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超過
我媽媽生日的隔天就是我的生日。在我青少年時期,我總是倉促想出一個在我預算之內,又能討媽媽歡心的禮物。媽媽總是會謝謝我買禮物送她,然後隔天,她也會送我一份生日禮物。每一次媽媽送的,都遠遠超過我送給她的禮物。媽媽並不是要貶低我給的禮物,她只是大方地按著她能力所及送禮物給我。顯然,她的能力遠超過我的。
充足有餘
當有人問我和丈夫能否在家中舉辦小組聚會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不能。我覺得有許多不足之處。我家很小,沒辦法容納這麼多人,椅子也不夠,我們更不確定自己有能力帶領小組討論。此外,我也很擔心他們會要求我準備食物,不單是因為我本來就對烹飪不感興趣,而且我也沒有多餘的錢。我覺得我們夫妻「沒有足夠」的資源,我自己更「不足」以做好這件事。然而,我們卻實在希望能為上帝和社區做點事,因此雖然我們仍然擔心,但還是答應了下來。在之後的五年裡,我們因為開放客廳給小組聚會,享受了極大的喜樂。
豐盛有餘
有個童話故事,說到一個窮苦的鄉下男孩巴塞洛繆,有一天他脫帽要向國王致敬時,立刻又有一頂一模一樣的帽子出現在頭上。國王以為男孩未脫帽不尊敬他而勃然大怒,於是將巴塞洛繆帶回皇宮接受懲處。巴塞洛繆脫了450頂帽子,過後一頂就比一頂更加奢華,第五百頂帽子還鑲滿寶石與羽毛,讓國王看了羨慕不已,決定赦免巴塞洛繆的罪,並用500枚金幣買下他的帽子。最後,巴塞洛繆的頭上不再出現帽子了,他重獲自由,開心地抱著金幣回家,解決了家人的生活問題。
向上帝陳明
在青少年時期,每當我面對極大的挑戰,或需做重大的決定前,母親教我學會了藉著紙筆審慎評估的好處。當我無法決定要修讀哪門科目、選擇哪份工作,或不知如何處理一些成長中所面對的問題時,我就會學著像母親一樣,在紙上寫下所有基本的事實,以及採取不同的作法,可能會出現的不同結果。當我把所有的想法都寫下來之後,就能不受情緒影響,對問題有更客觀的看法。
必被尋回
每個週六,女兒都會和她的高中校隊,參加越野賽跑。我們全家人總是會圍在跑道外側,為女兒加油打氣。在衝刺越過終點線後,選手們立刻奔向隊員、教練與父母,彼此相擁;在一旁觀賽的觀眾們也蜂擁而上,往往是三百多人圍繞在一起,幾乎看不到你要找的那個人。我們興奮地在人群中尋找女兒的身影,迫不及待地想把心愛的女兒擁入懷裡。
脫離深水
我專注地觀察水中的狀況,留意每一個危險的跡象。身為救生員,在6小時值班的時間內,我都會目不轉睛地守護在泳池旁,確保泳客們的安全。要是我離開了崗位,或是注意力稍有鬆懈,都有可能讓那些泳池裡的嬉水者陷入危險。只要有人因受傷或泳術不佳而溺水,我就有責任把他們從水中拉上來,將他們帶回安全的池畔。
先愛
對於我們剛收養的兒子,我們懷著極大的耐心,希望撫平他內心的創傷,幫助他融入我們這個家庭展開新生活。然而,他先前在育幼院所受到的傷害,仍不時地挑起他的負面行為。雖然我同情他過去的遭遇,但他的那些壞行為,卻讓我對他日漸冷淡。為此,我感到十分內疚,便和兒子的治療師談談這樣的困境。她溫柔的回覆切中要點:「他需要妳先愛他⋯⋯在他並不可愛的時候,讓他明白,他值得被愛。」
岩桌
有個巨大且夜裡會發光的十字架,矗立在俯視我家鄉的岩石高地「岩桌區」上。在岩桌區周圍的土地上,有好些人在那裡蓋了房屋,但最近這些屋主卻因為安全考量而被迫遷離。雖然他們的房子很靠近基石堅固的岩桌區,但根基仍然不穩固。房子的地基幾乎每天向上移動8公分,這增加了主要水管破裂的風險,也將加速房子的滑動。
幽暗路徑
我們在結束家庭旅遊返家的途中,經過奧勒岡中部的荒蕪之地。在日落後的兩小時裡,我們在幽暗中駕駛,行經深谷、穿越荒原,少過二十輛車子的車頭燈偶爾出現在黑暗中。後來,月亮緩緩升起,當我們行駛在山坡上時,可看見皎潔的月亮,但行經低地時,月亮就被遮掩了。女兒說,那月光就像在提醒我們上帝的同在。我問她,是否要看見月光才能確信上帝的同在。她回答:「不用,但這樣也挺有幫助的。」
不再掌控
為了慶祝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丈夫借了一輛雙人自行車,準備享受浪漫的時光。當我們踩著踏板出發的時候,我坐在後座,前方的視野都被丈夫寬大的肩膀遮住了。另外,我的把手是固定的,不能操控方向。只有前座的把手才能決定方向,而我的把手只是幫我支撐上半身的重量。我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對於無法掌控方向感到挫折,要麼相信丈夫會引導我們平安地享受這趟旅程。
禱告的幕後
我女兒傳簡訊給她的朋友,希望對方能儘快回答她的問題。手機顯示對方已讀了訊息,所以她焦慮地等待回覆。只不過是一會兒,她就開始煩躁不安,不停地抱怨朋友為何不回應。焦躁很快化為憂慮,她擔心對方沒回應,表示她們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最後,她終於收到回覆,她鬆了一口氣,確定她們的關係還是很好。其實,她朋友只是需要一點時間釐清一些細節,以便回覆她的問題。
在主懷裡
我的朋友放心地讓我抱著她四天大的寶貝女兒,但小女嬰在我懷中沒多久,就開始躁動不安。我將她摟得更緊一些,用我的臉頰緊貼她的頭,並輕輕搖晃、哼輕柔的小調安撫她。儘管我認真地做了這些嘗試,再加上過去十五年的育兒經驗,我仍然無法安撫她。她哭得越來越大聲,我只好將她放回她媽媽溫暖的臂彎中,她立刻回復平靜,哭聲漸息,緊張的小小身軀也因安全感放鬆下來。我的朋友清楚地知道,該如何保抱和安撫她的女兒,以減輕她的焦躁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