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Patricia Raybon

雷翠霞

雷翠霞(Patricia Raybon)。翠霞曾在《丹佛郵報》擔任編輯,也曾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新聞系的副教授。她希望自己的著作能成為愛的橋梁,激勵人們愛上帝也彼此相愛;她的目標是:靠主恩典,讓信仰進入各民族。她熱愛上帝的話語,並積極支持世界各地聖經翻譯的計畫。她有多本著作,也有幾本書籍獲獎。翠霞和丈夫丹恩有兩名子女和五名孫兒,目前住在科羅拉多州。他們喜歡邊看電影邊吃爆米花,也愛看輕鬆的偵探劇和連續劇。

文章 雷翠霞

主恩相隨

我在高中時期的第一份兼職工作,是在一家女性服裝店打工。店裡有一位女保安會佯裝成顧客,跟隨在她認為可能會偷竊商品的女顧客後面。按照一般店主的標準,具有某些特質的人都會被視為可能會偷竊的對象,其他非可疑對象就不會被人跟隨。我就曾在一些商店裡被視為可疑對象而被人跟隨,這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我還記得他們使用的策略。

謙卑分享

一包薯片實在微不足道,但卻讓一位美國宣教士上了寶貴的一課。這位宣教士在多明尼加共和國服事時,有一天晚上,她在教會的會議中打開了一包薯片。這時,旁邊一位她不太認識的婦女伸手拿了一些,而其他人也紛紛不問自取。

為主而做

我為一家雜誌社寫稿,而且覺得這「很重要」,所以我一直很努力,希望能呈上最好的文章給高級編輯。為了達到她的標準,我深感壓力,不斷地塗塗改改,修正我的想法和思路。但我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呢?是所寫的主題太具挑戰性嗎?還是我真正擔心的是個人榮辱:主編是否會讚賞我,而不僅僅是我的作品呢?

扎根在上帝裡

美國女詩人莎拉·蒂斯黛爾(Sara Teasdale)在《五月》這首描寫春光的詩中,以「紫丁香在狂風中起舞」為開頭,捕捉了紫丁香在疾風中擺動的畫面。其實,詩人是感嘆已逝的愛情,詩句很快就轉為悲傷。

重燃熱忱

我們居住在科羅拉多州,這裡的氣溫可以急速改變,有時幾分鐘內就有變化,因此我丈夫丹倪對室內和室外的溫差十分好奇。丹倪酷愛小工具,便興高采烈地打開最新的「玩具」,一個可以顯示房子周圍四個區域之溫度的溫度計。我笑說這是個「多餘」的小工具,但過後我竟然也時時去查看溫度,因室內和室外的溫差實在令我很感興趣。

夜間守望者

凌晨三點鐘,在一間急症醫院裡,一名焦慮不安的病人在一小時內四度按下緊急呼叫按鈕。夜班的護士耐心應對,毫無怨言。沒多久,另一名病人開始哭鬧尖叫,想要引起關注。這位護士早就習以為常。五年前,她要求上夜班,想避開白天忙亂的尖峰時段。但後來她才發現,夜班通常要承擔更多的工作,比如要獨自抬起病人或協助病人翻身,而且還得密切注意病人的情況,好在緊急時能立即通知醫生。

簡單明瞭

我收到了一封簡短但很緊急的電郵:「我要得救,我想認識耶穌。」這樣的請求實在令人驚訝!這人與我那些不願意或尚未接受基督的親友不同,我並不需要說服他。我需要的是對傳福音更有自信,簡單地與對方分享信仰基要、經文和可靠的資源,以回應他的請求。從那開始,他只要憑信心,上帝就會帶領他前面的旅程。

運用恩賜

在2013年,英國演員大衛.蘇切特(David Suchet)擔任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當時他正拍攝電視劇的最後幾集,飾演備受觀眾喜愛的角色,比利時偵探赫丘勒.白羅,同時他還主演一部舞台劇。但對他來說,最重要的角色是他在這段演出的期間,錄製了有聲版聖經全書。他花了200多個小時,朗讀了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共752,702個字。

奇妙的幫助

在2020年秋天,美國科羅拉多州山區發生「東查柏森大火」,是該州歷來規模第二大的野火。當時約有數十萬甚或數百萬人向上帝禱告、尋求幫助,參與禱告的人數令人感到驚嘆!這場大火於12小時內在極乾燥的森林中蔓延,範圍廣達405平方公里,燒毀300間房屋,並嚴重威脅附近的城鎮。接著「及時雨」出現了,不過這不是雨,而是一場及時雪。這場雪比往年都來得早,在整個火災區域降下的雪至少高達30公分。大雪減緩了火勢,甚至在某些地方還阻斷大火繼續延燒。

勇敢面對風暴

在1968年4月3日晚上,猛烈的暴風雨襲擊美國的孟菲斯市。馬丁·路德·金恩牧師因身體疲倦和不適,不打算按照原定計劃前往教堂,發表支持非裔清潔員罷工的演說。但不久他接到一通緊急電話,說有一大群人冒著風雨前往教堂要聽他演講,這令他十分驚訝。於是,他趕去教堂,發表了據說是他最偉大的演講,他說:「上帝曾讓我走向峰頂,⋯⋯我看到上帝的應許之地⋯⋯我們一定會抵達那應許之地。」

在天上垂聽

小梅森在18個月大時,從未聽過母親的聲音。醫生第一次幫梅森裝上助聽器後,母親洛玲問他:「你聽見我說話嗎?」小梅森的眼睛亮了起來。洛玲再說:「嘿,小寶貝!」小梅森竟然咯咯地笑了。洛玲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因她見證了一個生命的奇蹟。洛玲懷孕時,破門行竊的歹徒朝她開了三槍,導致嬰兒早產。梅森出生時只有454克,在重症加護型保溫箱裡待了158天,存活的希望都很渺茫,更別說能聽見了。

勝過黃金

淘金者愛德華·傑克遜趕上美國淘金熱潮前往加州。1849年5月20日,他在日記中悲嘆自己艱辛的馬車之旅標記著疾病和死亡,他寫道:「哦,不要讓我客死異鄉!若可以,就讓我落葉歸根吧!」另一個淘金者約翰·沃克則寫道:「實在無法想像,純粹是碰運氣。……我絕不建議任何人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