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Philip Yancey

楊腓力

楊腓力(Philip Yancey)自 1977 年起,就寫了許多處理棘手難題的書籍,包括《有話問蒼天》。腓力從 1971-1978 年在《校園雜誌》(Campus Life magazine)服事,然後成為一位全職作家。他和妻子珍妮住在科羅拉多州的長榮。

文章 楊腓力

要休息

讀經:詩篇46篇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46篇10節

多年以前,別人寄信給我只要在幾週內收到回信,他們就會很高興了;傳真機面世後,人們在幾天內收到回覆,他們就很滿意了;而現在,隨著電子郵件、簡訊和手機的普及,人們往往要在當天就得到回音!

詩篇46篇10節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在這熟悉的經文中,我讀到兩個同等重要的命令。首先,我們要休息;這項命令其實與現代生活形態背道而馳。在當今這個忙亂嘈雜的世界,我們很難有一時片刻的安靜時光。休息也是在預備我們遵行第二項命令:「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在這個抵擋上帝、拒絕福音的世界當中,我如何能騰出時間,讓上帝餵養我的靈命呢?

派翠沙·漢波(Patricia Hampl)寫道:「禱告就是專注於上帝,矯正我們的觀點。」啊,禱告,是專注於上帝。要休息,要知道上帝是上帝。禱告的第一步就是要承認、「知道」上帝是無所不能的上帝。當上帝成為我們生命的中心,我們看待事物就會有正確的觀點。禱告讓我們能夠向上帝承認自己的失敗、軟弱和不足,而祂則以無限的憐憫回應我們的軟弱。

作者:楊腓力

反思:在禱告中,上帝會安靜我們的心。

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安靜下來,當我騰出時間向祢禱告的時候,求祢滋潤我的心靈。

不要怕!

在聖經中,每次天使出現所說的第一句話,幾乎都是「不要怕!」這實在不足為奇,因為當人們親眼看到上帝的使者降臨,第一個反應總是驚惶恐懼。但路加卻告訴我們,上帝以一種不會讓人感到害怕的樣式來到世上。上帝藉著在馬棚裡出生並躺臥在馬槽中的耶穌,找到了讓我們不再害怕的方式。試問有誰會害怕初生的嬰孩呢?

上帝說話

在約伯記這卷書中,幾乎每一場爭辯都是關於世上為何有苦難,但這些辯論似乎對約伯並無助益。因為約伯面對的不單是信心的危機,他與上帝的關係更出現了問題。約伯還能信靠上帝嗎?約伯最想得到的是上帝的顯現,因唯有上帝能解釋他悲慘的人生境遇。他渴望能當面向上帝提問。

打破沉默

在舊約聖經的結尾,上帝似乎隱藏了起來。在長達四百年的時間內,猶太人不斷等候、猜測。但上帝似乎沉默冷淡,對事漠不關心,而且對禱告充耳不聞。猶太人只剩下最後一線希望,那就是上帝從古時就應許的彌賽亞。他們將一切的盼望都寄託在這個應許上,終於有一件大事發生了,天使宣告一個嬰孩降生。

最主要的原因

上帝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着祂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約翰一書4章9節

耶穌改變了我原先對上帝模糊的印象。祂表明了一位來尋找我們、叫我們得自由的上帝。最重要的是,祂是一位滿有慈愛的上帝。

在基督教傳統背景長大的人,或許不太會對耶穌的信息感到稀奇驚訝。然而,人們從未用「愛」來描述人與神祇之間的關係。亞里斯多德曾經直言:「若有人宣稱熱愛宙斯,那簡直就是荒唐。」同樣地,若說宙斯愛人類也是荒謬絕倫。然而,基督教的聖經卻表示,耶穌來到世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愛」,約翰一書4章9節說到:「上帝差祂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着祂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

我記得有一回在機場等著上飛機,當時我正在寫《無語問上帝》這本書,我為了別人的悲傷、懷疑,以及禱告未得回應,而感到心情沉重。

我的朋友凱倫,正巧也要搭機前往參加同一個研討會。她安靜地聽我傾訴了許久,突然間,她問道:「腓力,你曾單純地放手讓上帝愛你嗎?我覺得這挺重要的!」

我這才發現自己忽略了基督信仰中最重要的信息,耶穌的故事就是愛的故事。的確,在這故事當中,有痛苦也有失望。但耶穌卻充分體現了上帝的應許,表明上帝將不計代價地尋回祂的兒女。

愛就是上帝屈尊為人。

美好的地球

在1968年,當阿波羅8號環繞月球飛行時,機組人員拍攝到月球的特寫,太空人威廉.安德斯如此描述月球:「一個陰森……蒼茫荒蕪的地方。」接著,三位太空人對全球電視機前的觀眾,輪流朗讀創世記1章1-10節。指揮官弗蘭克.博爾曼讀完第10節:「上帝看著是好的。」之後,他總結道:「願上帝賜福與你們,所有住在美好地球上的人們。」

同為一體

屬靈導師盧雲(Henri Nouwen)曾說,社區裡一定有一些你不想接觸、不想看見的人。通常我們周遭都是合得來的朋友,可以組成社團或小圈子,但不是生活社區。誰都能成立社團,但要建造一個生活社區,就需要願景、共同異象和努力。

要休息

恩典

在耶穌的教導中,有關絕對的標準和絕對的恩典,看似相互矛盾。

上帝關心嗎?

在寫作的生涯中,我經常探討苦難的課題。我一再地思考同樣的問題,猶如觸碰一個從未癒合的傷口。我聽過讀者們的分享,他們痛苦的經歷讓我看到人生有苦難。一位青年牧師打電話告訴我,他的妻子和初生的女嬰因輸血而感染愛滋病,已經生命垂危,他問我:「我該怎麼跟我教會的年輕人說,上帝是慈愛的呢?」

我重要嗎?

我站在一間超市的收銀台隊伍中,環顧四周。我看到一些剃光了頭、鑲著鼻環的青少年,正在選購零食;一個年輕的專業人士買了一塊牛排、幾根蘆筍,和一顆地瓜;一位老婆婆正在猶豫要買桃子還是草莓。我不禁問自己:上帝知道這些人的名字嗎?這些人對祂來說,真的很重要嗎?

彼此扶持

在新約聖經中,多次出現「基督的身體」這一個充滿奧祕的詞語,使徒保羅特別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教會。耶穌升天之後,祂將傳福音的使命轉交給教會,就是我們這些不完全、拙口笨舌的信徒。耶穌成為教會的頭,卻將手、腳、眼、耳、口的職責,全交給還不夠成熟的門徒,以及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