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祢話語而行
在倫敦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阿諾負責的第一次廣播工作就是在廣播劇中製造「腳步聲」。廣播員讀的劇本要是有走路的場景,阿諾身為舞台監督就會配合廣播員所說的台詞,用雙腳踏步營造出走路的聲音。阿諾談到他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必須完全按照廣播員的表演和節奏,他說:「我們兩人是緊密配合的!」 詩篇119篇的作者也期盼與上帝緊密配合,強調要按上帝的律例而活。如第1節說:「行為完全、遵行耶和華律法的,這人便為有福!」上帝以祂的話語帶領我們,當我們遵行祂的命令,便能保持純潔(9節)、不在意別人的毀謗(23節),不貪非義之財(36節)。上帝會使我們有能力抵擋罪惡(61節)、樂意與敬畏上帝之人為友(63節),並且心中滿有喜樂(111節)。
祈求上帝
當我丈夫丹恩被確診罹患癌症時,我不知該如何祈求上帝醫治他。從我有限的眼光來看,世界上有許多人正面對更嚴重的問題,如戰爭、饑荒、貧窮和自然災害。但一天早晨,我和丈夫一起禱告時,我聽見丈夫謙卑地祈求:「親愛的主,求祢醫治我的疾病。」
寬待外邦人
在我的一位家人改信其他宗教之後,一些基督徒朋友都敦促我「說服」她重新歸向耶穌。但我反倒先試著像基督一樣愛她,希望以基督的愛吸引她回轉。她因為宗教緣故而改變穿著,但在公共場所,有人對她的「奇裝異服」皺眉表示不滿;有人對她發出粗魯的評論;甚至有一位男子在他的卡車裡衝著她大吼:「滾回妳自己的國家!」他不知道,也顯然不在乎她就是在自己的國家。
歌聲堅固我心
在二戰時期,猶太人慘遭納粹黨的迫害。在法國利尼翁河畔的勒尚邦鎮,鎮民曾幫助猶太難民躲藏,他們會在鄉鎮四周的密林中唱歌,好讓難民知道暫時安全無虞,可以從藏匿處出來。這些勇敢的鎮民回應了當地牧師安德烈.特羅克梅(André Trocmé)夫婦的呼召,在他們的迎風高原(或稱為「新教山」)為猶太人提供庇護。這些鄉民的歌聲暗號成為他們英勇的表現之一,讓大約三千名猶太人倖免於難。
指路明光
那是間溫馨但昏暗的餐廳,每張桌子上只有一根小蠟燭。因為沒有燈光,用餐者都必須藉著手機的亮光才能看清楚菜單,看到同桌的朋友,以及自己盤中的食物!
另一次機會
我家附近有一間腳踏車店,店名為「第二次機會」,有許多人會去那裡義務幫忙,修理被丟棄的腳踏車。這家店的老闆會將這些修好的腳踏車,轉贈給有需要的孩子們和成年人,包括無家可歸、身體有缺陷的人,以及努力融入社會的退伍軍人。這不僅讓腳踏車有第二次機會,也讓接受贈與的人有新的開始。一位退役的軍人就騎著煥然一新的腳踏車,去參加工作面試。
垃圾變寶藏
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貧民區,垃圾清潔工古鐵雷斯(Jose Alberto Gutierrez)的家就在一條陡峭街道上,他家的外觀沒什麼特別,但卻是個藏書豐富的免費圖書館。古鐵雷斯從垃圾堆中收集了25,000本被人丟棄的書籍,讓社區中貧困的兒童有書可讀。
追隨主
向日葵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地發芽生長。只要經由蜜蜂授粉,就可隨性生長在高速公路旁、餵鳥器下方,甚至遍布整片田野、草坪或草原。但若希望向日葵能有所收成,就必須提供良好的土壤。有專家表示,排水良好、弱酸性且富含養分的土壤,加上有機物或堆肥,就能生產出美味的葵花籽、純淨的葵花油,並維持花農的生計。
告別嫉妒
法國藝術家埃德加·竇加(Edgar Degas)以芭蕾舞者的畫像聞名世界。但鮮為人知的是,他嫉妒同為畫家的朋友愛德華·馬奈(Édouard Manet)。竇加說:「馬奈所要描繪的總能信手拈來,而我卻折騰多時仍無法畫好。」
按上帝形象
當這個年輕女子美麗的棕色皮膚開始失去顏色時,她感到驚慌害怕,因為這就好像她的「自我」正逐漸消失一般。她患上了白斑症,皮膚的黑色素細胞消失,出現一片片的白斑。為了掩蓋這些白色斑點,她不得不時時化濃妝。
不再孤單
一位作家朋友為印尼的傳道人撰寫聖經指南時,對於這個國家的團結文化深感興趣。每個印尼人都有一種「互相合作」(gotong royong)的概念。在鄉村裡,村民們會一起修補屋頂或重建橋樑、小路。我的朋友說:「就連在城市裡,人們也會結伴而行,例如讓人陪著去看醫生。這是一種文化規範,所以你永遠不會孤單。」
享受美好
在一間大醫院的藝術長廊,有一幅畫如燈塔一般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深沉柔和的色調突顯出印第安人的形象,令我不禁停下來凝視,對我丈夫驚嘆說:「哇,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