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得樂意
生於第三世紀的聖尼古拉斯從來沒有想到,在他離世的幾個世紀後,自己竟然會被人們稱為「聖誕老人」。他只是一個愛上帝又真誠關心別人的人,並時常捐出自己的財物,樂意行善。據說,聖尼古拉斯知道有個家庭正陷入巨大的經濟困境,於是他便在晚上的時候去到他們的家外頭,從敞開的窗戶擲入一袋黃金,而這袋黃金剛好就落在壁爐旁的鞋子或長筒襪中。
勇敢的行動
約翰‧哈普爾牧師(John Harper)帶著六歲的女兒登上鐵達尼號時,根本就不知道即將會發生什麼事。然而,哈普爾牧師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愛耶穌,而且熱切期盼其他人也能認識耶穌。當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之後,大量的海水開始湧進船艙,身為鰥夫的哈普爾牧師將他女兒送上救生艇之後,立即轉身衝入混亂之中,拼全力搶救更多的人。據說,他一邊分發救生衣,一邊大聲喊著說:「讓婦女、小孩和未信主的人先登上救生艇。」在哈普爾牧師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仍奮力地向周圍的人傳講耶穌的福音。他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好讓其他人能夠獲救。
勉勵他人
每當災害發生時,最先上陣的救難人員都會展現出敬業的精神與無比的勇氣。2001年,紐約世貿中心遭受恐怖攻擊,造成數千人死傷,還導致400多名救難人員英勇殉職。為紀念這些救難人員,美國參議院便將每年的9月12日定為全國勉勵日。
憐憫之心
德蕾莎修女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並不會令人驚訝。事實上,她能得到這份殊榮,是因她看顧「飢餓的、赤身露體的、無家可歸的、瞎眼的、患痲瘋病的、所有在社會中感到被丟棄、不被愛、不被在乎的人」,這些人是她畢生服事的對象。
永恆的眼光
朋友德琳祈求上帝賜給她的兒孫們「永恆的眼光」。她的家庭遭逢巨變,她的女兒不幸逝世。當整個家族為親人的驟逝而悲慟不已時,德琳期盼大家不要聚焦於眼前的患難,沉溺在失去親人的傷痛中。她希望大家把眼光放得更遠,仰望慈愛的上帝,在祂裡面得著滿滿的盼望。
主賜平安
美國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離世前對兒子說:「我相信耶穌,祂是我的救主,我不懼怕死亡。」如此肯定的宣告反映了她堅定不移的信心。她因相信耶穌,縱使在面對死亡時,也經歷到上帝所賜的平安。
天父喜樂歡唱
丹迪喜歡透過唱歌來鼓勵別人。有一天,我們到他最喜歡的餐廳吃午飯,他注意到他認識的一位女服務生面帶愁容,便問了她幾個問題,隨即輕聲地唱出一首悅耳輕快的歌來鼓勵她。當我們點餐時,這位女服務生笑著說﹕「你人真好,現在我的心情好多了,謝謝你!」
不以惡報惡
在1956年,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與另外四位宣教士,試圖傳福音給厄瓜多爾的華歐拉尼族人,卻不幸被殺害而殉道。但接下來的事,更出乎眾人的意料。吉姆的遺孀伊莉莎白帶著他們年幼的女兒,與其中一位殉道宣教士的妹妹,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到這殺害他們親人的部落。他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與華歐拉尼族人一起生活,學習他們的語言,並為他們翻譯聖經。這兩位殉道者的家屬活出寬容與恩慈,使華歐拉尼族人相信上帝對他們的愛,並有許多人接受耶穌為生命的救主。
盼望何在?
佈道家愛德華·佩森(Edward Payson,1783-1827年)的一生極其艱苦。他弟弟的離世令他大受打擊;他本身罹患躁鬱症,且飽受嚴重偏頭痛的折磨;一次墜馬意外使他的手臂癱瘓,後來他還差點死於肺結核。但令人驚奇的是,這一連串的遭遇並未讓他灰心絕望。根據他的朋友透露,佩森在過世前仍滿有喜樂。這怎麼可能呢?
和解之門
在愛爾蘭都柏林的聖派翠克大教堂內,有一扇門述說著五百多年前的故事。在1492年,巴特勒和菲茨傑拉德這兩個家族為了爭奪權位而起了衝突。後來衝突越演越烈,巴特勒家族躲進大教堂避難。當菲茨傑拉德家族要求停戰時,巴特勒家族不敢開門。於是,菲茨傑拉德家族在門上切開一個洞,他們的領袖則冒險從洞中向對方伸出和平之手。這兩個家族終於和解,從仇敵變成了朋友。
祂平靜風浪
小陳拼命地向我大吐苦水,傾訴他與工作團隊遇到的各種問題:意見分歧、批判態度和誤解。花了一個小時耐心傾聽他的擔憂後,我建議說:「讓我們一起求問主耶穌,在這種情況下,祂希望我們怎麼做。」我們各自安靜了五分鐘後,竟發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我和小陳都覺得上帝的平安就好像毯子一樣覆蓋著我們。因著經歷祂的同在與引導,我們不再那麼憂慮,並且更有信心面對困境。
合一
在1722年,一小群住在現今捷克共和國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基督徒,因為受到迫害,而逃到一位仁慈的德國伯爵的領地。他們在那裡住了四年,人數增加至300多人。然而,他們雖然都是受迫害的難民,卻沒有成為互相扶持的群體,反倒充滿衝突,因對基督信仰有不同的看法而導致分裂。後來,他們在禱告之後做了一個看似微小的決定,但卻帶來驚人的改變。他們放下歧見,轉而重視他們的共同點,結果便帶來了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