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Jennifer Benson Schuldt

史珍妮

史珍妮(Jennifer Benson Schuldt)於 1997 年開始職業生涯,在一家國際咨詢公司擔任技術作家。她為《每日旅程》寫作,而她的首篇《靈命日糧》文章刊登在 2010 年 9 月份。她和丈夫鮑勃以及孩子們住在芝加哥的郊區。

文章 史珍妮

危險挑戰


數百萬人看著電視轉播,因為尼克‧瓦倫達(Nik Wallenda)踩在直徑只有五吋、長達五百多公尺的鋼線上,正要橫越尼加拉大瀑布。事前他已盡可能地做了一切安全措施,但鋼線的高度和底下的急流,還有那阻礙尼克視線的大霧、影響平衡的強風、濺灑在他腳上的瀑布浪花,都增添了戲劇化的危險性。或許也因這些危險的挑戰,尼克說他不斷地禱告並讚美上帝。


我是什麼人?


多年前,佈道家葛理翰牧師受邀到劍橋大學講道,但他感到自己沒有資格向劍橋的思想家們演講,因為他既沒有高學歷,也沒有讀過神學。葛理翰牧師對一位親密友人透露:「我從來沒有如此感到自己不夠資格,對這項服事,我還沒有準備好。」他向上帝禱告,尋求祂的幫助,於是,上帝就使用葛理翰向劍橋的聽眾分享福音的簡單真理,並告訴他們基督在十字架的救贖。


父親的榜樣


每當想起父親,就讓我想到人們常說的話:「身教勝於言傳」。在我還是少年時,就看著父親過敬虔的生活。他在主日早晨參與教會服事;在成人主日學教導聖經課程;幫助點數奉獻;擔任教會的執事。在教會外,他忠心地維護真理,勤讀聖經。我看到他用行動來表達對上帝的愛。


逃生之路

穿越西維吉尼亞阿帕拉契山的七十七號公路,沿途有不少緊急停車道。這條公路有一段路地勢特別險峻,在短短10公里的路程高度驟降400公尺,而且非常彎曲,對卡車司機來說是一大挑戰,因此這也是緊急停車道出現最密集的地方。

拉鋸戰

有一家書店重新整理了店中架上的書籍,我發現他們同時增加了數個與巫術魔法相關的分類書目。事實上,宗教類這一區儼然已演變為光明與黑暗的拉鋸戰局。基督教書籍排列於走道的一側,超自然奧秘書籍也以約莫同等的數量排列於另一側。

丟棄法則

在蓋兒‧布蘭克(Gail Blanke)所寫的《丟掉五十樣東西》一書中,她擬出了四條「丟棄法則」,幫助人們清除生活中充塞的雜物。第一條法則說到:「只要會讓你心情沉重、妨礙你,或讓你自我感覺不好的東西,就丟掉、給掉、賣掉、放掉,繼續前進。」

避難磐石

有一年休假時,我沿著大湖岸邊漫步。當我走近一堆巨石旁邊時,看到巨大的岩石中間有個小凹壁,一棵小植物正在此扎根生長。這株植物顯然汲取了足夠的陽光和水分,又獲得額外的保護,因為即使是狂風暴雨,也不能傷害其嫩葉。

未竟之志

九十九歲高齡的李奧•普拉斯獲得美國東奧瑞岡大學的文憑。在1930年代,他停止攻讀教育學位,離開學院而成為伐木工人。七十九年之後,他回到學院,修讀那最後必須完成的三個學分而畢業,得償他一生中重要的夙願。

天上的家鄉

在高中時的一天下午,我和最要好的朋友一起去騎馬。我們騎著馬漫步,穿過開著野花的田野和茂盛的樹林。當我們往馬棚的方向騎去時,馬兒就歸心似箭地奔向牠們的家。相信我們的馬兒也知道,這是牠們期待已久,享用晚餐和好好梳洗的時候了。

