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壁畫
我坐在以色列隱基林(Ein Karem)聖母往見堂的庭院中,教堂裡67幅美麗的鑲嵌壁畫讓我著迷。每幅壁畫以不同的語文寫下了路加福音1章46-55節,傳統上,這段經文稱為《尊主頌》,描述了天使宣告馬利亞將成為彌賽亞的母親後,馬利亞喜悅的回應。
上帝同在
我們家有一塊匾牌,上面刻著:「禱告或不禱告,上帝都同在。」以現代的角度來詮譯,這句話意指:「無論是否認識上帝,祂都在這裡。」
溫柔觸摸
保羅.班德(Paul Brand)醫生是二十世紀到印度醫療宣教的先鋒,他親眼目睹人們如何將痲瘋病視為一種恥辱。某次看診時,他用手碰觸一個痲瘋病人,向他保證治癒的可能性,那病人立即淚流滿面。一名醫護人員向班德醫生解釋那病人流淚的原因,說:「這麼多年來都沒有人敢碰他,但你剛剛卻毫不在意地觸摸了他。那是他喜悅的淚水。」
耶穌的事蹟
年輕的時候,我很喜歡去我家附近的那間小型圖書館。有一天,我站在適合年輕人閱讀的書架前,心想自己應該能讀完每一本書!我喜愛閱讀,但卻忘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這書架會定期增添新書。所以,即便我大量的借閱,架上的書還是永遠讀不完。
鼓勵
在2010年有部電影《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講述喬治六世在兄長放棄王位之後,意外成為英國國王。在瀕臨二戰爆發之際,政府官員因看到電台廣播對人民的影響與日俱增,因此熱切盼望能擁有一位極具演說能力的領導人,但國王卻為著口吃的問題而苦苦掙扎。
旅途力量
描述基督徒生活的經典寓言故事書《穩行高處》,是以哈巴谷書3章19節為藍本。故事描述主角「驚恐小姐」追隨大牧者的旅程,但驚恐小姐因害怕而要求大牧者背著她前行。
來自上帝的幫助
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SOS」於1905年開始被採用,讓船員在緊急情況時請求救援。這個信號在1910年「肯塔基號」蒸汽船遇難時使用而出名,船上的46人也因此獲救。
悉心看顧
當兒子正匆忙趕著出門去學校時,我問他有沒有刷牙。接著我再問一次,並提醒他說實話的重要性。他竟然對我溫柔的警告無動於衷,甚至半開玩笑地對我說:「媽咪,妳應該在浴室裝個監視器,看看我到底有沒有刷牙,那我也就不敢撒謊了。」
隱藏之美
在托巴哥島的海邊,我的孩子們原本認為那裡的海底不值得一探究竟,我哄了他們一下,他們才勉強穿戴潛水裝備潛入加勒比海。過了一會兒,他們浮上海面時,都欣喜若狂地說:「海底有成千上萬種不同的魚!實在是太美了!我從沒見過這麼色彩繽紛的魚!」
世界之光
在英國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的小教堂裡,掛著一幅我最喜愛的畫作。那是英國畫家威廉·霍爾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所彩繪的《世界之光》,畫中耶穌手裡提著一盞燈,正敲著一扇門。
朋友的安慰
有一位母親寫道:有一天,她年幼的女兒放學回家時,下半身沾滿了爛泥巴,把她嚇了一大跳。她女兒解釋說,她朋友不小心滑倒掉進泥坑裡。當另外一位同學去找人來幫忙的時候,她女兒不忍心看到朋友抱著受傷的腿獨自坐在那裡,於是就走過去和朋友一起坐在泥坑裡,等老師過來。
期盼等候
在英國牛津大學,每年5月1日的一大清早就有群眾聚集,為要迎接春天的到來。清晨六點,莫德林學院的合唱團便會在莫德林塔樓頂上歌唱,上千名群眾在黑暗中引頸期盼,等候在歌聲和鐘聲中迎接黎明的第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