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David C. McCasland

麥大衛

麥大衛(David McCasland)是我們另一個作者,他居住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科泉市。他和妻子露安有四個已成年的孩子。不寫作的時候,他喜歡遠足,看空軍官校的橄欖球比賽,或是聽音樂會。同時,他也協助美國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電視節目「每日探索」做傳記記錄片。他為探索出版社寫作與編輯過若干本書。

文章 麥大衛

見證人

當「每日探索」電視節目的製作團隊在錄製傳記節目時,我們都特別喜歡去採訪與傳記主人翁熟識的朋友,以瞭解傳記人物的生命故事。這些年來,我們採訪過的人包括了:在中國的集中營和李岱爾(EricLiddell)同住一間牢房的人;二戰期間在魯益師(C.S.Lewis)的家裡住過的婦女,當年她還是少女;以及曾在美國的南巡演說期間,擔任喬治·華盛頓·卡弗(Dr.GeorgeWashingtonCarver)的司機的人。他們都開誠佈公地向我們講述了這些傳記人物激動人心的生命特質。

暫停

西班牙著名餐廳鬥牛犬(ElBulli)位於巴塞隆納以北兩小時車程的地方,想要在此用餐,得提前六個月預定。但是,主廚安德烈(FerranAdrià)卻決定讓這間獲獎的餐廳暫停營業兩年,讓他和廚師們有時間去思考、規劃和創新。安德烈告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空中雜誌:「也許你會好奇,為什麼在贏得所有的評獎後,還需要做出改變?因為一天工作15小時,讓我們沒時間來發揮創意。」於是他們在輝煌的成就中喊停,為最重要的事情暫停一段時間。

終點反思

正當我們期盼新年到來,滿腦子年度計畫和新春願望的時候,古代聖徒的聲音,再次提醒我們去思考一件我們所不願意去面對的事實──死亡。

上帝的信息

在1971年,雷‧湯林森正研究人類如何透過電腦互動。他從電腦裡發送一則信息到辦公室的另一個單位,這就是歷史上第一封電郵。如今,每天有億萬封的電郵在傳遞。其中,有很多家人、朋友的重要消息;但也有不少是沒人看的廣告,以及有害的電腦病毒。因此,管理電郵的第一守則就是:「除非知道是誰寄給你的,否則就別打開。」

恩典時刻

每年,我都很喜歡收聽英國廣播公司(BBC)直播的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禮拜堂的聖誕夜崇拜。整個「聖誕節誦禱與頌歌」崇拜包括了讀經、禱告、詩班合唱,過程非常感人。記得有一年,播報員描述會眾離開宏偉教堂的情景時說道:「會眾們經歷這恩典的時刻,回到那真實世界之中。」聽到這句話,我還著實愣了一下。

還是孩子

達雷爾•比利薩特(Darrell Blizzard)中學畢業後,離開了他長大的孤兒院,加入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戰況激烈,他很快就擔起了那些通常只交給年長和資深者的重要任務。多年之後,他告訴記者在成為B-17四引擎轟炸機的駕駛員之前,他只駕駛過四匹騾子拉的犁。此時近九十歲的他說道:「我們駕駛那些飛機的時候,都還是孩子。」

在聖經中,我們看到許多年幼時就勇敢跟隨上帝的人物。在屬靈領袖腐敗的情況下,「撒母耳還是孩子……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母耳記上2章18節)。年輕的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即使別人告訴他:「你不能去與那非利士人戰鬥,因為你年紀太輕」(17章33節)。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得知要懷上帝的兒子時,可能還很年輕,但她卻對來報信的天使說:「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加福音1章38節)。保羅也告訴年輕的傳道人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上帝看重祂家庭中的每一分子,靠著祂的力量,年輕人可以在信仰上大膽無畏,而年長的可以鼓勵那些「還是孩子」的人。DCM

提摩太前書4章9-16節

還是孩子

達雷爾•比利薩特(DarrellBlizzard)中學畢業後,離開了他長大的孤兒院,加入了美國陸軍航空隊。當時二次世界大戰戰況激烈,他很快就擔起了那些通常只交給年長和資深者的重要任務。多年之後,他告訴記者在成為B-17四引擎轟炸機的駕駛員之前,他只駕駛過四匹騾子拉的犁。此時近九十歲的他說道:「我們駕駛那些飛機的時候,都還是孩子。」

多而又多

今日在面臨經濟衝擊的世界裡,常聽到「更少」的呼籲。政府被要求平衡預算,人民被號召使用更少的能源和減少消耗有限資源,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留意的忠告。然而,在信仰的範疇裡,愛、恩典,與力量並無匱乏之慮。因此身為基督的跟隨者,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更多」地彰顯出祂的愛。

富足

在80年代,當我和家人仍住在肯亞時,我們曾載一位年輕女孩從奈洛比,去見她住在維多利亞湖附近的父母。途中我們停留在基蘇木城,好把我們的行李放進我們回程會住宿的一間旅館。那是一家很普通的旅館,標準房裡放著兩張床。然而,當那位女孩看到這個房間時,卻大為驚異,她問:「這麼大的房間就只有你們五個人住?」在我們認為甚為普通的,在她眼中卻極盡豪華。「富足」是相對的。在一些居住在富裕國家的人眼中視為很差的生活環境,卻是一些國家的人做夢都想不到的生活水準。

每一天

在1924年,酷愛打籃球的約翰在一所鄉村學校讀完初中。他家境貧寒,但有一位非常慈愛的父親。父親沒有錢買畢業禮物送給兒子,於是他送給約翰一張卡片,上面是他自己寫的七項信條,鼓勵兒子每日遵循。其中的三則信條是:勤讀好書,尤其是聖經;每一天都竭盡所能,為主而活;殷勤禱告求指引,並每天為所得到的祝福感恩。

幾字見證

過去十五年來,印有丹•史密斯的名字和臉孔的傳單出現在紐約市大小咖啡店、自助洗衣店和小攤上。每份傳單上面都有六個字的標語:「丹能教你吉他」。其帶來的結果是學生源源不絕,讓丹•史密斯先生忙得不可開交。而許多熱情的學生也在新地點貼上丹的傳單,以此表達:「丹教我彈吉他,他也能教你彈。」

麥大衛

麥大衛(David McCasland)是我們另一個作者,他居住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科泉市。他和妻子露安有四個已成年的孩子。不寫作的時候,他喜歡遠足,看空軍官校的橄欖球比賽,或是聽音樂會。同時,他也協助美國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電視節目「每日探索」做傳記記錄片。他為探索出版社寫作與編輯過若干本書。

點擊此處,閱讀有關作者所撰寫的靈命日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