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振作
三一學院是美國大學校際運動史上保持最久的常勝軍,有連續252場的不敗紀錄。然而,2012年1月18日,在壁球運動稱霸了十四年的三一學院敗給了耶魯大學,首度受挫,嚐到了失敗的滋味。隔天清晨,教練亞伯羅收到一封朋友的電郵,對方是一位著名的職業橄欖球教練,郵件說:「好啊!現在你有機會重新振作啦!」十天之後,這個橄欖球教練的球隊也在一場萬眾矚目的全國橄欖球超級盃賽中失利了。我們每個人都有面對失敗的時候。
悲慘的 成功
喬治.麥當勞(George MacDonald,1824-1905年)是一位蘇格蘭的牧師作家。他曾說:「若人所作的沒有上帝的同在,不是慘遭失敗,便是悲慘地成功。」這句話收錄在他的講道集(Unspoken Sermons)當中。許多現代的傳道人或作家也常會引用這個頗有深意的說法。
懸於虛空
由國家地理學會所出版的世界地圖有這樣的註解:「地球的質量是66億兆噸。」究竟是什麼東西支撐這全部的重量?什麼也沒有,我們居住的星球懸於虛空,以每小時一千英里的速度自轉,同時也按著一定的軌道,繞著太陽公轉。然而,我們每天都忙忙碌碌,擔心健康問題、人際關係和經濟壓力,很容易就忽略了這件事。
魯益師的 回信
在1961年9月,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一位高中生哈維.卡爾森閱讀了《地獄來鴻》(Screwtape Letters)一書之後,寫信給這位英國作家魯益師,問他說:「當您寫這本書時,撒但是否曾為您帶來麻煩?若是如此,您如何應對呢?」
繼續努力
在一場為弟兄舉行的講座中,我有機會和老朋友克萊德交談,他多年來都不斷地鼓勵和指導我。當時,有兩位來自中國的年輕弟兄和他在一起,他們是初信者,對於克萊德真摯的友誼和屬靈的幫助銘感五內。近八十歲的克萊德充滿熱情地說道:「我從未像今天這樣,對認識並愛基督而感到如此興奮過。」
悲劇性缺陷
在文學上,悲劇性缺陷這個名詞指的是促使主人翁墮落的個性。這正是16歲就受膏為猶大王的烏西雅的寫照。多年來,他都專心尋求主,為此上帝也使他諸事亨通(歷代志下26章4-5節)。但好景不常,當「烏西雅的名聲傳到遠方,因為他得了非常的幫助,甚是強盛」時,事情就改變了,因為「他既強盛,就心高氣傲,以致行事邪僻。」(15-16節)
烏西雅進入上帝的殿,要在香壇上燒香(16節),公然干犯上帝的命令。或許是驕傲使他以為自己可以例外,不必像其他人那樣遵行上帝的律法。當烏西雅向著那些阻擋並指責他燒香的祭司發怒時,上帝就伸手用大痲瘋攻擊他(18-20節)。
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現實生活,我們都常常看到一個擁有好名聲的人,墮落到羞辱與受苦的境地。最後,「烏西雅王長大痲瘋直到死日,因此住在別的宮裡,與耶和華的殿隔絕。」(21節)
唯有謙卑跟隨主,才能避免在讚美聲中迷失自己,在驕傲的毒藥中墮落。DCM
延續下去
新約的第五本書──使徒行傳,記錄了耶穌的使徒,建立初代教會的經過。有些學者建議這本書也可以被稱為聖靈行傳,因為聖靈的力量幫助使徒勇敢面對所有的艱難和逼迫。
在耶穌被接到天上以前,祂告訴那些門徒:「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章8節)。當耶穌升天以後,使徒就接續了祂的工作,而我們現在也要繼續肩負這樣的使命。
使徒行傳敘述了早期教會裡,彼得、約翰、巴拿巴、保羅、多加、呂底亞,以及許多人的信心見證。這些平凡人,仰賴上帝給他們的力量,來傳揚祂的話語,並顯明上帝在他們當中的愛。
當我們信靠上帝,並遵從祂的指引來讓大家認識耶穌時,上帝救贖的故事就能透過我們,繼續延續下去。DCM
古今將來
最近,我突然意識到,在我辦公室裡擺設的照片和紀念品,都代表著我的過去。我原本想要把它們拿走,但又想到這些提醒我人事時地的物品,可能除了懷舊之外,還有別的用途。為了避免沉溺在過去,我需要去發掘這些東西對於現在和未來的價值。
當以色列人跨越約旦河進入應許之地時,上帝告訴帶領以色列人的約書亞,要揀選十二個人,讓他們從河的中間各取一塊石頭,並將石頭扛到當晚住宿之處(約書亞記4章1-5節)。約書亞另外用十二塊石頭立在河中作為紀念,如此一來,當後代子孫問說:「這些石頭代表什麼呢?」他們可以告訴子孫,信實的上帝阻擋河水流過,使他們越過約旦河(6-7節)。
