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深
當愛德溫·史坦頓(Edwin Stanton)首次和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見面時,便奚落林肯的外貌與他的能力,甚至嘲諷他是「長臂怪物」。但是林肯卻欣賞史坦頓的才幹,選擇寬恕他,甚至在南北戰爭期間,指派他擔任重要的內閣職務。史坦頓後來成為林肯的好友,敬重愛戴他。林肯於福特劇院遇刺那晚,史坦頓徹夜守在病床邊,在林肯過世時含淚輕語:「現在他已名留青史了。」
盼望的根基
有時候,在意想不到之處,我們也可以學習到信心的功課。從我家那隻重達50公斤的黑色拉不拉多犬「熊熊」身上,我就看到了信心。熊熊喝水的大鋼碗就放在廚房的角落裡,每當碗空了,牠既不吠也不抓碗,而是靜靜地趴在那裡,耐心地等候。有時牠得等上好一會兒,但熊熊已學會相信我終究會走進廚房,看到牠在那邊,就會提供牠所需要的。牠對我的信任,也讓我提醒自己要更信靠上帝。
咀嚼時期
讀經:彼得前書2章1-11節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5章6節
最近妻子送給我一隻拉布拉多的幼犬,我們給牠取名為麥斯。有一天,我在書房做事,麥斯就在我跟前。當我在書桌前全神貫注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撕紙張的聲音。我轉身一看,只看到一臉心虛做錯事的小狗,身邊一本攤開的書,還有一張書頁叼掛在牠的嘴邊。
獸醫告訴我們,現在正是麥斯的「咀嚼時期」。因為當幼犬的乳牙要替換成恆齒時,牠們看到東西幾乎都會啃咬咀嚼,以舒緩牙齦的不適。所以我們需要小心地看管麥斯,確保牠不會啃到什麼傷害自己的東西,我們也引導牠去啃其他對牠有益的替代品。
麥斯想要啃咬咀嚼的衝動,以及我看管牠的責任,讓我不禁思考,我們的心思意念都「咀嚼」了些什麼。當我們閱讀、上網或看電視時,是否慎思我們正以什麼餵養自己的心靈呢?聖經鼓勵我們:「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你們若嘗過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彼得前書2章2-3節)。作為基督的跟隨者,如果我們要努力更像祂,就需要天天以上帝的話語和真理餵養自己。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祂裡面長大成熟。
作者:龐雅各
反思:你希望基督再來時,會看到你正「咀嚼」些什麼呢?
禱告:慈愛的主,求祢幫助我渴慕祢和祢的話語,並且遠離那些於我有損而無益的事物。求祢今天就以祢的美善來充滿我。
一切都更新
我對廢車場很感興趣。我喜歡改裝車子,所以經常到我家附近的廢車場兜兜轉轉。那是一片荒涼的地方,伴隨風聲颯颯。這些報廢的車子都曾是他人心愛之物,如今有些被撞毀,有些陳舊磨損,還有些已不堪使用。我行走其間,目光總會不時地被某輛車所吸引,開始臆想這輛車「一生」的冒險經歷。彷彿是一扇通往過去的門戶,每輛車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但多數都與世人對新穎車款的渴望有關,或是難逃歲月的消磨。
上帝掌管時間
兒子的住所離我家約三小時的車程。不久前,我到他那裡進行房子整修。工程的進度遲緩,遠超乎預期。每天早上我都禱告在日落前能完工,但到傍晚還是有很多事沒完成。
誰在開車?
鄰居提姆的汽車儀表板上放了一個野獸的模型。這是源自著名的暢銷童書《野獸家園》。
憑祢意行
卡米及茱莉八歲的女兒荔瑪確診罹患罕見的白血病,令他們陷入絕望。白血病甚至引發腦膜炎及中風,使荔瑪陷入昏迷。醫療團隊告訴卡米及茱莉,可以開始準備荔瑪的喪禮,因為荔瑪的存活率還不到百分之一。
先相信
記得小時候我很怕水,但父親仍希望我能學會游泳。所以他經常刻意帶我離開游泳池邊,領我到水深過頭之處。我總是對父親說:「爸!你不可以放手喔!」父親也常回答我說:「我向你保證,我不會放手的,我會牢牢抓著你。」在那水深之處,他成了我唯一的倚靠,也讓我學會如何放鬆和漂浮。
愛的典範
當我翻閱外曾祖母的聖經時,突然有張小紙條掉了出來,紙條上有小孩子的筆跡,上面寫道:「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馬太福音5章3-4節)。在那些字體歪斜的經文旁邊,還有我母親潦草的簽名。
不變的愛
高中的時候,我加入了學校的網球校隊。在那段青春歲月,我為了鍛鍊球技,大半時間都耗在住家附近的水泥地網球場。
學習信靠
在我的青少年時期,每當母親鼓勵我要有信心時,她總是說﹕「要信靠上帝,祂必看顧你。」有時,我會反駁說﹕「媽媽,哪有那麼簡單!妳沒聽過『天助自助者』嗎?」
看見天家
我小時候最早學會的一段禱告文是:「現在我躺下睡覺,求主守護我的靈魂……。」這段禱告文是父母親教我的,我也在兒女年幼時教他們這樣禱告。記得我在孩提時期,每晚透過這樣的睡前禱告,將自己交託在上帝手裡,我就能安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