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疲乏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所寫的《安妮日記》聞名於世,日記描述她跟家人在二戰期間躲藏兩年的生活點滴。後來,她被關進納粹集中營,與她同在一起的人說:「她從未停止為人流淚!」對所有認識她的人來說,有她在身邊就是一個祝福。因此,有位學者認為,安妮始終未曾「愛心疲乏」,意即她對人沒有失去憐憫的心。
偉大的頂峰
父母親曾教導我喜愛各類型的音樂,不管鄉村歌曲或古典音樂我都學習欣賞。因此當我有機會到俄羅斯著名的音樂廳,欣賞莫斯科國家交響樂團的演奏時,我不禁萬分激動。樂團指揮帶領樂團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名曲,聲量漸次加強,最後達到令人蕩氣迴腸的音樂頂峰。在這美妙的時刻,聽眾都站起來熱烈鼓掌。
勇敢抵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開始時,納粹入侵特瑞莎(Teresa Prekerowa)的祖國波蘭,當時她只不過是十多歲。那時正值大屠殺初期,特瑞莎的猶太鄰居開始被納粹黨抓走,再也沒回來了。於是,特瑞莎和其他的波蘭同胞冒著生命危險,設法營救他們的鄰舍,包括那些住在華沙貧民區(隔都)和納粹黨掃除猶太人的地方。特瑞莎經歷了戰爭和大屠殺,後來她成為傑出的歷史學家,但人們記得她是因為她勇敢地挺身而出,對抗納粹的邪惡勢力。為此,耶路撒冷的猶太大屠殺紀念館特別將她列入「國際正義人士」的名單中。
名字的意義
有一位衛理公會的傳道人哈丁,以大佈道家約翰.衛斯理的名字為他的新生兒命名,展現了他對兒子的殷切期盼。不幸的是,哈丁的兒子並未按照父親對他的期盼去服事上帝。他殺害了42個人,成為19世紀末期,美國西部一個惡名昭彰的持槍歹徒。
空中花園
在倫敦時,一位朋友安排我和妻子瑪琳去參觀一個空中花園。這個空中花園座落在倫敦商業區一棟高達35層樓的頂樓上,整個花園是一個大型的玻璃屋,裡面種滿了各樣的花草樹木。然而最吸引我們的,乃是在頂樓一望無際的視野。我們從超過150公尺的高處往下俯瞰,聖保羅大教堂和倫敦塔等著名景點,都盡收眼底。在高樓鳥瞰的景色令人驚嘆,也讓我聯想到觀看事物的角度。
善用時間
在葛尼斯撰寫的《不可能的百姓》(Impossible People)一書中,引用了一句非洲諺語:「西方人有手錶,非洲人有時間。」這句話讓我深思,在別人有需要時,我曾有多少次的回應是:「我沒有時間!」各種緊急事件,時間表和期限完全支配了我的生活。
時鐘與日曆
我父親58歲時過世。從那之後,我總會特別在他的忌日追念他,思想他對我生命的影響。當我意識到在我的一生中,父親在我身邊的日子實在不長的時候,我開始省思自己生命的短暫。
頭巾女士
在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於1963年遇刺時,現場有位神祕的「頭巾女士」。她被拍到正拿著電影攝影機拍攝現場,但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身分。這個神祕的女士穿著大衣、頭包著圍巾(類似俄羅斯的頭巾),沒人知道她到底是誰,也沒人看過她拍攝的影片。幾十年來,歷史學家和學者們推測,恐懼讓這位「頭巾女士」不敢說出她在那黑暗的十一月那天所看見的事。
無可回頭
越過盧比孔河不只是指渡河到對岸。古羅馬帝國的法律規定,將領不能率領武裝部隊進入羅馬。所以,在公元前49年,當凱撒帶領他麾下的第13軍團,越過盧比孔河進入義大利時,就是叛變行為。凱撒所做的決定造成無可挽回的影響,以致羅馬在他奪取統治權之前,歷經好幾年的內戰。直至今日,「越過盧比孔河」仍用來隱喻「逾越界限,無可回頭」。
要到幾時呢?
在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經典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愛麗絲問道:「永遠是多久?」白兔先生回答她:「有些時候,只是一秒。」
通話區
手機最大的好處是讓我們能隨時與人保持聯繫。結果,許多人即使在開車時,也會講電話或傳簡訊,有時還導致嚴重的車禍。為了避免這種意外,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將分心駕駛視為違法。在美國,高速公路上還設有標誌,提醒駕駛人有特別的通話區,可以讓他們將車子停在那裡,安心地講電話或傳簡訊。
繫好安全帶!
當飛機遇到亂流時,我們會聽到廣播:「飛機正通過亂流區,繫好安全帶的指示燈已經開啟。請立刻回到您的座位,將安全帶繫妥。」空服員會給予這樣的預警,是因為乘客若沒有扣好安全帶,可能會在飛機搖晃時受傷。乘客需要在座位上繫好安全帶,才能安然度過亂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