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尋求
在女兒凱瑟琳很小的時候,還不會走路或爬行。當她想躲避他人,或要我行我素時,她的方法就是乾脆閉上眼睛。凱瑟琳以為她看不見別人,別人也就看不見她。當她坐在車子的座椅上,有不熟悉的人想逗她玩,她就耍這一招;坐在兒童專用的高椅上,面對她不喜歡吃的食物,她也使用這個伎倆;甚至當我們說睡覺的時間到了,她也會用這個方法來應付。
愛傳講主故事
名作家史達‧特克爾(Studs Terkel)正在為他的下一本著作尋找題材,他的朋友建議他寫「死亡」。雖然起初他有點抗拒,後來構想卻漸漸成形。然而,真正推動他寫這主題的,就是特克爾結縭六十載的妻子辭世。這本書也成為了他個人的探索,渴望瞭解死亡之後的事,以及他的摯愛去了何方。同時,這書也讓我們深刻反思我們追尋耶穌的過程,以及我們在信心旅途上對永生的疑問和關注。
毫無謝意
那是個炙熱的午後,交通嚴重堵塞、人人急躁不安。我注意到有輛車子,裡面坐著兩個年輕人,正想從路旁速食店的停車場切入主車道。我前面的司機讓他們切入了車道,這讓我覺得他是個好心人。
生命黑暗期
美國戰爭英雄查爾斯·衛勒斯(Charles Whittlesey)可稱為是英雄中的英雄。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被譽為「迷路大軍」的領袖。當時他所帶領的部隊被困在敵方戰區,但他們頑強不屈抵抗到底,他展現的勇敢行為獲頒榮譽獎章。在「無名戰士塚」啟用典禮中,查爾斯被選派為首名下葬在那裡之士兵的扶棺者。兩個星期後,他卻在搭乘遊輪時,中途墜海,一般人認為他是跳海自盡,了結此生。
螫傷之痛
這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但艾略特驚嚇的表情仍歷歷在目。那一天,我因為被蜜蜂追趕而衝進了艾略特的家。我從前門奔進,馬上又從後門衝出去。一轉身,咦!蜜蜂消失了,應該是飛走了吧!其實,我把蜜蜂留在艾略特的家裡了。一會兒,艾略特也從後門衝了出來,那些蜜蜂正在追趕著他。
真或假?
祖父很喜愛講故事,而我也喜歡聽。他講的故事有兩種,一是「誇張虛構」的,當中有一點點事實,但每一次他講的內容都會有所更改。另一種是「真實經歷」,無論他講多少次故事,內容都不會改變,因為那都是千真萬確的。有一次,祖父講了個故事,我覺得內容實在太牽強,不可能是真的,所以斷定那是「誇張虛構」的故事。不過,祖父卻堅稱那是真人真事。雖然他重複講述故事時,內容都沒有改變,但我就是難以置信 ,因為實在是太奇特了。
與主相遇
我的祖父、父親及叔叔伯伯的個性都比較剛硬,可想而知,他們並不喜歡別人和他們談論信仰。當父親被診斷出是癌症末期時,我十分擔心,開始把握每個機會跟他傳講耶穌的愛。可惜他總是拒絕,以婉轉卻堅定的語氣說:「我知道自己現在需要什麼!」
失敗
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多年來,股市竭力想挽回投資者的信心。到了1952年,哈里•馬科維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一個選擇投資組合的理論,建議投資者將股票分散投資在不同的公司和行業,這可以幫助他們在經濟不穩定的時候減少損失。1990年,這理論使馬科維茨和另外兩位學者一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信守諾言
古代的近東地區,在高位者(領主或國王)與在低位者(其僕人或臣民)之間立訂的契約稱為「領主條約」。在立約儀式上,要宰殺牲畜並將其對半切開。牲畜的肉塊在地上排成兩列,中間形成一條走道。然後領主從對半的肉塊間走過,宣告他會信守承諾,倘若他背約,下場就會像這些被宰的牲畜一樣。
學習去愛
在1721年,當漢斯·艾吉提(Hans Egede)去格陵蘭島當宣教士的時候,他還不懂得因紐特人的語言。當時的他常常態度傲慢,不懂得如何以恩慈對待當地人。
被愛而愛
神學家潘霍華生活在希特勒政權的德國,對他來說,每天都可能有生命的危險,但是他卻沒有離開。我猜想,他和使徒保羅有同樣的觀點,雖盼望天家,卻願意留在需要他的地方,因那是上帝的心意(腓立比書1章21節)。因此,潘霍華選擇留在那裡,以牧師的身分聚集眾人暗中敬拜,反抗希特勒的惡權。
三思而行
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生前有一個規定,任何在他憤怒之下寫的信件,必須先在他的辦公桌靜置24小時才可以寄出。如果「冷靜期」結束後,他仍然覺得有必要,他就會把那封信寄出去。直到杜魯門去世時,辦公桌的一個大抽屜裡塞滿了他沒寄出去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