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Amy Boucher Pye

潘艾梅

潘艾梅(Amy Boucher Pye)是一位作家、編輯兼演講者。她經營了一家讀書俱樂部,
也曾寫了一本關於在英國尋找自我的書籍。現與家人居住於英國。


文章 潘艾梅

最好的禮物

當我在收拾行李準備回倫敦時,母親走到我身邊,把她自己的一枚戒指送給了我,那是一枚我很喜歡的戒指。我驚訝地問:「為什麼要送給我呢?」她回答說:「我覺得妳現在就可以擁有這枚戒指,無須等到我死了以後。更何況,我也戴不下這枚戒指了。」於是,我笑著接受這份意想不到的禮物,以感恩的心接受母親提早的贈與。

被釋放

一個生來就罹患腦性麻痺的男孩無法說話,也無法與人溝通。但他的母親從未放棄,當他十歲時,他母親想出了辦法,透過他的目光和一個字母板與他溝通。有了這樣的突破,他母親說:「他被釋放了,我們什麼事都可以問他了。」現在,喬納森能以目光與人交流,甚至能讀寫詩歌。當被問及與家人和朋友「交談」是什麼感受的時候,他表示:「能告訴他們,我很愛他們,真是妙極了!」

呼喚你名

廣告商認為,最能吸引觀眾注意的詞彙就是他們自己的名字。所以英國有個電視頻道,藉由線上服務引進個人化的廣告。

上帝動工

我曾問一些基督徒朋友:「最近你有看到上帝動工嗎?」有位弟兄回答說:「每早晨讀聖經時,我看到祂動工;祂幫助我面對新的一天時,我看到祂動工;我知道每步路祂都與我同行,知道祂幫助我面對挑戰,又賜給我喜樂時,我看到祂動工。」我很喜歡他的答覆,因為這反映出上帝藉著祂的話和聖靈的內住,親近那些愛上帝的人,並在他們心裡動工。

反覆思想

每天送女兒上學後,我都必須走1.5公里的路程回家,只要我願意,這就成為我背誦聖經中一些經節的好時機。我發現在那段時間內所背誦的聖經節,常常在當天會再度浮現心中,帶給我安慰和智慧。

打破枷鎖

當我們造訪位於東非地區,桑吉巴爾石頭城的聖公會大教堂,發現這座教堂的原址曾是東非最大的奴隸交易市場時,我們都百感交集。這座教堂的設計師要藉著實體建築的象徵,表達出福音打破奴役枷鎖的深層意義。這個地方不再是一個充滿罪惡與暴行之處,而是成為彰顯上帝豐富恩典之地。

別匆忙!

當我兩個朋友都同樣地提醒我:別匆忙,放慢腳步!我知道自己該慎重地反省了。我到底在哪一方面行事匆忙,浪費時間和精力呢?更重要的是,我在何處行事匆忙,沒有尋求上帝的指引和幫助呢?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當中,我謹記著朋友的勸告,並讓自己重新倚靠主以及祂的智慧。我提醒自己要信靠祂,而不要依賴自己的方法。

君王之冠

我們圍坐在桌子旁邊,每個人都在當中的泡沫塑料(保麗龍)盤子上插上一根牙籤。從復活節前幾週開始,我們每到晚餐時間,就這樣製作一個荊棘冠冕,每根牙籤都代表我們當天不應該做的事,也代表基督已經代替我們受罰了。這樣的做法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本性,夜復一夜仔細思想:我們的過犯如何使我們成為罪人;我們何等需要一位救主;耶穌是如何藉著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以拯救我們。

愛的水盆

在多年前的一堂物理課上,老師突然問我們教室的後牆是什麼顏色,但不准我們回頭看。結果沒有一個人答得出來,因為我們從來就沒注意後牆的顏色。

消除恐懼

當我們感到恐懼害怕時,身體會作出反應。我們的腸胃好像被重壓,而且心跳加快甚至喘不過氣,這些都是焦慮的徵狀。身體的自然反應令我們無法漠視這些不安的感覺。

不堅持己見

某一天,在大學的一堂哲學課上,有個學生對教授的觀點提出一些具有煽動性的批評。但令其他學生訝異的是,這位教授不但沒有反駁他,甚至還感謝他提出他的看法,之後便繼續教課。後來,有人問這位教授為何沒有予以反擊,他回答說:「我正在學習不逞口舌之快,不堅持己見。」

禱告的大能

有一天,當我正為著一位至親的問題而擔憂時,舊約先知撒母耳的事蹟給了我很大的激勵。看見以色列人遭遇危難時,這位以色列人的領袖如何為他們向上帝祈求,讓我也下定決心,要為我這位至親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