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面對疾病

音樂治療

當5歲的貝拉住進北達科他州的醫院接受癌症治療時,她的療程包括了音樂療法。很多人都曾體驗音樂對心情造成的巨大影響,但卻並不完全瞭解原因何在。近來,研究人員證實了音樂的臨床益處。如今,像貝拉這樣的癌症病人,或有帕金森氏症、失智症及精神創傷的人,醫生都會開一劑音樂處方作為治療。

堅信不疑

當長子被醫生診斷患有自閉症之後,金黛安(Diane Dokko Kim)和丈夫想到一輩子都要照顧認知障礙的孩子,不禁感到難過。在金黛安所寫的英文著作(Unbroken Faith)中,她承認他們需要努力調整對孩子未來的夢想和期望。但藉著這段痛苦的歷程,他們認識到上帝能抒解他們的憤怒、懷疑和恐懼。如今,兒子已將近成年,黛安可以用自己的經歷,鼓勵有特殊需要孩子的父母。她述說上帝堅不可摧的應許、無限的大能和慈愛的信實,並向人保證,即使夢想破滅、期望落空、前途渺茫或人生陷入低谷,上帝允許我們悲傷難過。

傾訴悲傷

恩蕙的父親把自己罹患愛滋病歸咎於巫術。父親死後,10歲大的恩蕙和母親更加親密,但她母親也染了病。三年後,母親病逝了,恩蕙的姐姐必須辛苦地扶養五個弟妹。從那時起,恩蕙開始寫禱告日記,向上帝傾訴心中最深沉的傷痛。

堅守盼望

我的朋友被診斷出罹患癌症時,醫生勸她開始安排後事。她打電話給我,淒然淚下,說她放心不下丈夫和年幼的孩子,於是我請我們都認識的弟兄姐妹迫切為她禱告。不久後,另外一位醫生鼓勵她切勿放棄希望,並保證他的團隊會竭盡所能地幫助她,這令我們深感欣喜。雖然有時她的情況艱苦難熬,但她仍定睛仰望上帝而不看眼前的困境。她堅持下去,從不放棄希望!

上帝祢在嗎?

當啟明的妻子罹患絕症時,他渴望妻子能像他一樣,經歷到主的同在和平安。但當啟明向妻子傳福音時,他的妻子卻無動於衷。有一天,啟明經過書店看到一本書《上帝祢在嗎?》,這書名吸引了他。啟明不確定妻子對這本書會有何反應,所以他多次在書店徘徊猶豫不決。最後他終於買了這本書,奇妙的是,妻子竟然樂意閱讀這本福音書籍。

哀哭變為敬拜

從2013年起,金萍就開始對抗乳癌,但在結束治療四天後,又被診斷出患有進行性肺病,只剩下3至5年的壽命。知道消息的第一年,金萍學習接受這事實,在上帝面前哀傷痛哭地禱告。到了2015年我遇見金萍時,她已將自己的處境完全交託給上帝,她活出了喜樂與平安,也影響周圍的人。雖然有時日子依舊難熬,但上帝不斷將她痛苦的煎熬,轉化為滿懷盼望的美好見證,讓她能藉此激勵他人。

受苦有目的?

秀芬發現自己的腎功能衰竭,必須靠洗腎度過餘生,這令她不禁想要放棄。單身且已退休的她已信主多年,她看不出以這樣的方式延長生命有何意義。但朋友們都鼓勵她繼續忍耐,按時定期去洗腎,並信靠上帝。

禱告與成長

朋友大偉的妻子罹患阿茲海默症,開始時,生活的劇變讓他心存怨憤。他必須提早退休以照顧妻子,而且當妻子的病情繼續惡化,他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來照顧她。

夜之歌

我父親的一生有許多渴望。他渴望自己身心健全,但卻飽受帕金森氏症逐步地摧殘。他渴望平靜,卻深受憂鬱症的痛苦折磨。他渴望感受到有人愛他、珍惜他,反而總是感到極度孤單寂寞。

以感謝榮耀上帝

我丈夫丹尼最近被確診患上癌症。但醫生即使在與他談論病情時也沒有皺眉,反而微笑著建議他:以感恩開始每一天。她說:「至少要為三件事感恩。」丹尼也同意,他知道感恩可以敞開我們的心,從上帝的美善中得激勵。因此,他以讚美的話開始每一天。上帝啊,感謝祢,讓我昨晚睡得香甜,有乾淨的床舖,今早有燦爛的陽光,桌上有豐盛的早餐,也感謝祢讓我的臉上能帶著微笑。

盡己所能

高齡92歲的莫瑞.布加特(Morrie Boogaart)雖然臥病在床,仍不停地為密西根州無家可歸的街友編織帽子。據說,他在15年內編織了超過8,000頂帽子。莫瑞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健康狀況和行動不便上,反倒是盡己所能,關心別人的需要。他表示這樣做不只讓他心情愉快,也賦予他一個使命。他說:「我會不停地織帽子,直到我回天家。」在2018年2月的一天他回天家了。雖然收到莫瑞手織帽子的人,大多不知道他的故事,也不曉得他織每一頂帽子要耗費多少心力。但莫瑞這份愛的行動,如今卻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

耶穌知道

我有些朋友患病經過治療之後,並未完全得到康復,仍因一些併發症而飽受痛苦。有些朋友雖然已經戒除成癮,但心靈仍飽受煎熬,失去自信和厭惡自己。我很納悶,為什麼上帝不完全醫好他們,一勞永逸地讓他們痊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