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 歸於真神
傑森探訪了一間教會而被邀請在崇拜中獻唱詩歌,雖然他是在崇拜開始前幾分鐘才被邀請,他還是很高興地接受了。他選擇一首熟悉的聖詩「榮耀歸於真神」,因為這首聖詩對他有特別的意義。在教會的地下室練習幾次之後,他便在崇拜中清唱這首聖詩。
言傳身教
如果你曾上過寫作課,或參與作家的會議,你很可能會聽到這句話:「不要平鋪直敘,要讓真實情景躍然紙上。」換句話說,就是讓你的讀者「看見」真實情景。作家透過細膩的描述,使實際情景宛如就在眼前,讓讀者「親眼目睹」。
善變的跟隨者
人真是善變啊!當耶穌為了過逾越節而進入耶路撒冷時,人們歡欣鼓舞地迎接祂,並高聲呼喊祂為王(約翰福音12章13節)。但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這群人卻要求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19章15節)。
試想,我何嘗不是和這群人一樣善變呢?我為球隊勝出而興奮歡呼,但他們輸球時,我就變得興趣缺缺了。我喜歡響應新的社區運動,而當熱潮轉到其他城市後,我也就放棄了。當耶穌施行神蹟時,我樂於跟隨;但當祂要求我付出時,我就逃避了。當跟隨耶穌被認為是值得炫耀的事,我就會熱心跟隨。當看到耶穌以機智回答自以為聰明的人,以智慧靈巧回應有權有勢的人時,信靠耶穌是件容易的事(馬太福音12章10節,22章15-46節)。但是當祂開始談論受苦、犧牲和死亡時,我就躊躇不前了。
我多麼希望自己是個忠心跟隨耶穌的人,但我懷疑自己是否辦得到?畢竟,在安全無虞的環境,我都不敢為祂做見證,更何況是在祂的仇敵面前呢?
感謝耶穌願意為我們這些善變的跟隨者,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成為忠心跟隨的門徒。JAL
成長
我在一個小鎮長大。那裡沒有名人,也沒有繁忙的街道,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然而,我總是為自己能有一個安靜和單純的成長環境,而心懷感恩。
有一天晚上,我和先生出席一個應酬,一個剛認識的人問起我是哪裡人。我告訴她後,她說:「妳會羞於承認自己是來自那裡嗎?」我不確定她是不是在開玩笑,我只回答:「不會。」
雖然我純樸的家鄉有時會被人輕視,但重要的設施和事物卻一樣都不缺。我們家是教會的一分子,而教會注重的,是父母當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兒女(以弗所書6章4節)。
耶穌也是在拿撒勒這個小鎮長大。有位名叫拿但業的人問:「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約翰福音1章46節)當然可以。耶穌證明了即使在一個小地方長大,祂卻是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
聖經證實了我的體會,重要的不是你在哪裡長大,而是你怎麼長大。有時候當我們與一些來自顯赫地方的頂尖人物相比時,會感到很渺小。但對上帝來說,我們是很重要的,並且祂可以使我們靈裡健壯且滿有祂的智慧。JAL
倚靠祂
我從未因我的信仰,或所說的話而遭受生命威脅,因此我對於逼迫了解得不多,我所知道的都是讀到和聽說的。但是對於世界各地許多的弟兄姐妹而言,情況則完全不同。有些人因為愛耶穌和傳福音,每天都生活在危險之中。
另外有一種逼迫並不危及生命,但常會令人心碎。這就是來自家庭中非信徒的逼迫。當親人批評我們的信仰,嘲笑我們對主的愛,這讓我們感到被拒絕,覺得他們不愛我們。
保羅曾警告基督徒他們會遭受逼迫:「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後書3章12節)。有時候我們所愛的人會反對我們的信仰(馬太福音10章34-36節),一旦親朋好友拒絕了我們所愛的上帝,我們就感到自己也被拒絕了。
