年邁的父母將孤單地度過接下來的每個聖誕節。

當你孤獨時

晚上七點,輝良獨自一人在廚房裡吃晚餐,一碗白米飯和一些隔夜的魚丸。隔壁鄰居蔡先生一家人也正在吃晚餐,他們的歡聲笑語打破了輝良住處的寂靜。自妻子過世之後,輝良就一直獨居。他已經學會了忍受孤獨,多年來,寂寞所帶來的傷痛已使他的心變得麻木。但這天晚上,餐桌上那孤伶伶的一副碗筷,卻深深刺痛他的心。

最孤單的人

在1969年7月20日,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和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踏出登月艙,成為首批行走在月球表面的人類,一時名聲大噪。但很少人會想到這個團隊中的第三位隊員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他當時正駕駛著阿波羅11號的指揮艙。

憂傷卻有盼望

計程車司機載我們前往倫敦希思羅機場的途中,跟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他15歲時,為逃離戰爭與壓迫獨自來到英國。如今,11年過去了,他成家立業、養活妻小,若是在他的家鄉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雖然如此,他還是為了必須與雙親及手足分離而感到悲痛。他說,這段艱辛旅程,若是無法與親人重聚,就不算圓滿。

永不孤單

在《經濟學人》的姐妹刊《1843》,作者瑪姬·佛格森(Maggie Fergusson)寫道:「這種痛苦可能比無家可歸、飢餓或患病,更教人受盡折磨。」她是指什麼呢?孤單。佛格森記述有越來越多人感到孤單,這與個人的社會地位或經濟狀況無關。她用各種令人心酸的例子,來說明孤單的滋味。

交誼桌

孤單會嚴重威脅我們的身心健康,使人沉溺於社交媒體,或導致不良的飲食習慣等等。英國一項研究顯示,將近三分之二的人(不論年齡或性別)都會在某些時候感到孤單。因此,英國某間超級市場就在店內的咖啡廳設立「交誼桌」,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若有人需要人際互動,只需坐到桌前加入其他人,或表示希望加入對話就可以與人交談。當他們與人談話時,便會覺得自己與人產生聯繫,融入了群體。

家人

許多國家正興起「租賃家人」的行業,以滿足孤獨者的需求。有些人會僱用他人來充當自己的家人,為要在某些社交場合維持幸福家庭的假象。另外,也有人因與家中某些成員關係冷淡,會聘請演員扮演這位親人的角色,暫時享受渴盼的家庭之樂。

不再孤單

一位作家朋友為印尼的傳道人撰寫聖經指南時,對於這個國家的團結文化深感興趣。每個印尼人都有一種「互相合作」(gotong royong)的概念。在鄉村裡,村民們會一起修補屋頂或重建橋樑、小路。我的朋友說:「就連在城市裡,人們也會結伴而行,例如讓人陪著去看醫生。這是一種文化規範,所以你永遠不會孤單。」

孤單

在丈夫過世之後,貝蒂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在公寓裡看電視,自己一個人品茶。像她這樣孤單的人很多,根據統計,超過九百萬的英國人(佔人口的15%)說他們常常覺得孤單寂寞。英國政府已經指派一位部長,設法找出人們孤單的原因,並提供協助。

榮耀歸主

在1960年代初期,有一位畫家以悲傷大眼睛兒童或動物的奇特畫作,在美國掀起風潮。有些人認為這些畫作膚淺庸俗,但也有人愛不釋手。起初,這名畫家瑪格麗特•基恩(Margaret Keane)的畫作透過丈夫的推銷而廣受歡迎,夫妻倆逐漸富裕。但瑪格麗特的簽名卻不曾出現在畫作上,而她丈夫謊稱這些都是出於自己的手筆。對於丈夫的剽竊行為,瑪格麗特恐懼隱忍了二十年,直到他們結束婚姻。最後,他們在法院當庭作畫,瑪格麗特才證明了自己是真正的創作者。

孤單的聖誕節

我曾在迦納北邊我祖父的小村屋裡,度過最寂寞的聖誕節。那年我剛滿15歲,父母和兄弟姐妹離我大約有一千公里遠。以前我跟家人及村裡的朋友在一起時,聖誕節總是既盛大又令人難忘的節日,但這一年的聖誕節卻是一片寂靜淒涼。在那個聖誕節清晨,我躺在地墊上,想起一首當地人唱的歌:一年又過去,聖誕節來臨;上帝愛子降生,平安喜樂歸於人。我沮喪地唱著,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