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帝形象
當這個年輕女子美麗的棕色皮膚開始失去顏色時,她感到驚慌害怕,因為這就好像她的「自我」正逐漸消失一般。她患上了白斑症,皮膚的黑色素細胞消失,出現一片片的白斑。為了掩蓋這些白色斑點,她不得不時時化濃妝。
不再孤單
一位作家朋友為印尼的傳道人撰寫聖經指南時,對於這個國家的團結文化深感興趣。每個印尼人都有一種「互相合作」(gotong royong)的概念。在鄉村裡,村民們會一起修補屋頂或重建橋樑、小路。我的朋友說:「就連在城市裡,人們也會結伴而行,例如讓人陪著去看醫生。這是一種文化規範,所以你永遠不會孤單。」
享受美好
在一間大醫院的藝術長廊,有一幅畫如燈塔一般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深沉柔和的色調突顯出印第安人的形象,令我不禁停下來凝視,對我丈夫驚嘆說:「哇,你看!」
上帝圍繞
在繁忙的機場內,一位年輕的母親正獨自應付孩子的鬧騰。這小孩大發脾氣,尖叫、踢腳,甚至拒絕登機。這個身懷六甲的母親想盡辦法安撫,最後她放棄了,沮喪地坐倒在地上,捂著臉開始抽泣。
塗抹
在1770年代,還沒有發明橡皮擦前,人們會用麵包皮擦去紙上的墨跡。英國工程師愛德華.納爾恩(Edward Nairne)原本要拿一塊麵包皮擦去錯字,卻誤拿了一塊橡膠,結果發現效果更好,而且殘留的橡皮屑也可輕易用手清除。
菲卡的精神
我家附近有間名為菲卡(Fika)的咖啡屋。在瑞典語中,菲卡意為與家人、同事或朋友一起喝咖啡和吃糕點的休息時間。我不是瑞典人,但菲卡卻充分描述了我最喜歡耶穌的一件事,就是祂會安歇片刻,與人一同吃飯和休息。
上帝看見了
我的第一副眼鏡讓我看清楚了這個世界。我有近視,意思是看近物毫不費力,但若沒戴眼鏡,就算是房子另一端的擺設,在我眼裡都模糊不清。在12歲那年戴上第一副眼鏡時,我赫然發現自己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和樹梢上的小樹葉了。更重要的是,我能看見人們的笑臉!
重要的事
一位在外租房的朋友需要家人幫忙支付12月份的房租。這對他的家人來說是一個負擔,特別在年終的時候,本來就有額外的開支。但他們都願意用自己的積蓄雪中送炭,以感恩的心分享上帝的供應,也獲得我朋友的無限感激。
跟從領袖
三架戰鬥機從我家上空呼嘯而過,它們排列飛行,緊緊相隨,彷彿一體,我和丈夫丹恩看了都不禁發出:「哇!」的讚歎聲。我們住在空軍基地附近,不時能看見這樣的情景。
期待彌賽亞
因為車子無法啟動,我們找了汽車維修員。那維修員看起來很年輕,似乎不能為我們解決問題。丈夫丹恩低聲跟我說:「他只是個孩子!他行嗎?」可見我丈夫心存懷疑。他的反應與當時拿撒勒人懷疑耶穌是誰的反應十分相似。
以感謝榮耀上帝
我丈夫丹尼最近被確診患上癌症。但醫生即使在與他談論病情時也沒有皺眉,反而微笑著建議他:以感恩開始每一天。她說:「至少要為三件事感恩。」丹尼也同意,他知道感恩可以敞開我們的心,從上帝的美善中得激勵。因此,他以讚美的話開始每一天。上帝啊,感謝祢,讓我昨晚睡得香甜,有乾淨的床舖,今早有燦爛的陽光,桌上有豐盛的早餐,也感謝祢讓我的臉上能帶著微笑。
尋求幫助
忙碌了一整天之後,收到朋友寄給我的一封電子郵件。坦白說,我沒有打開郵件,因為當時我正忙著幫一位病情嚴重的家人,所以根本沒時間,也沒有心思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