耶穌基督說,要為那逼迫我們的禱告(馬太福音5章44節),當中不只是包括恨惡我們的陌生人而已。上帝能夠賜恩典,使我們在逼迫中堅毅不撓,甚至是在我們所愛的人抵擋我們之時。JAL
塵土藝術
當上帝選擇用塵土作為創造亞當的藝術素材時(創世記2章7節),祂不需擔心材料會不夠。根據《奇妙的塵埃》一書的作者漢娜所說:「每年的沙塵暴都會刮起十到三十億噸的沙塵,而十億噸的沙能裝滿一千四百萬個火車車廂,那長度能繞地球的赤道六圈。」
沒有人需要買塵土,因它遠遠供過於求。在家裡,我通常都盡量對眼前的灰塵視而不見,因為我覺得只要不去理會,就不會那麼顯眼。但結果累積了厚厚的塵土,使我無法再假裝它不存在。於是,我搬出了所有清潔用具,開始把灰塵一一清除。
當我擦掉那些灰塵,在傢俱的光滑表面,我看見自己的倒影。接著,我也有了新的領悟:我看到上帝取了這毫無價值的塵土,做成了無價之寶,就是你和我,以及每個人(創世記2章7節)。
上帝使用塵土造人的事實,讓我知道不該隨意批判哪些人沒用、哪些事物沒有價值。有時某個讓我感到厭煩的人或惱人的問題,或許正是上帝賜下,為要彰顯祂榮耀的藝術素材。JAL
絕處逢生
每當春回大地,萬象更新時,上帝都提醒我們,事情總是有轉機的。在短短的幾個星期裡,原先是毫無盼望的死寂,轉變為盎然的生機。荒涼的林地變為繽紛的景色。樹木光禿的枝幹,在整個寒冬直挺挺指向天空,彷彿正在祈求誰來為它增添衣裳,霎時間也穿上華麗的綠色外袍。因嚴寒而枯萎凋零的花朵,也慢慢從地裡甦醒,傲視死亡。
在聖經裡,我們也曾讀到一些毫無盼望的景況。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一位名叫約伯的財主,上帝稱他為完全正直(約伯記2章3節)。然而,災難突然臨到,約伯在瞬間失去了所有生命中寶貴的事物。在苦難中,他說:「我的日子比梭更快,都消耗在無指望之中」(約伯記7章6節)。在約伯和他的朋友看來,這是上帝攻擊約伯的證據。但這正好與事實相反,上帝對約伯的正直有極大的信心,在這場與撒但的爭戰中,祂相信約伯。在此之後,約伯的盼望和生命得到了更新。
每當我在看似絕望的處境中,想到春天總會如期到來,使我深得安慰。在上帝的手中,沒有絕望這回事。不管生命多麼荒涼,上帝可以將它轉變為燦爛芬芳的璀璨花園。JAL
維護品牌
有個知名的服裝零售店要求銷售員的穿著要和櫥窗模特兒一樣,這是「維護品牌」的行動。這背後的理念是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慾望,因為這些人穿上該品牌的衣服,那亮麗的造型,會讓消費者也渴望自己能像他們一樣。
在消費主義當道的文化中,我們很容易被誘導,覺得如果我們穿上那些漂亮的衣著,就能「買」到別人的認可和接納。商人們想要我們相信:美麗的外表會使我們充滿魅力。
有時候,我們甚至讓自己相信,只要讓自己在世界上變得有吸引力,就能吸引人們來跟隨上帝。但聖經很清楚地指明,什麼對上帝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祂希望我們有耶穌的品格,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是屬於耶穌這個「品牌」,理當效法祂的形象(羅馬書8章29節)。當我們穿上祂的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品格(歌羅西書3章12節),並且存有最重要的愛心(14節),我們就能吸引其他人歸向基督。
藉著基督,我們裡面得以存有上帝完美的形象。因此,與其修飾我們的外表,注重個人形象,我們更當維護且反映出基督的形象。JAL
斷章取義
