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民森在1834年2月6日誕生於舒勒斯益格.荷斯泰因區(Schleswig-Holstein)的諾德斯川島(Nordstrand,當年被丹麥統治,現今屬於德國)。他因家境清貧,年紀稍長就要外出工作,七歲起就開始照顧鵝群和羊群來賺錢。十二歲的一次交通意外幾乎毀了他的一生。有一天他正在玩耍,不知何故跌入馬車的輪下,雙腳被馬車輾過被壓傷,似乎以後不能再站起來。一年之後,羅民森仍然卧床。上門的醫生雖盡力而為,他依然不見起色。

羅民森的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不斷告訴當時十三歲的他,有一天會能再站起來走路的;他望著自己無力的雙腳,很難相信父母的話。有一年聖誕節,他讀聖經時,剛好讀到約翰福音14章14節:「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他顫抖地問媽媽:「這是真的嗎?今天仍然有神蹟嗎?」

母親有點遲疑,連醫生都不相信他的腳會完全康復,但為了不讓兒子失望,她努力裝出有信心的樣子,微笑回答道:「親愛的,當然啦。那是上帝的話,當然是真的。」

對羅民森來說,這答案就已經足夠了。若媽媽說的是真的,那就一定是真的!他開始向上帝祈求醫治;這是數個月來,他第一次感到有盼望。他向上帝許願說,若能再次行走,他要成為一名宣教士。他相信上帝若把雙腳還給他,必定有特別的用途。

上帝很快就應允羅民森的祈禱。在開始祈求上帝醫治之後不久,有位偶爾為他檢查的醫生開了新藥,他的傷口就開始癒合了。大約一年後,他已能正常行走。羅民森深信是上帝醫治了他,他也沒有忘記向上帝的承諾。有一天他走進教堂,跪在地上感謝上帝,並問說:「祢要我作宣教士嗎?」

他沒有聽到聲音,腦裡也沒有出現經文,但他確信上帝回答說:「是的」。

羅民森準備要馬上回應上帝,卻必須先經歷幾個耐心與決心的考驗。首先,他的父親過世了,他必須繼續工作來維持家庭的生計。一直到他的大姊結了婚,能取代他的角色之後,他才加入禮賢差會。在那兒,他又經歷另一個簡短的考驗。他初到差會辦公室卻遭受冷漠對待,原因是他還未正式被傳召,就貿然前來報到。他被故意冷落在辦公室門口將近兩個小時,羅民森只好耐性等候。這事讓監督刮目相看,他後來談到這位年輕人說:「能乾等兩小時而不生氣的人,肯定能做更大的事。」

這樣恆久的耐心成為羅民森日後最大的力量。

大約在1859年,羅民森開始聽到婆羅洲和蘇門答臘需要福音的使者。這二大島是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好幾位先前被差派到那裡的宣教士雖有少許進展,但土著們發起暴力的反抗,甚至殺害幾位宣教士,迫使其他人無奈撤退。有的宣教士逃到蘇門答臘島,看到向土著巴塔克人傳福音的可能性。

這些報告啟發了羅民森,他一直都在想,上帝會派他去哪兒呢?他寫信給朋友說:「之前我對婆羅洲就已經有些許志向,但現在就更加嚮往。兄弟的血正向我、向你、向整個基督教世界發出呼聲。這血是婆羅洲的種子,會帶來百倍的收成。」

他在1861年被按立後,就要求被派到蘇門答臘的巴塔克人中間。這很快就得到批准;之後在荷蘭上了一些語言課後,他就出發了。

上一篇:你什麼時候會離開?
下一篇:從歐洲到希林當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