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千金
朋友鮑伯在59歲時寫了這句話:「如果人的一生是70歲,換算成一天24小時,那麼現在我的人生已經是晚上8點半了,時光稍縱即逝。」
分送出去
很多慈善團體幫助有需要的人,都是靠民眾捐贈多餘的衣物或家用物品。的確,將自己不用的東西捐出來,使別人受惠,何樂而不為呢?但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珍惜的常用物品,我們往往就很難割捨了。
無條件付出
朋友向我提到一群關係密切、信心堅固的基督徒。當中有一位93歲的女士說:「當我需要任何幫助時,即使在三更半夜,我也能毫不猶豫地打電話給他們任何一個人。」無論是需要代禱、實質上的幫助,或是在需要陪伴時,這些朋友都會無條件地為對方付出。
待續⋯⋯
我成長於1950年代,每逢星期六,我會到附近的電影院看下午場。電影院除了放映卡通片和電影,還有一部講述冒險的連續劇,每一集都是以英雄人物面對不可能克服的困境作為結束。主角看似走投無路,但每一集最後總會出現「待續⋯⋯」。
有何意義
當我在大英博物館看到滾球時鐘時,我頓時明白了為何規律的循環,會使人變得麻木而失去活力。這個時鐘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一顆小鋼珠在一面傾斜的軌道平板座上滾動,直到抵達另一端的槓桿。此時,那塊傾斜的板座就會朝反方向翹起,讓鋼珠反彈回滾,並使時鐘的指針前進一格。每一年,那顆鋼珠都要來回滾動約4,023公里的距離,但始終還在原處。
身處圍城
在波士尼亞戰爭期間(1992-1996年),首都塞拉耶佛遭遇從周圍山上發射的砲火及槍彈的攻擊,是現代戰爭中被圍困最久的城市,當時軍民死亡人數逾一萬人。史蒂芬•加洛韋(Steven Galloway)扣人心弦的小說《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以這場戰爭為故事背景。這本書描述三個虛構人物所面臨的抉擇:在掙扎求生的過程中,是只求自己的利益呢,還是超越艱辛的困境,顧及別人的需求。
耶穌的肖像
在《美國著名女士肖像》(Portraits of Famous American Women)一書中,作者羅伯·漢克斯(Robert Henkes)寫道:「肖像不僅是照片,也不單是鏡中的影像。」肖像超越了人物的外貌,勾勒出人物內心深處的情緒。真正的藝術家所描繪的肖像,能夠捕捉一個人的真實心境。
無名糾察隊
如同許多人一樣,每當閱讀報紙或雜誌時,我總會注意到語法和錯別子(你也注意到了,不是嗎!)我並非故意挑剔,而是這些錯誤就是那麼明顯!通常我的反應是批評出版者或作者:「為什麼他們不先檢查一遍,或找人幫忙校對?」
與主同行
朋友送我一本小冊子,題為《分享與主親近86年的故事》(An Attempt to Share the Story of 86 Years of Relationship with the Lord)。作者阿爾·艾肯希爾在書中提到,在過去的近九十年裡,他信仰旅程上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在當時看起來很平常的事情,例如背誦金句、跟大家一起禱告,以及與鄰居分享耶穌的福音,原來都是改變他人生方向的轉捩點。我興味盎然地讀這本書,因為我看到上帝的手是如何引導、激勵阿爾。
永存盼望
著名的美國作家威廉·金澤(William Zinsser)曾描述他最後一次回去故居的情景。那間老房子陪伴他度過成長的歲月,是他童年時摯愛的地方,而且房子建在山丘上,可以一覽曼哈西特灣與長島海灣。可是他與妻子來到那裡,卻發現房子已被拆除,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個大窟窿。他們感到很沮喪,信步走到附近的海堤。金澤眺望著這個讓他懷念的海灣,陶醉於海灣景色和嘩嘩的浪濤聲。後來他寫下這段經歷:「我的內心平靜下來,只有一點難過。這裡的景色仍完好如昔:那獨特的海灣形貌讓我難忘,以至仍出現在我的夢裡。」
戰場來鴻
二十年來,美國加州查普曼大學的戰時信件中心主管安德魯·卡羅(Andrew Carroll),一直鼓勵人們別扔掉家人或朋友在戰爭時所寫的信。卡羅認為這些信是維繫家人關係的重要環節,也會幫助別人體會士兵在戰場上的經歷。卡羅說:「年輕一輩讀了這些信,會問你問題,然後說:『現在我終於明白你曾經忍受怎樣的艱辛和犧牲了。』」
拯救
多年前,在一堂救生課上,我們學習如何在溺水者掙扎時,施予救援。教練說:「你們應從後方接近溺水者,先一手抱住他的胸部和揮動的雙手,再游到安全處;如果從正面靠近溺水者,他可能緊抓著你不放,使兩人同遭滅頂。」的確,驚慌害怕會讓人喪失思考能力,無法做出明智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