身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可以藉著紀念品,提醒我們上帝過去的恩典和帶領。這些紀念品讓我們確知上帝今日仍然信實,使我們可以倚靠祂走向未來。我們的「石頭」也可以幫助他人明白上帝的大能,並使我們永遠敬畏上帝(24節)。
常紀念上帝過去為我們所做的,可以作為現在和未來的信心根基。DCM
困境之歌
在一部關於三個傳奇性吉他手的記錄片中,傑克‧懷特描述到寫歌的基本要素:「如果你的內心沒有痛苦,也沒有遭遇患難,那你就必須自己想像一個!」
那些抒發個人情懷和內心感受的歌曲,往往最能打動我們。詩篇常被稱為「聖經詩歌集」,其中有很多詩歌都是在困苦中寫成的。這些詩篇貼切描述了我們的失望和恐懼,但也會引導我們仰望上帝不變的慈愛。
在詩篇31篇,大衛寫到:「耶和華啊,求祢憐恤我,因為我在急難之中。我的眼睛因憂愁而乾癟,連我的身心也不安舒。」(9節)他說到有人為他設網羅(4節),自己的罪孽(10節),被朋友拋下(11-12節),還有人圖謀要害他的性命(13節)。
但是,大衛的盼望不是靠著自己的力量,乃是倚靠耶和華。他寫道:「耶和華啊,我仍舊倚靠祢;我說:『祢是我的上帝!』我終身的事在祢手中,求祢救我脫離仇敵的手和那些逼迫我的人。」(14-15節)
詩篇教導我們向上帝傾心吐意,因為祂已經珍藏一切的美善,給那些信靠祂的人(19節)。DCM
度過艱難
在現今世界,我們容易萌生悲觀的想法,正如在詩篇4篇6節,大衛說:「有許多人說:『誰能指示我們甚麼好處?』」因為我們舉目觀看,都沒有看到任何美好的事。無論是報紙頭版、網路或電視的焦點新聞,都在報導犯罪事件、意外事故、政治動盪、經濟衰退和名人行為不檢的負面消息。我們在工作場合和家中所談論的,也都圍繞在困難上,這些內容足以讓每個人感到挫敗。我們可以在哪裡找到好消息呢?
在困苦當中,大衛呼求上帝,上帝便解除了他的苦惱(1節),並傾聽他的禱告(3節)。與其盼望上帝改變景況,讓他得到暫時的好處,大衛反而從上帝身上得到不斷的鼓勵。「耶和華啊,求祢仰起臉來,光照我們!」(6節)其結果是大衛心裡充滿了喜樂,超過世上任何的榮華富貴和功成名就(7節)。
在大衛的一生中,不論在成為以色列國王之前或之後,一直都有敵人環伺。但到了最後,他可以說:「我必安然躺下睡,因為獨有祢耶和華使我安然居住。」(8節)
讓我們默想詩篇4篇中有關上帝對我們的保守,這是開始與結束每一天的好方法。DCM
我今得見
作家黛博拉‧肯德里克(Deborah Kendrick)是個盲人,但她很喜歡去百老匯聽音樂劇,即便她很難明白舞台上所呈現的場景和演員的動作,她依然樂此不疲。但最近她參加了一場使用新科技的音樂劇,透過小型的調頻接收器,隨著劇情的展開,錄製好的敘述會配合每個打燈或音效的時間點,逐一解說舞台上的場景和劇情的變化。黛博拉在《哥倫布快報》上寫道:「如果你問我是不是上週在紐約看了場戲,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真的『看』了那場戲。」
她的經驗讓我清楚看到聖靈所扮演的角色。正如那台接收器為她所作的,聖靈也幫助我們瞭解聖經。當耶穌快上十架時,祂告訴門徒:「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翰福音14章26節)
當我們翻開聖經來研讀時,聖靈要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的真理(16章13節)。我們自己可能盲目無視,但藉著上帝差派的聖靈,現今就可清楚看見。DCM
做得好!
在戴維·舒曼(David Schumm)的追思禮拜上,我們紀念了這位開朗樂觀、努力不懈且信心堅定,但卻患有嚴重腦性麻痺的人。戴維在世的74個年頭裡,一些生活上簡單的動作,他都得花上許多力氣。即便如此,他仍然總是面帶微笑,樂於助人。他在醫院擔任義工超過23,000小時,他幫助了許多人,尤其是那些邊緣青少年。
戴維預先選擇了以賽亞書35章3-10節,作為在自己的追思禮拜朗讀的經節:「你們要使軟弱的手堅壯,無力的膝穩固。對膽怯的人說:『你們要剛強,不要懼怕。看哪!你們的上帝必來報仇,必來施行極大的報應。祂必來拯救你們。』……那時,瘸子必跳躍像鹿,啞巴的舌頭必能歌唱;在曠野必有水發出,在沙漠必有河湧流」(3-4、6節)。這是以色列人被擄之時,上帝所賜下的應許。這應許提醒著我們一個盼望,就是基督將為著信靠祂並跟隨祂的人再臨。
戴維在世的最後幾週,他時常指著自己病床邊一幅巨大的耶穌像,對來探訪的親友說:「祂就快要來接我了。」這就是耶穌基督賜給祂每一個孩子的盼望,讓我們感謝讚美祂!D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