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James Banks

龐雅各

龐雅各博士(Dr. James Banks)有多本關於禱告的著作:用聖經的話禱告(Praying the Prayers of the Bible)、為浪子禱告(Prayers for Prodigals)、同心禱告(Praying Together)等。他與妻子卡莉結婚超過30年,育有兩名已成年的孩子,目前定居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德罕市。龐雅各是當地一間福音長老教會(Peace Church)的創辦人,牧養教會長達25年。

文章 龐雅各

順服耶穌

在美國麻省的伊普斯維奇市裡,一座教堂旁的山丘上,有一塊帶著腳印的花崗岩。當地人稱之為「魔鬼的腳印」。根據當地的傳說,1740年秋天,當佈道家喬治·懷腓特(George Whitefield)大有能力地宣揚上帝的話語時,嚇得魔鬼從教堂的尖塔跳下來,落在那塊花崗岩上,隨後逃之夭夭。

上帝的呼喚

有天早上,女兒將手機拿給她那11個月大的兒子,讓他玩一下。不一會兒我的手機鈴聲響起,接著,我聽見了小孫子稚嫩的聲音。原來他不知怎麼地按到「快速撥號」鍵,於是我們便開始了一段難忘的「對話」。雖然小孫子只會說幾個單字,但他因認得我的聲音而有所回應,所以我和他說話,告訴他我有多愛他。

破碎的美麗

日本有一種傳承數百年的陶瓷修補技藝,稱為金繕(Kintsugi)。工匠會調和金粉與樹脂,將破碎的陶瓷重新黏合或填補裂痕。工匠非但沒有隱藏修補過的痕跡,還讓這破碎的痕跡成為陶瓷美麗的花紋。

找到出路

加州聖塔芭芭拉市有一條街,街名是有趣的西班牙語,意思是「有機會就離開」。當這條街被命名時,周圍都是常會淹水的沼澤地,於是當時說西班牙語的城市規劃者,便將不宜居住的警語作為街名,要大家儘量遠離這裡。

黑暗中的讚美

我的朋友李奇雖然已經近乎失明,但他卻說:「我仍要每天持續不斷地讚美上帝,因祂為我成就許多美事。」

隨時聆聽

父親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他曾在軍中服役多年導致聽力受損,所以平時都配戴助聽器。某天下午,他覺得我和母親聊個沒完沒了,他就開玩笑地說:「每當我想要清靜時,只要這樣做就行了。」說著他用雙手俐落地把兩個助聽器都關掉,然後雙手交叉枕於腦後,微笑著閉上雙眼休息。我和母親都笑了。對父親來說,我們的談話已經結束了!

最好的朋友

在我十二歲那年,全家搬到了一個沙漠中的小鎮。在天氣酷熱的新學校裡,同學們一上完體育課,就會狂奔到飲水機那邊排隊喝水。我在同級當中比較瘦小,有時在排隊時會被人推擠到後面去。有一天,我那長得又高又壯的朋友荷西,看見我又被人推擠。他就上前來,伸出強壯的膀臂,幫我開道。只見他大喝一聲:「喂!你們先讓他喝水!」此後,我在飲水機那裡再也沒有遇到麻煩。

舊襯衫

有時,我和妻子能相互接續對方所要說的話。在超過三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我們越來越熟悉對方思考和說話的方式,有時甚至不需要等到對方把話說完,只要一個字或一個眼神,就足以表達內心的想法。

倚靠耶穌

有些時候,在夜裡我會把頭靠在枕頭上禱告,想像自己是靠在耶穌懷裡。每當我這麼做的時候,就會想起聖經裡有關使徒約翰的記載。約翰寫下自己在最後的晚餐中坐在耶穌身旁的情景:「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約翰福音13章23節)

記得那時⋯⋯

我的兒子為了戒掉毒癮,奮戰了七年。記得在那段時間,我和太太也經歷了艱苦難熬的日子。我們除了不斷禱告,期待他能脫離毒品的控制,也學會了為每一個小小的勝利而讚美。如果在24小時內,他沒有出任何狀況,我們就會對彼此說:「今天真是美好!」這短短的一句話提醒我們,要為上帝在這些小事上所賜的幫助心懷感恩。

仍讚美敬拜

我們在耶穌降生的伯利恆馬槽場景中,常常看到東方博士與牧羊人同時敬拜耶穌。但是根據馬太福音,也就是這故事在聖經裡唯一的出處,博士是稍後才找到耶穌的。那時,耶穌已經不在客棧馬棚中的馬槽裡,而是在一間房子內。馬太福音2章11節告訴我們,博士們「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祂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