身為基督徒,我們真正的家在天上(腓立比書3章20節)。然而,有時我們卻只留戀地上的事,我們享受上帝賜下的幸福婚姻、天倫之樂、休閒旅遊、成功事業和知心朋友。但是,聖經教導我們要專注在「上面的事」(歌羅西書3章1-2節)。上面的事包含了那看不見的天上美好福分,如:上帝永遠同在(啟示錄22章3-5節),永遠的安息(希伯來書4章9節),以及永存的基業(彼得前書1章4節)。

最近我讀到一篇文章說:「信徒都渴望得到天上的基業,信心越堅固,對天國的盼望就越強烈。」在希伯來書11章提到幾個舊約時代的信徒,他們對上帝有堅固的信心,雖然還沒有見到上帝的應許,卻不曾懷疑且滿心歡喜(13節)。這個應許正是我們所盼望的天國。如果我們將信心扎根於上帝,祂會使我們渴慕天上的家鄉(16節),放下我們對世界的渴望。JBS

代禱需求

最近,在我們的查經班中,有位宣教士分享了她離鄉背井的經歷。她帶著自己的家當,離開朋友,搬到遙遠的國度居住。當她和家人初次抵達那裡時,迎接他們的是猖獗的毒品交易和危險的車道,語言的障礙更是讓他們備感孤獨。他們也感染了四種不同的腸胃病毒,她的大女兒從斷裂的樓梯欄杆墜下,險些喪命。他們急需別人的代禱。

使徒保羅在宣教時也曾經歷危險和艱難。他被下在監裡、遇過船難、被人鞭打,因此他持續地在信中請求代禱。他請求帖撒羅尼迦的信徒為傳揚福音的順利禱告──使上帝的話語「快快行開,得著榮耀」(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1節),並上帝能救他脫離「無理之惡人的手」(2節)。保羅也知道自己需要「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以弗所書6章19節),這也是他另一個代禱事項。

你認識哪些宣教士,正需要屬天的幫助嗎?請記得保羅的請求:「弟兄們……請你們為我們禱告」(帖撒羅尼迦後書3章1節)。也讓我們把他們的需要帶到全能上帝的寶座前吧!JBS

忠心到底

一位選手參加英國的越野馬拉松比賽,他跑了32公里後離隊,搭乘公車到接近終點線的樹林地帶,然後再加入比賽隊伍,竟然還拿到了第三名。後來,主辦當局質疑他時,他說當時不跑是因為自己累了。

我們這些基督徒在奔跑天路時,都能體會運動選手的疲乏勞累。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我們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12章1節)。若要在信仰的路上堅忍不拔地奔跑,我們需要擺脫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卸下一切的重擔,甚至必須在逼迫中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提摩太後書3章12節)。

為了防止靈裡的困乏挫敗(希伯來書12章3節),聖經力勸我們要仰望耶穌。當我們的目光是在基督身上,而不是靠自己的掙扎時,我們會發現祂正在身邊,祂正與我們一同奔跑,在我們跌倒時扶持我們(哥林多後書12章9節);以身作則來鼓勵我們(彼得前書2章21-24節)。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希伯來書12章2節)能幫助我們親近祂,隨時支取力量,並且忠心到底。JBS

祂必鑒察

在我家不遠處,有個交警部門安裝的照相機,能拍下那些闖紅燈車子的照片。那些違規的司機過後就會收到罰單,以及一張他們闖紅燈的照片,作為他們違反交通規則的證據。

有時候,我覺得上帝好像就是那樣的照相機──祂俯視萬事,等著逮到我作錯事的證據。然而,上帝不但看見我們的罪行(希伯來書4章13節),祂也同時觀察和關注我們的好行為。因著上帝鑒察萬事,我們在教會奉獻金錢或幫助有需要的人時,祂知道我們付出了多少犧牲(馬可福音12章41-44節);祂也聽見我們私底下的禱告(馬太福音6章6節);當我們禁食的時候,也無須聲張,因為我們的「父在暗中察看」(18節)。

知道上帝鑒察萬事,能讓我們不在乎別人會怎樣看待我們。當我們作正確的事時,不需要其他人讚賞的掌聲;當我們犯罪後,不要只顧慮自己的聲譽,而是要向上帝認罪悔改,並解決與人的爭端,向被我們傷害的人認錯,那麼我們的心中必有平安,因為知道「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祂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章9節)。J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