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
辛普森曾經對生命充滿憤恨。當他和妻子失去了第一個孩子之後,他非常困惑和惱怒。於是,他把怒氣轉而發洩在不同膚色的族群身上,自己全身上下也覆蓋了充滿仇恨的紋身。
生命的糧
在食物選擇繁多的現今社會,米糧已不再是飲食文化中的必須品。有些人甚至因著各種不同的理由,選擇完全不吃米飯。然而,在古代,米糧卻被視為不可或缺的主食,沒有米糧的飲食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肯定的力量
最近有一項研究,訪問了20萬名員工,尋求提高他們生產力的方法。這項調查得出一個結論:員工們最想 從上司得到的是贊賞與肯定。這個研究意味著,受肯定是人們的基本需求。
放緩步伐
當作家布魯斯·費勒(Bruce Feiler)被診斷出大腿罹患骨癌時,有一年多的時間,他需要輔助才能行走。在學習使用柺杖行走的過程中,使他學會欣賞比較緩慢的生活節奏。費勒說:「放緩步伐成為我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全都有益
「潘朵拉電台」是網路時代的音樂奇蹟之一。你可以使用這個軟體,建立一個為自己「量身訂做」的音樂電台。在收聽過程中,你可以按「讚許」或「討厭」的標誌來表示你喜不喜歡那一首歌。最後,這個電台就會只播放你喜歡的歌曲。
曲折坎坷
約翰.派博(John Piper)在其著作《A Sweet and Bitter Providence》中,對於上帝的心意及引導這麼說:「生命並非筆直的坦途,從一個祝福走到下一個祝福,然後直通天堂,生命是曲曲折折的荊棘路,……上帝不是在困擾痛苦後才出現,收拾善後,祂為我們縝密地規劃方向,藉著我們所遭遇的困難塑造我們,這全是為了我們的好處,也為耶穌基督的榮耀。」
不可增減
金•皮克(Kim Peek)是位奇才,他擁有過目不忘的超凡記憶力,他記得莎士比亞所有的劇本。在一次莎劇「第十二夜」的演出中,男主角的台詞漏了一個字,皮克立刻站起來喊道:「停!」男主角向觀眾道歉,並說他沒想到有人會介意他漏了一句台詞,皮克回答:「莎士比亞會介意。」
改變行為
如何改變人的行為呢?大衛.布魯克斯在他所著的《社會性動物》這本書中提到,許多專家曾說,要人類改變行為,只須告訴他們不良行為的長期風險即可,例如:「抽菸會導致癌症,淫亂會摧毀家庭,說謊會破壞信任。這個假設是,你一旦提醒人們這些行為是多麼愚蠢,他們就會有動力停止去做。理性和意願顯然是作出道德決定和操練自制的關鍵。但這些都未被證實是有效可行的。」換句話說,單靠知識並不足以讓人改變行為。
繫緊鞋帶
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當戰地記者賽巴斯汀.榮格(Sebastian Junger)跟著一隊美國士兵,拍攝戰地紀錄片時,他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榮格看到一名士兵的鞋帶鬆了拖在地上,另一位士兵便上前質問他。他並不是擔心那個士兵的造型,而是擔心他鬆脫的鞋帶,會使他在關鍵時刻跌倒,讓整個軍隊陷入險境。這件事讓榮格領悟到,牽一髮則動全身。
亞干的「鞋帶鬆了」,我們從他的故事中學到,個人所犯的罪也會牽連他人。在打完耶利哥城的勝仗之前,上帝明確地告訴約書亞該如何處置該城及虜物(約書亞記6章18節)。約書亞告誡百姓「不可取那當滅的物」且將所有的金子和銀子都「必入耶和華的庫中」(18-19節)。但他們違背他下達的命令(7章1節)。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以色列民都犯罪,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亞干。他的行為使每個人都受到影響,上帝的名也因此蒙羞。
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互為肢體。我們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身體和上帝的名。讓我們「繫緊鞋帶」,如此一來,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能榮耀上帝,祂配得我們的榮耀。MW
傳揚主福音
在某次《連線》雜誌的訪談中,製片人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被問及他希望留給後人怎樣的印象時,他說:「我希望人們記得我是個製片人……希望我所編製的一些故事,對他們仍然有意義。……倘若你曾經撫養過小孩,你就會知道你必須向他們說明一些道理,否則,他們就必須吃盡苦頭……。因此,古老的故事必須以年輕一代能接受的方式,一再分享和傳講。我所編撰的情節應該和這些老故事相差不遠,因為我認為古老的故事仍需要讓人們知道。」
在詩篇78篇中,詩人知道上帝偉大的工作可能被遺忘,後代子孫可能迷失方向。於是,他呼籲上帝的子民,要樂此不疲地告訴下一代,上帝拯救他們的故事(4節)。不斷地傳誦歷史的目的,不單為熟記歷史,更是激勵後人要信靠、順服上帝,不要失去在主裡的盼望(7節)。同時也能保守後代子孫不會重蹈覆轍,避免他們像祖先一樣走在不信與悖逆的黑暗道路上(8節)。
上帝在我們生命中的大能與恩典,促使我們渴望忠心地傳揚祂的故事,希望藉此激勵後代子孫信靠和順服上帝。MW
天父世界
當安蔓達.班納維迪斯在加州聖地牙哥市一所基督教大學就讀二年級時,她開始重新思考基督徒對地球的管理職責。過去,安蔓達一直認為保護地球環境與她的信仰毫無關聯。但當她重新思考基督徒對保護地球應盡的責任時,她的觀點完全改變了,因為她明白保護地球,其實與關懷世上貧困的人有極大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履行上帝所賜的管家職分,管理這個美麗的世界,以及關心居住其間的人們時,就是在表達對上帝的敬畏之心。這是根據聖經的兩個原則。
第一,這世界是屬耶和華的(詩篇24篇1-2節)。詩人讚美上帝的創造及祂的主權,天地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上帝創造萬物,祂有絕對的主權(93篇1-2節),而且祂關心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馬太福音6章26-30節)。第二,上帝委任我們管理並愛護祂所造的世界(創世記1章26-28節)。這當中包括對自然與人們的珍惜、關愛(利未記25章2-5、11節;箴言12章10節;羅馬書15章2節)。
這是天父的世界,讓我們透過尊重世界及關懷居住其間的人,來表達我們對祂的愛。MW
永恆價值
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之一賈伯斯(Steve Jobs)在談到他的抗癌經歷時,他說:「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包括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不值一提了,只剩下真正重要的東西。」沒錯,他的受苦影響了他的決定。
相對地,使徒彼得告訴他的讀者,他們的受苦能使生命擁有永恆的價值。主耶穌也曾受苦和死亡,彼得希望他們因此得激勵,願意接受因信主而受到的屬靈衝突和迫害。因為他們若愛耶穌,就勢必會受苦。耶穌的受苦,是要激勵我們放棄罪中之樂,反倒順服上帝的旨意(彼得前書4章1-2節)。如果他們的生命要擁有永恆的價值,他們需要停止沉浸於短暫的享樂,並過著討上帝喜悅的生活。
耶穌為了讓我們的罪得赦免而受苦受死,我們要時時牢記在心,這能激勵我們今日就做出合上帝心意的決定,幫助我們把生命建立在有永恆價值的事上。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