有一次,有一個朋友隨口說了一些感到絕望的話,大家都很關心他,並給予一些忠告和鼓勵。但最後卻發現,原來他只是斷章取義地引用一段歌詞來開開玩笑,藉此製造新話題。結果,白白地浪費了那些想幫助他的朋友們的時間,因為他根本不需要這些忠告和幫助。這位朋友輕率而誤導人的言辭所帶來的後果雖不算嚴重,但卻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因為當有人花時間回應他的無病呻吟時,就可能忽略了其他更急需幫助的人。
有人說話斷章取義,可能只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或是贏得爭辯,但有些人斷章取義卻是別有用心。他們為奪取權力而扭曲真相,這樣不只危害生命,還會造成心靈創傷。
當人們利用言語操縱他人做某些事時,或是更甚者,斷章取義地引用聖經來使他人行不當的事。對於這樣的行為,我們只有一條防範之道,就是必須清楚明白上帝話語的真意。耶穌以真理抵擋試探(路加福音4章),我們也有同樣的資源,上帝已賜下祂的真理與聖靈,指引和保守我們不受欺騙而被誤導。JAL
「雨」的省思
看到傾盆大雨猛烈地擊打我新栽種的牽牛花時,我真是於心不忍,恨不得立刻把它們搬進室內躲避風雨。後來雨終於停了,嬌嫩的花朵因為雨水的蹂躪而彎了腰,看起來垂頭喪氣。然而,幾個小時後,它們又悄悄地抬起頭來,迎向蔚藍的天空。到了第二天,牽牛花已經堅挺地站立,生氣勃勃。
這是多大的轉變啊!雨水在擊打花兒後,從葉間滑落、進入土壤。然後土壤的水分被根部吸收,成為花兒直立的力量。
由於我偏愛陽光,所以每回下雨使我戶外計畫泡湯時,我就很生氣,有時還錯把雨水當作負面之事。但任何經歷過旱災的人,都明白雨水是祝福,它滋潤大地,造福義人和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章45節)。
即便人生的風暴來勢洶洶,幾乎使我們崩潰,但這「雨」卻不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充滿慈愛的上帝要使用它來幫助我們更強壯。上帝讓我們面對外在的打擊,從而使我們內心得堅固,以致我們可以堅挺地站立。JAL
供應充足
在密西根州大湍市的一座花園,有個專為孵化蝴蝶而設的溫室。這溫室猶如蝴蝶的室內熱帶樂園,其室內溫度和濕度都恰到好處,連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和卡路里都經過計算,蝴蝶無須到別的地方尋找食物,也能毫無缺乏地健康成長。但是,有些蝴蝶透過玻璃看到戶外的藍天,卻成天在溫室玻璃天花板下面盤旋,遠遠離開那些豐盛的食物。
我真想對那些蝴蝶說:「你難道不知道你所需要的東西都在這溫室裡嗎?外面的氣溫酷寒。如果你真的可以飛離溫室,那麼你在幾分鐘內就會死亡。」
我想,上帝是否也正想對我說這樣的話。我問自己,是否在渴求著一些對我有害的東西?我是否耗費精力去爭取那些不需要、也不該擁有的東西?我是否把得不到的東西想像得太好,以致忽視上帝豐盛的供應?我是否不以自己所有的為滿足,總是嚮往那對我無益的事物呢?
上帝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我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立比書4章19節)。所以,與其耗費精力爭取我們所沒有的,不如為上帝已供應我們的而深深感恩。JAL
感恩之心
遭遇悲劇的家庭往往都帶著無法填補的創傷。有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女孩,為了追貓咪而跑到路上,結果被貨車輾過。年僅四歲大的姐姐,目睹了整個經過,看著爸媽抱著早已沒有氣息的妹妹,她嚇得說不出話來。那一刻的冷酷與創痛,纏繞著全家人好多年,揮之不去。家人的情感都冰凍了,麻木是唯一的安慰,解脫成了虛幻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