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富有!
也許你曾經看過這樣的電視廣告:某人聽見敲門聲就去應門,門一打開,立即有人交給他一張巨額支票。然後,這個人欣喜若狂地又叫又跳、手舞足蹈,並擁抱周遭的每一個人,喊著說:「我中獎了!我有錢了!我的天哪!問題都解決了!」的確,瞬間致富,足以讓人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
謹慎言語
你是否曾在寄出電子郵件之後,才驚覺剛才那封信寄錯收件人了?或是信中有一些傷人和苛刻的言詞?當下,你多麼希望能按個按鍵來阻止信件寄出,而現在這已不再是夢想了。已有幾家公司研發出新的功能,讓你的電子郵件在發送之後,仍在電腦中存留片刻,而非立即發信。等到確定發信之後,該封電子郵件將如覆水難收,無法更改。然而,這「暫留片刻」的功能僅是治標而不治本,只能提醒大家謹慎言語是極其重要。
第12名球員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足球場上豎立著一個大型看板,上面寫著:「第12名球員之家」。在每場比賽中,每隊有11位隊員上場,而第12名球員指的是在整場比賽中,為他們的隊伍加油的那幾千名農工大學學生。這項傳統可追溯自1922年,那時有位教練從觀眾席中,找了一名學生去換上球衣,準備代替一位受傷的球員。雖然最終那個學生沒有機會上場比賽,但他願意成為候補,站在場邊,鼓舞了整支球隊。
以愛領導
基督教作家孫德生在他的著作《屬靈領袖》一書中,探討屬靈領袖的特質,以及機智和手腕的重要性。孫德生認為,運用機智和手腕的意思是:在不得罪人並堅持原則的情況下,化解衝突的技巧。
代禱
我在報上看到一篇記念艾倫·南寧加的悼文。在悼文中,有一段關於艾倫的描述:「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一直熱心地為基督作見證。」在講述艾倫的家庭生活以及職業生涯之後,文中還提到近十年來,他的健康狀況不斷地衰退。文末的結語是:「艾倫在住院期間,關心其他的病人,被其他人譽為『禱告的病人』。」在艾倫飽受病痛磨難的日子裡,他仍為周遭那些有需要的人禱告,並且也帶領他們一同禱告。
發自內心
在許多文化中,人們會以大聲哭泣、哀嚎、撕裂衣裳來宣洩個人痛楚或面對重大國難。舊約時代,以色列百姓也以類似的行為,來表達他們對於遠離上帝的哀傷和悔改。
緊握十架
在1856年,倫敦著名牧師查爾斯·司布真創立了牧師學院(Pastors’ College),以培育神職人員。該學院在1923年更名為司布真學院(Spurgeon’s College)。今日,學院的院徽上有一隻手緊握著十字架,並有一行拉丁文,其意思是「我持守也蒙保守」。
上帝的提醒
我的朋友說耶穌是位「提醒大師」,還真是對極了。因為我們不但喜歡懷疑,還很健忘。當耶穌在世上時,儘管祂時常滿足那些來尋求祂之人的需要,但門徒仍然害怕自己將會有所缺乏。雖然他們都曾親眼看見耶穌行神蹟,卻仍無法領會神蹟背後重要的含義,更別說記得了。
正為你禱告
每當我們遭逢困境或面臨棘手問題時,經常會請求主內弟兄姐妹為我們代禱。知道有人關心我們,在禱告中將我們交託給上帝,是十分鼓舞人心的一件事!但如果你身邊沒有親密的基督徒朋友怎麼辦?或者你居住在抵擋基督福音的地區,又有誰能為你禱告呢?
安慰的言語
魯益師三十歲時,他父親過世了。幾天後,他收到一位女士的來信。這位女士曾於二十多年前,照顧魯益師生病的母親,一直到他母親去世為止。這位女士對魯益師失去了父親,表達她的慰問,並問魯益師是否還記得她。魯益師回覆道:「親愛的戴維森護士,您問我還記得您嗎?當然記得啊!」
永遠長存
在2016年,英國和世界各地的劇院,都特別上演了威廉·莎士比亞的著名劇作,以紀念他逝世四百週年。各種音樂會、講座和節慶,都吸引許多劇迷,因為莎士比亞是舉世公認最偉大的英語劇作家。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英格蘭文藝復興劇作家本·瓊森(Ben Jonson)寫道:「他不只是一代大師,而是永恆的經典。」
效法
在兒童聚會中,講員對圍繞在他身邊的孩子們說:「今天我們來玩模仿的遊戲。如果我說貓,你們就要表演貓的動作。準備好了嗎?公雞!」孩子們全都模仿公雞拍翅的樣子,並發出雞叫聲。接著他們還模仿了大象、足球員和芭蕾舞者。最後,老師要孩子們模仿耶穌。當其他孩子還在猶豫時,一名六歲的小男孩卻立刻張開雙臂,面帶笑容地做出歡迎的樣子,會眾全都鼓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