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David C. McCasland

麥大衛

麥大衛(David McCasland)是我們另一個作者,他居住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科泉市。他和妻子露安有四個已成年的孩子。不寫作的時候,他喜歡遠足,看空軍官校的橄欖球比賽,或是聽音樂會。同時,他也協助美國Our Daily Bread Ministries 電視節目「每日探索」做傳記記錄片。他為探索出版社寫作與編輯過若干本書。

文章 麥大衛

不再躲藏

如果你有什麼東西想要藏起來,那麼馬克或許可以幫得上忙。七年前,一家手機電話公司想要把天線偽裝成松樹,立在他家的空地上。但是馬克的辦法更高明,他用塑膠板蓋了一個假的倉庫,讓無線電波可以穿透。甚至他還更進一步,用同樣的概念成立了一間公司,專門替人把天線給藏起來,既保密又美觀。馬克相信,他鄰居到現在還搞不清楚他的倉庫裡到底擺了什麼東西。

確信的愛

最讓人傷心的話,或許就是「我不再愛你了」。這幾個字會終結情誼、讓人心碎,並且令夢想破滅。一些曾遭遇背叛的人,為了保護自己不再受到傷害,往往會決定不再相信任何人的愛,甚至包括上帝的愛。

穩固根基

當我們房子周圍的部分籬笆被三月強風吹倒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責備那個築籬笆的工人。幾個月前,他才剛剛幫我修築過籬笆。然而,我再想了一下,我知道這其實是我自己的錯。當籬笆快完工時,工人原本要將四根籬笆柱換成新的且固定在水泥樁子上,但我告訴他不需要。我當時說:「只要將新籬笆附著在舊的樁柱上就好,不會有事的。」的確沒事──直到強風來襲。

失去影響力

在電子報《華爾街不打烊》中,刊登了一份不尋常的名單,稱為「百位失去影響力的世界名人」。榜上有名的人物包括了企業總裁、運動明星、政客與名流,而這些人都有個共同特徵:他們都曾經是權威人士。然而,有些人受外在環境所迫,有些人在生意上失策,有些人則是因道德敗壞,最後他們都失去了影響力。

立即可得!

在1940年代末出土的死海古卷裡,有最古老的希伯來文聖經(舊約)。幾十年來,死海古卷被小心地保管著,僅讓一小群學者使用。為了讓更多人能閱讀古卷,同時又要好好地保護它,於是,以色列文物保管局和谷歌(Google)合作,為這個逾2000年的古卷製作高清晰度的圖像,讓人們能在網路上瀏覽。

留意聆聽

當你正坐在一個漆黑的劇院,享受著一場音樂會、舞台劇或是電影時,突然某支手機的螢幕亮了,手機的主人開始閱讀剛收到的訊息,或許還會花些時間來回覆。作者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在他的書中提到了網路對我們大腦的影響,他說:在現今這個通訊發達的世代,人們時刻都有那種「可能正有一則訊息等著我們」的念頭,不時留心查看。

效法美善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同意,生活中所面對的事物不可能都完美無瑕,總是好壞參半。我們的婚姻、友誼、家庭、工作,甚至教會,不都是這樣嗎?然而,當我們在一個尋求同心敬拜、事奉基督的團契中,發現竟然有人以自我為中心、處處搶鋒頭時,我們仍會感到驚訝和失望。

獨特詩班

大部分人都記得,歌手米奇•米勒(Mitch Miller)喜歡邀請觀眾和他一起唱。在1960年代他頗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和米奇一起唱」中,當男聲合唱團唱著深受大家喜愛的歌時,歌詞也同時顯示在螢幕上,讓觀眾可以加入合唱。當他於2010年7月去世時,《舊金山時報》在悼文中引述:米勒認為這個節目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合唱團能引起共鳴。他說:「我雇用的歌手都相貌平平,不論高矮胖瘦或禿頭,都能加入我的合唱團。」在節目中,這個由外型各異的歌手組成的合唱團,唱出了和諧的美妙樂章,而所有觀眾都受邀參與其中。

吃飽喝足

有位住在新加坡的朋友告訴我,傳統華人問安的方式不是說「你好嗎?」而是「吃飽了嗎?」這種問安的方式,大概源自於食物匱乏的年代,很多人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好不容易有東西吃的時候,當然得要吃個飽。

風險投資

當全球金融危機在2010年更加惡化時,一家全球金融公司的執行主管們紛紛受到調查。他們被懷疑欺騙客戶,沒有準確告知投資項目中所含有的風險。這家金融公司明知那些投資項目注定會失敗,會讓投資者一無所獲,卻仍承諾投資項目會給予很高的報酬。

盼望與夢想

在1960年,我就讀的高中裡,每個學生都參與了一項叫做「才能」的研究項目。一連好幾天,我們參加了評估學科能力的多種不同測驗。當時我們並不知道,美國正針對全美高中生做最大型的研究,我們是一千三百所高中裡,被研究的四十萬名學生中的一員。我們也必須說出自己對於將來的計畫、盼望與夢想。然而,我們這些參與研究的學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將來會如何。

生命抉擇

在1924年的奧運會,冠軍選手李岱爾決定不參加在星期天舉行的比賽。這個決定對他而言並不困難,因為他深信,主日是為敬拜主和休息而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