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兒女
在招收德蘭·麥卡洛(Deland McCullough)加入邁阿密大學的美式足球隊之後,謝爾曼·史密斯(Sherman Smith)越來越喜愛德蘭,並讓這個從小就被領養的孩子得到從未擁有的父愛。德蘭十分景仰謝爾曼,並立志將來要像他一樣。數十年後,德蘭找到了生母,得知一個驚人的消息:「你的生父名叫謝爾曼·史密斯。」沒錯,就是那位謝爾曼·史密斯。謝爾曼知道自己有個兒子時驚呆了,而德蘭也很震驚,因為被他視為父親的那個人,竟然就是他的生父!
三位君王
美國著名的音樂劇《漢密爾頓》以幽默的方式,將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刻畫成一位卡通式的、瘋狂的反派角色。然而,一本關於喬治三世的新傳記提到,他並非像《漢密爾頓》或《美國獨立宣言》中所描述的暴君。若這位國王真如美國人所說的那樣殘暴,他肯定會用極端的焦土政策來阻止美國的獨立運動。根據這本傳記,他文明善良的特質使他有所約束。
上帝呼喚你的名
麗雅生長在貧窮的村落,在獲得保證能接受教育的情況下,她前往另一個國家。但不久,寄養家庭的父親便開始對她拳打腳踢和性侵犯。他強逼麗雅無償照顧他的家庭和孩子,不准她外出和使用電話,麗雅竟成了他的奴婢!
提供庇護
菲爾與珊蒂聽聞兒童難民的遭遇,深受感動,決定用愛心收養兩個兒童難民,讓他們成為家中一員。到機場接了這兩個孩子之後,他們緊張地開車回家,一路上沉默不語。心想:我們準備好了嗎?他們的文化、語言或信仰和孩子們的都不一樣,但是他們將庇護這些應被珍視的孩子們。
靠聖靈得勇氣
發明飛行器的萊特兄弟都沒有飛行員執照,也沒上過大學。他們都是腳踏車維修技師,懷抱著夢想,勇敢地嘗試飛行。1903年12月17日,他們經過多年反覆實驗和改進,終於能輪流駕駛萊特飛行器進行了四次的飛行。雖然最長的一次飛行只持續了一分鐘,卻永遠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堆炭火
丹明因為信仰而被關進監獄,每天都忍受同一名獄警對他的一頓毒打。但他覺得耶穌希望他去愛這名獄警,因此有一天早上,在這名獄警正準備毆打丹明時,丹明對他說:「警官,若我這輩子每一天都會見到你,不如我們做個朋友吧!」獄警回答:「不,你我永遠不會是朋友。」然而,丹明卻堅持和對方交朋友,並向他伸出友誼之手。
現在全空了
我們幾兄弟和其他家人花了一天的時間,合力把爸媽的物品從我們童年的住家搬出來。那天下午稍晚,我們回去載最後一些物品,知道這是最後一次待在這個房子裡,便在後院拍了合照。我一直強忍著淚水,當母親轉頭對我說:「現在全空了!」我不禁瞬間淚崩。這個承載了54年回憶的房子現在已人去樓空,我真不敢再多想。
耶穌就是答案
據說,在愛因斯坦的一次巡迴演講中,他的司機宣稱因常聽他演講,自己也能上台演說了。愛因斯坦建議他們到下一所大學演講時互換身分,反正那邊的人也沒見過他。司機答應了,真的發表了一篇精彩的論述。到了問答環節,麻煩來了,還好在面對咄咄逼人的提問者時,司機巧妙地回答:「我看你是一位傑出的教授,但我很訝異你竟然問了一個簡單到連我的司機都能解釋的問題。」於是,假裝是司機的愛因斯坦就順理成章地回答了問題!這逗趣但純屬虛構的故事就結束了。
選擇放手
奧古斯丁在自傳《懺悔錄》描述他歸向耶穌那漫長又曲折的過程。有一次,他騎馬前往皇宮,準備向國王發表恭維的演說。當他正在苦思要如何奉承討好國王時,他留意到一個醉醺醺的乞丐正開心地與人說笑。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靠著欺騙諂媚才能得到短暫的快樂,而這醉漢無需付出太多努力就能擁有。於是,奧古斯丁停止追求世上的成功。
我們不孤單
在美國作家弗雷德里克·布朗(Fredric Brown)的短篇懸疑小說《敲門》中,他寫道:「地球上的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裡,忽然響起了敲門聲。」咦!是誰在敲門,他們想要什麼?是什麼神祕的生物來找他?看來這人並不是孤身一人,你我也不是!
你叫什麼名字?
潔恩在她第一任丈夫過世後再婚,可是她第二任丈夫的孩子們卻不願意接受她。後來,她第二任丈夫也過世了,他的子女因潔恩依舊住在他們的老家而憎恨她,甚至因為潔恩得到丈夫留下的一小筆生活費而指責她偷竊了他們的遺產。可想而知,潔恩深受打擊,越發感到怨懟悲苦。
選擇喜樂
在超市裡,凱恩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過蔬果區,心情很低落,雙手也因帕金森氏症的初期症狀而顫抖。他心想:還有多久,生活品質就會開始下降呢?妻子和兒女要如何面對我的病情呢?一會兒,凱恩心裡的愁緒被一陣笑聲驅散了。在蔬果區旁,有個坐在輪椅上的小男孩正咯咯地笑著,他爸爸一邊推輪椅,一邊俯身向前,對笑個不停的兒子說悄悄話。男孩的情況顯然比凱恩更糟,但他們父子隨時隨地都選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