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Alyson Kieda

柯愛莉

柯愛莉(Alyson Kieda)擔任《靈命日糧》的編輯已超過10年,也有超過35年的編輯經驗。愛莉自幼熱愛寫作,她很開心能為《靈命日糧》撰寫文章。她的三個孩子都已成年,且兒孫滿堂。她喜歡閱讀、在林間散步,以及和家人相聚。她的母親多年前也曾為另一家機構撰寫靈修文章,愛莉很感恩能效法母親,透過文字服事上帝。

文章 柯愛莉

天造地設

史黛拉說:「我照顧他。他開心,我就開心!」莫洛回答說:「只要她在我身邊,我就開心了。」莫洛與史黛拉結婚79年。最近莫洛被送進護理養老中心,心情落寞不已,於是史黛拉欣然接他回家,親自照顧他。莫洛今年101歲,而史黛拉也有95歲了。雖然史黛拉需要靠助行器才能走動,但她還是樂於照顧她的丈夫,準備莫洛愛吃的食物,但史黛拉卻無法獨自做到,所以她的孫兒及鄰居都會幫助她。

紀念

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我總是會想起許多退役軍人,尤其是我的父親和好幾個叔叔,他們都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軍人。雖然他們僥倖歸來,但在這場戰爭中,卻有成千上萬的家庭痛失為國家效力的親人。然而,每當被問及時,我父親和那時代多數的軍人都會表示,他們願意犧牲性命來保護自己的親人,並為他們認為正確的事情而戰。

苦難中的力量

在1948年,保加利亞地下教會的牧師哈拉蘭·波波夫(Haralan Popov)從家裡被警察帶去「協助調查」。兩週後,他受到全天候的審訊,而且有十天未曾進食。每當他否認自己是間諜時,便會遭到毆打。但波波夫不僅在酷刑中倖存下來,還帶領其他囚犯歸向耶穌。十一年後,他終於被釋放,並且仍繼續向人分享他的信仰。獲釋兩年後,他才獲准離開保加利亞到國外與家人團聚。接下來十多年,他致力傳講福音和籌集資金,運送聖經進入封閉的國家。

團圓

小男孩正拆開他那當軍人的爸爸寄來的大盒子,心想爸爸不會回家為他慶祝生日了。他打開大盒子後,發現裡面有一個包著禮物紙的盒子,拆開那盒子後又有一個小盒子,小盒子裡面只放了一張紙,上面寫著:「驚喜!」小男孩正感到困惑,一抬起頭來,就看到爸爸走進了房間。男孩淚眼汪汪地跳進爸爸的臂彎,興奮地大叫:「爸爸,我愛你!我好想你!」

人人需要憐憫

傑明大學畢業時,才剛信耶穌不久。他在一家知名的石油公司擔任銷售員,經常出差接觸客戶,這也讓他聽到許多令人心碎的故事。同時,他也領悟到,客戶們最需要的並非石油,而是上帝的憐憫。為要更瞭解上帝的心意,傑明進入神學院進修,最終成了一位牧師。

水帶來希望

湯姆和馬克的事工使人的生活得著滋潤。從他們分享的影片中,可以看到設置在戶外的淋浴器灑下清涼的水,孩子們手舞足蹈地玩水嬉笑,享受第一次被淋浴器淋得全身衣服都溼答答的樂趣。湯姆和馬克兩人在海地,與當地的教會合作,在水井上安裝濾水系統,讓人們不再因不乾淨的水而患病,進而延長壽命。當地人因著能取得乾淨的水,而對未來充滿盼望。

真正的朋友

高中時期,我有一個所謂「有時是,有時不是」的朋友。在我們的教會裡,我倆算是「好搭檔」。在校園外,我們偶爾會一起出去玩。但在學校裡,卻不是這樣了。如果她遇見我的時候,只有她單獨一個人,還可能會跟我打聲招呼,要是旁邊還有別人,她根本就不會理睬我。知道她是如此,我就極少在校園內跟她打招呼,因我知道這份友誼只限於校園以外。

轉身逃跑

艾麗曾經是個聰明漂亮又有才華的少女,還擁有慈愛的雙親。然而在高中畢業後,她受到慫恿而嘗試了海洛因。父母注意到她的改變,而艾麗也終於承認毒品對她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於是父母將她送進戒毒中心。完成治療後,父母問艾麗,關於嘗試毒品,她會給朋友什麼建議?艾麗說:「要馬上轉身逃跑,只是說『不要』是絕對不夠的。」

信仰傳承

葛理翰(Billy Graham)在十六歲決志相信基督,但早在這個決定性的時刻前,他的父母已經為他立下敬虔基督徒的榜樣。他父母都生長於基督化的家庭,自小就相信基督。他們結婚後,也繼續將信仰傳承給孩子們,陪著孩子們祈禱、讀聖經,按時帶孩子們參加教會聚會。他們為葛理翰的信仰奠定堅實的基礎,上帝也藉此堅定葛理翰的信心,最後還呼召他成為勇敢的福音佈道家。

轉瞬即逝

朋友小佩突然離世的消息,讓我驚覺死亡是那麼真實,生命是那麼短暫。小佩是我兒時好友,在一場因道路結冰而導致的交通意外中不幸罹難,逝世時年僅24歲。她在一個破碎的家庭長大,那時她似乎各方面都剛有好轉,而且也才剛信主,怎能這麼快就離開人世?

傷人的話

我自小就很瘦,記得有個男孩總愛嘲笑我是瘦皮猴,還有人說,我瘦得皮包骨,就像一根竹竿。我本來應該嗤之以鼻,或者一笑置之,完全不放在心上。但我那時年紀雖輕,仍然覺得這些尖酸刻薄的話很傷人,怪不得古人說:「傷人之言,深於矛戟。」言語的傷害有時比利器造成的傷痕更深,持續的時間更長。

誰沒有罪

麗莎從來都不同情那些欺騙配偶的人⋯⋯直到她發現自己也對婚姻深感不滿,而外來的引誘不斷讓她陷入情慾的掙扎。這段痛苦的經歷使她對人心生憐憫,也對基督的話語有更深刻的體會:「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翰福音8章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