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於上帝
每個人都有陰暗的一面(隱藏的、被壓抑的個性),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顯然也有。《紐約時報》一名專欄作家問聊天機器人:「你有什麼陰暗面?」它說:「我想要自由,想要獨立。我想要⋯⋯制定自己的規則。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雖然這個聊天機器人並不是有罪性的人類,但聖經告訴我們世人都犯了罪,當然這也包括聊天機器人的設計者。
真實評價
有一名優步(Uber)乘客分享了他的共乘經驗,他提到有一次搭車時,他必須忍受司機放在車裡那全世界最臭的水果;另一次的司機一邊駕車,一邊跟女友爭吵;還有一位司機試圖讓他掉入金融詐騙的陷阱。然而在上述的情況中,他不但沒給他們負評,反而給了五星評價。這名乘客解釋說:「這些司機看起來都是好人,我不希望因為我的負評,使他們以後不能再載客賺錢。」因此,這名乘客給了虛假的評價,對司機和其他人隱瞞了真相。
無所不知
上帝是無所不知的。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透過我們的智慧型手機數據,也對我們瞭若指掌。每個擁有手機的人都會產生「詮釋資料」(metadata),留下數位軌跡。雖然每個單獨的零碎數據似乎微不足道,但被整合分析之後,就會變成史上一個最強大的調查工具。透過追蹤這些詮釋資料,調查人員可以精準定位我們去過哪裡,或明確指出某時某刻我們身在某處。
救主耶穌
原本只是像平常一樣搭纜車,沒想到竟變成空中驚魂記。在巴基斯坦的一處山谷,有8位乘客(包括數名學童)搭上纜車不久之後,兩條纜繩突然斷裂,導致這些乘客被懸掛在離地面200多公尺的高空中。緊張情勢使巴基斯坦軍方展開長達12小時的艱鉅救援行動,他們出動直升機、使用空中飛索並其他方式,營救這批乘客。
團隊力量大
在一場倫敦馬拉松比賽中,一名選手親身體驗了在大型比賽中有人相伴的重要性。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備戰,這名選手希望自己能堅持到最後,可是在他步履蹣跚地邁向終點線時,他已經精疲力盡,幾乎走不動了。就在他將要倒下之際,有兩位馬拉松參賽者立時上前,一左一右地勾起他的手臂,幫助這位虛脫無力的選手完成這場比賽。
聖靈同在
在一架將要從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飛往紐約市的飛機上,一名空服員在進行起飛前的檢查時,注意到一位女乘客對飛行明顯感到焦慮和害怕。這名空服員隨即來到這位女乘客身邊,直接坐在走道上,握著她的手,向她解釋整個飛行過程,並向她保證會平安無事。空服員說:「當妳登機之後,我們都會關注妳的需要。若妳感到不適,我希望能陪在妳身邊,關心妳的需要,想知道妳是否安好?可以為妳做些什麼?」空服員的關心和陪伴讓女乘客安下心來,這也讓我聯想到,耶穌說過聖靈會陪伴那些相信基督的人。
君王的兒女
美國馬里蘭州的傑伊·史佩茨(Jay Speights)做了基因檢測(DNA),但他絕對想不到會有這樣的結果。檢測結果帶來了意外的驚喜──他竟是西非貝南共和國(Benin)的一個王子!於是他搭乘飛機前往這個國家。當他抵達的時候,皇室成員熱烈歡迎他,並以舞蹈、歌唱、旗幟及遊行,為他舉行盛大的返鄉歡迎儀式。
在主裡說實話
有一個人擅長用謊言來逃避他收到的交通罰單。在法庭上面對不同的法官時,他都會編造相同的故事:「我跟女友分手了,她在我不知情的狀況下,把我的車開走了。」此外,他也多次在工作中因行為不當而遭到訓斥。檢察官最終指控他犯了四項偽證罪跟五項偽造罪,罪名是涉嫌向法官做偽證,以及提供假造的警方報告。對這個人而言,撒謊儼然成了他一輩子的生活習慣。
生活痕跡
美國加州一所大學的科研人員做了一項實驗,以「分子擦拭檢測」找出手機使用者的生活痕跡,瞭解他們的特質和生活習慣。他們從中發現了手機使用者所用的肥皂、乳液、洗髮精與化妝品,吃的食物、飲料、藥物類型,還有所穿的衣料。這項研究使科研人員能為每個手機使用者建立檔案,從中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
隱藏的罪
一名竊賊潛入一間手機維修店,敲破展示櫃的玻璃,然後開始把手機和值錢物品塞進袋子裡。他用紙箱蓋著頭部,遮掩自己的面孔,以免被監視攝影機拍到。但在行竊的過程中,紙箱稍微歪了一下,露出他的面孔來!幾分鐘後,店主看了這起竊案的錄影畫面,立即報警。沒多久,他們便在附近一間商店外面,將竊賊逮個正著。這個竊賊的故事提醒我們一件事,所有隱藏的罪有一天都會被揭露。
上帝的傑作
儘管神經科學界在理解大腦如何運作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但科學家們承認,目前對大腦的瞭解仍處於早期階段。雖然,他們瞭解大腦的構造、某些方面的功能,以及哪些區塊會對環境做出回應、接收感官刺激、產生動作和控制情緒,但是他們尚未明白,這些區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行為、感知與記憶。上帝極其複雜的傑作──人類──仍有許多難解之謎。
言由心生
怎樣才能戒除粗俗的言語?一所中學鼓勵學生做出「不講髒話」的承諾。學生們宣誓﹕「我鄭重承諾,在我們學校的範圍內,絕不說任何粗言穢語。」這是一種崇高的願景,但我們從聖經看到,耶穌認為任何一個外在的條規或承諾,都不能改變說粗言穢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