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大家庭
在1980年代,我們教會有個關係密切的單身大家庭,其中包括喪偶或離婚的人。若有人搬家,他們會幫忙整理行李、搬運傢俱和預備食物。因為共同的信仰和友情的激勵,他們一直維繫親密的關係,生日或假日變得不再孤單。今天,這個三十年前因逆境而凝聚在一起的大家庭仍然活躍,繼續支持著許多個人和家庭。
美名
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為了快速賺錢而欺騙投資者,他的名字已經永遠與金融詐欺劃上等號。這個義大利人早年曾因為商業詐騙而進出監獄,在1920年初,龐茲開始向投資者推銷騙人的投資計畫,聲稱只要45天就可以獲得百分之五十的回報,而90天可獲得百分之一百的利潤。雖然聽起來實在難以置信,但他卻得到大筆資金。龐茲利用新加入投資者的金錢,支付給先前的投資者,以及應付他自己奢華的龐大開支。在1920年8月,騙局被揭發,投資者損失的總額高達2000萬美金,更有五家銀行因而倒閉。龐茲在獄中受刑三年,之後被遣送回義大利。他在1949年過世,得年66歲,身無分文。
追求聖潔
我們常見到一些問卷調查,詢問人們是否快樂、對於工作是否滿意,或是否享受生活。但我從未看過一份問卷說:「你是否聖潔?」若遇上這個問題,你會如何回答?
始終如一
當我在研讀但以理書時,看到他原本可以很輕易地避免被扔進獅子坑裡,卻沒有這麼做而感到震驚。在巴比倫政府裡,有很多人嫉妒但以理,這些對手藉著他每天恆常向上帝禱告而設下陷阱(但以理書6章1-9節)。但以理完全知道他們的詭計,他大可以轉為私下禱告一個月,直等事情平靜,但他並沒有那樣做。
照鏡子
請問你多常照鏡子呢?有研究指出,一個人平均一天會照鏡子8至10次。如果包括透過商店櫥窗反射,以及用智慧型手機來照鏡子的話,那麼人們一天照鏡子的次數可多達60至70次。
制伏口舌
從泰國的大象到蒙古的獵鷹,我們知道人類早已學會馴服野生動物。我們喜歡訓練鸚鵡說話,或是訓練狗兒做各種的動作。如雅各書所說:「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3章7節)
探訪者
朋友問一位剛退休的先生,他現在每天都做些什麼。對方回答說:「我到處去探訪,若有教會或社區的人在醫院或安養中心,不管是獨居或是需要人陪伴、談話和禱告的人,我都去探訪他們。我很樂意做這些事!」這位先生有清晰的目標,而且願意關懷別人,我的朋友對他十分欣賞。
樂觀面對
現今常有人說,養成樂觀的習慣可以改善健康,無論是令人沮喪的醫療診斷,或是一大堆骯髒的待洗衣物,我們都要樂觀面對。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學系教授芭芭拉(Barbara Fredrickson)博士說,我們該嘗試那些會帶來喜樂、感激、愛和其他正面感受的活動。但我們知道,我們需要的不只是正面的感受,而是要堅定地相信有一個喜樂、平安與愛的源頭,能讓我們倚靠。
幫助的源頭
二十歲的菈格·史提芬斯(Lygon Stevens)有多次爬山的經驗,她曾經登上麥金利山、瑞尼爾山、厄瓜多爾的四個安地斯高峰,以及科羅拉多州的三十九座高山。她說:「我爬山,因為我喜愛山群,而我在那裡遇見上帝。」2008年1月,她與哥哥在南科羅拉多州爬小熊峰時,不幸遇上雪崩喪命,而哥哥則僥倖生還。
採取行動
在1963年,當時23歲的約翰·路易斯曾經參與由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所率領的民權運動「華盛頓大遊行」。半個世紀後,已是美國國會議員的路易斯接受記者的訪問,談到當年金恩博士演說的「我有一個夢想」對他的影響。他說:「當你聽了他的演說後,你再也無法一如往常地生活。你覺得要有所作為,採取行動,挺身而出。你必須出去,將這個好消息傳出去。」
太遲了?
要改變一個長久的習慣非常困難,很多語言裡都有類似的說法。英語說:「老狗變不出新把戲。」法語說:「你無法教老猴子扮鬼臉。」西班牙語說:「老鸚鵡學不了說話。」中文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更好或更壞?
新年之始,許多專家都分別針對經濟、政治、氣象,以及其他議題進行預測。今年將會有戰爭或和平?將會貧窮或昌盛?是進步還是停滯?世界各國的人,都期待今年會比去年更好,但沒有人能確定會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