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與行
我先生是位傳道人,一天夜裡,我們接到一通找他的電話。原來是教會裡的一位老姐妹住院了。這位獨居的姐妹是我們的代禱勇士,今年已七十多歲。她的病情嚴重,無法進食飲水,甚至失去視覺和行動能力。我們不知道她是否能捱得過,除了懇求上帝的幫助和眷顧,也特別關心如何照顧她的需要。教會及時成立了探訪小組,不但定時輪流到醫院去照顧她,同時也用基督徒的愛關心其他的病人、訪客和醫療人員。
最大的滿足!
很多已開發國家的民眾愈來愈熱衷於購物消費,或許我們會問:到底要多少才足夠呢?在美國,感恩節隔天就是所謂的黑色星期五,當天很多店家都會提早營業並提供減價優惠。現在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的民眾也同樣瘋迷於這採購狂潮。有些經濟能力有限的消費者,會趁這個時候購買所需的特價產品。但遺憾的是,有些人沒有缺乏卻想要得到更多,不惜為了搶購商品而與人發生衝突。
活出愛
友人到倫敦遊玩,在我家暫住。我問他:「有衣服要洗嗎?我這桶衣服還可以加幾件。」他開心地對從房間出來的女兒說:「把髒衣服拿出來,艾梅要幫咱們洗衣服!」我不禁苦笑,知道我要洗的衣物,已經從幾件變成幾桶了。
上帝的聲音
我覺得自己好像沉在水裡,因為感冒和過敏,我的耳朵像被塞住,聽不清楚。幾個星期以來,我努力地恢復聽力。這時我才明白,擁有敏銳的聽力並非理所當然。
主裡合一
當我們看到聖經裡一長串的人名,往往會想要略過不讀。其實,我們可從中尋到寶貴的真理,比如耶穌所召的十二個使徒的名字。這些奉主名服事的使徒,有許多是為人熟知的,例如被耶穌改名為彼得的西門;身為漁夫的雅各和約翰兩兄弟;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但很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是,稅吏馬太跟奮銳黨人西門必定曾經是敵對的。
真正的富足
在朋友父親的追思會中,有人對我朋友說:「我從來不知道有人會像你父親這樣,那麼熱心助人,且樂在其中。」朋友的父親以愛心藉著歡聲笑語服務他人、接待陌生人並與他們為友,盡本分參與建造上帝的國度,他留下的是一份愛的遺產。反觀這位朋友的姑媽,她只將傳家之寶和珍本書籍視為遺產,因此在她晚年的時候,一直在擔憂日後誰能來保管她那些寶貝。
預備好了
在教會禮堂,賓客們正等待新娘的到來。這個婚禮原定中午舉行,但大家已經等了一個多小時,新娘卻還未出現。我那八歲大的女兒說:「我餓了!」我回答說:「糟糕,我沒有為妳預備小點心。嗯,或許我們來玩井字遊戲吧!」我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我只希望在婚禮開始之前,我可以讓女兒乖乖地坐著。
上帝的代言人
我正在等一通電話,心裡焦躁不安,因為等會兒要接受廣播電台的專訪。我不禁猜想,到底主持人會問我一些什麼問題呢?我該如何回答呢?於是,我禱告說:「主啊,對我來說,寫文章真是容易多了。但我覺得自己現在就像摩西一樣,我需要祢賜給我當說的話語。」
陰涼處
我住在英國,從來不必擔心會被烈日灼傷,因為這裡天氣陰霾,太陽常被厚厚的雲層遮蔽。然而,最近我到西班牙小住,很快就領教到豔陽的威力。我的皮膚比較白,只要在陽光下逗留十分鐘,就必須躲到傘下,尋找遮蔭,否則就會被曬傷。
上帝的磨砂紙
朋友尖銳的批評刺痛了我。我試著入眠,盡量不去回想她說我的意見太過強勢,我向上帝祈求智慧和平安。幾週之後,我仍在意此事,我再次禱告:「主啊,我覺得受傷。但求祢告訴我需要怎樣改變,讓我知道她說的哪些話是對的。」
喜樂代替悲哀
十年前,我接到任職公司的通知:「你被辭退了。」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差點崩潰,更是難過不已,因為編輯的身分與我密不可分。最近,我又面臨同樣的情況,我必須結束自由撰稿的工作。雖然我依舊感到難過,但是心中卻不像以前那樣惶恐不安。因為這些年來,我看見上帝信實的帶領,以及祂如何將我的悲傷變為喜樂。
溝通的語言
我走在北倫敦的街道上,可以聽到人們用各種語言互相溝通,諸如波蘭語、日語、印度語、克羅埃西亞語以及義大利語等等。雖然我聽不懂,但語言的多樣性,讓我宛如品嚐了天堂的滋味。有時,當我一踏進俄羅斯咖啡館或波蘭市場,聽到不同的口音和語言,就會想起五旬節那一天,來自各國各方的眾人都能聽懂門徒在說些什麼,真是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