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Amy Boucher Pye

潘艾梅

潘艾梅(Amy Boucher Pye)是一位作家、編輯兼演講者。她經營了一家讀書俱樂部,
也曾寫了一本關於在英國尋找自我的書籍。現與家人居住於英國。


文章 潘艾梅

服事耶穌

在19世紀初期,伊麗莎白.弗萊(Elizabeth Fry)對當時倫敦女子監獄的惡劣環境感到震驚。女囚犯和她們的兒女全都擠在一起,被迫睡在冰冷的石頭地板上。她們沒有床和被褥,卻可以得到杜松子酒。弗萊持續多年到監獄探訪女囚犯,藉由贈送衣物、創辦學校與教導聖經真理,為監獄帶來改變。但許多人認為她最大的影響,就是她充滿愛心的陪伴,以及清楚傳講那帶給人盼望的信息。

謙卑服事

誰也沒想到佃農卓恩能有什麼作為,因為他的視力很差,而且還有其他方面的疾病。但他在無數個因疼痛而難以入睡的夜晚,竭力為他居住的挪威小村莊裡的每個家庭禱告。在禱告中,他會為每個家庭的成員逐個提名祈求,甚至包括那些素未謀面的孩子們。村民們都喜歡他溫和的性格,也會來尋求他明智的看法和建議。即使卓恩無法提供實際的幫助,人們在離開卓恩家的時候,都會因他的關懷而備受祝福。儘管在那個村莊裡,卓恩舉目無親,但在他離世時,人們為他舉辦了當地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的葬禮。他的禱告結出許多美好的果實,超乎他的想像。

傳揚上帝

因為對上帝、對人的那份愛,旅居印度的凱瑟琳參與了翻譯聖經的工作。當她看到印度婦女能用自己的母語閱讀和深入理解聖經時,令她感到十分欣慰。她說:「當這些婦女明白聖經真理時,她們常常會歡呼或鼓掌。她們讀到有關耶穌的故事,就會說:『哦,真是太棒了!』」

眼能看見

喬伊很擔心她的親戚珊迪,因珊迪多年來飽受酒癮和心理疾病之苦。喬伊來到珊迪的公寓,發現門是鎖著的,看似沒人在家。當她與鄰居準備到附近尋找珊迪時,喬伊禱告說:「上帝啊,求祢幫助我能看見那些我沒看到的。」就在他們要離開時,喬伊回頭看了珊迪的公寓一眼,發現窗簾微微動了一下。那一刻,她知道珊迪還活著。雖然最後他們需要緊急援助才能救出珊迪,但喬伊仍為這次禱告得到回應而開心。

眼能看見

珍妮薇必須成為她三個孩子的「眼睛」,因孩子們一出生都患有先天性白內障。他們一家住在西非貝南共和國,每當她帶著孩子們到村子的時候,她都得要將嬰兒綁在背上,然後緊抓著兩個大孩子的胳膊和手,時刻提防危險發生。在珍妮薇所處的文化中,人們認為眼盲乃是巫術導致的,珍妮薇只能絕望地向上帝呼救。

耶穌基督今復活!

在去英國劍橋上大學以前,查爾斯‧西緬(Charles Simeon)是個喜愛馬匹、衣著考究的年輕人,每年都要花費大筆的置裝費。但上了大學後,學校要求他必須參加例行的聖餐禮拜,他便開始認真探討自己的信仰。西緬在閱讀了許多信徒所撰寫的書籍後,在某一個復活主日,生命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在1779年4月4日,他清早醒來,不禁高聲頌讚:「耶穌基督今日復活了!哈利路亞!哈利路亞!」隨著他對上帝的信心日益增長,他全心投入在研經、禱告和參加教堂禮拜。

彼此相愛

英國王室有一個可追溯至13世紀的傳統。那就是王室成員會在聖週四,即基督受難日的前一天,送禮物給貧苦的人。聖週四這一天也稱為濯足節(Maundy Thursday),而濯足的英文(maundy)乃源自拉丁文(mandatum),意思是「命令」。在濯足節這一天,王室成員記念耶穌在受死之前,給祂朋友的一條新命令,祂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約翰福音13章34節)

愛仇敵

在美國南北戰爭開始引發許多負面情緒之際,林肯總統覺得應該替南方的敵軍美言幾句。但他身旁的人非常震驚,問他為何要這樣做。林肯回答:「女士,化敵為友不就是消滅敵人最好的方法嗎?」經過一世紀之後,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回想林肯總統的這段話,並且為之做了註解:「這就是救贖之愛的大能。」

上帝的話改變人心

克莉絲汀的丈夫小胡是華人,她想為小胡買一本特別的書做為禮物,但在他們所居住的國家,唯一能找到的中文書就是聖經。儘管兩人都不是基督徒,但克莉絲汀希望丈夫還是會喜歡這份禮物。當小胡第一眼看到聖經時,他很不高興,不過最後他還是拿起來翻了翻。在他閱讀的過程中,他逐漸相信了聖經的真理。克莉絲汀對這意料之外的發展並不開心,於是她為了反駁小胡,也開始讀聖經。沒想到,她自己也因為閱讀聖經而被其中的真理所說服,最後相信了耶穌。

上帝的工人

在一個中東的難民營裡,瑞薩收到了一本聖經,讓他開始認識並相信耶穌。他第一次奉基督的名禱告時,如此祈求上帝:「求祢使用我成為祢的工人。」後來,他離開了難民營,上帝應允了他的禱告,在他意想不到的情況下,使他得到一個救援機構的工作,再次回到難民營,服事那群他所認識且關心的人們。他在那裡開辦體育社團、語文班、提供法律諮詢,如他所說:「我樂意從事任何能給人們帶來希望的活動。」他用這些項目去服事人,與人分享上帝的智慧與慈愛。

不可少的事

在某年三月的一個週末,我帶領了一個退修會,主題是馬利亞和馬大,這對姐妹連同她們的弟弟拉撒路都是耶穌所愛的(約翰福音11章5節)。退修會的地點是在英國海岸線上的一個偏遠地區。後來,我們被突如其來的大雪困住了,只好多留一天。但許多參與者都表示多出這一天,意味著他們可以練習像馬利亞那樣,坐在耶穌基督的腳前。他們想要追求那「不可少的」一件事(路加福音10章42節),就是耶穌慈愛地吩咐馬大應當選擇的,親近祂並聽從祂的教導。

令人驚奇的上帝

會議中心暗了下來,講員帶領眾人做獻身的禱告,我們上千位大學生全都低著頭。當他邀請有感動去海外宣教的人從座位上站起來的時候,我感覺我朋友麗妮離開了座位,我知道她決心要去菲律賓生活和服事上帝。但我卻沒有起身的衝動,因為我看見美國的需要,我想要留在家鄉宣揚上帝的愛。但十年後,我卻定居在英國,試著在上帝賜給我的鄰里當中,服事上帝。當我發現上帝邀我踏上的新旅程,與我原本的期望有所不同,我的生活各個層面都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