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Poh Fang Chia

謝葆芳

謝葆芳(Chia Poh Fang) 是新加入的作者,她的首篇作品於一月二日刊登。她是新加坡辦事處的英文編輯,她說:「我很喜歡鑽研聖經,享受在經文中發現新觀點,從而解答困擾我的難題,或是幫助我處理生活上的事情。我祈求上帝藉著我的文章,讓讀者領受祂改變生命的大能。」

文章 謝葆芳

為星期一感恩

我曾經很害怕星期一。當我還在先前的公司工作時,有時搭車到了公司附近的車站,我還會繼續在車站內坐一會兒,試圖晚一點再進辦公室,哪怕只是幾分鐘也好。那時的我心跳加速,擔心無法如期完成任務,也害怕面對喜怒無常的老闆隨時會爆發的情緒。

真自由

在地鐵上,美玲一邊閱讀,一邊畫下重點並在書頁的邊緣寫下讀書心得。但坐在她旁邊一對母子的談話,讓她停了下來。這位媽媽正在糾正她年幼的孩子,不可以在從圖書館借來的書上亂塗亂畫。美玲聽了這番話,立刻把筆放下,她不希望這孩子不聽媽媽的話而模仿自己的閱讀習慣。美玲知道這個小孩子還不能分辨在借來的書上塗鴉,與在自己的書上寫心得有什麼差別。

窄門咖啡館

這家咖啡館提供牛角麵包、餃子、豬肉咖哩和各式美味的料理,等待著找到狹小入口的客人前來品嚐。位於台灣台南市的這家「窄門咖啡館」,入口是非常窄小的巷子,寬度只有約40公分(不到16英吋),剛剛好能讓體型適中的人側身走進去!儘管進個門這麼不容易,但這家獨特的咖啡館仍吸引了許多人來光顧。

謝謝,但不用了!

印度一所為自閉症兒童設立的基督教學校,收到一家公司的大額捐款。校方在確認這筆捐款並沒有任何附帶條件後,接受了捐款。但後來,這家公司要求派代表加入學校董事會,學校董事長於是退回捐款,她不願學校的價值觀受到影響。她說:「以上帝的方式來做上帝的工作更重要。」

智慧人生

南韓有一間機構的服務項目,是為人提供免費的「生前告別儀式」。這個機構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經讓超過25,000人(年齡層包括青少年至退休人士)參加大規模的「生前告別儀式」,主要是希望能藉此讓大家開始思考死亡,並活得更有意義。這個機構的高層主管表示:「在生前告別儀式中,能讓參與者對自己的生命有更真實的感受,激發感恩的心,並能促使家人和朋友彼此饒恕、重新連結。」

意外之客

撒該是一個孤獨的人。每當他行走在城市的街道時,總能感覺朝他而來的目光充滿敵意。但後來他的生命卻發生了轉變。一位教父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說,撒該成了凱撒利亞教會傑出的基督教領袖及牧師。是的,我們說的正是那位爬上桑樹,為要看耶穌的稅吏長撒該(路加福音19章1-10節)。

上帝的供應

我們越走越遠,走進了森林,遠離了中國雲南省的村莊。大約一小時後,我們聽到震耳欲聾的水聲,於是我們加快步伐,很快就到達一片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白色的水簾瀑布從灰色的岩石上傾瀉而下,雄偉壯觀!

誰知道?

據說古時候邊塞有一名老翁,人稱塞翁。他失去了一匹珍貴的馬,鄰居都為他的損失感到遺憾,但塞翁並不難過。他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好事呢?」不久之後,丟失的馬竟帶著一匹馬駒回來。當鄰居前來道賀時,塞翁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壞事呢?」後來,他兒子騎這匹馬駒時摔斷了腿。這看來的確是件壞事,可是當軍隊來到村莊徵召所有的壯丁去打仗時,塞翁的兒子由於瘸腿而豁免。參軍的青年最後大都戰死沙場,塞翁的兒子卻幸免於難。

珍愛光陰

蘇東坡(或稱蘇軾)是中國北宋一個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在被貶謫時仰觀夜空明月,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一首思念弟弟的詩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人的一生難免有悲歡離合,就像明月也有陰晴圓缺的改變,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享受明媚的月色。

需要救援

十八歲的阿爾迪獨自在距離印尼蘇拉威西島海岸125公里的漁棚工作。一天,海上突然刮起強風,將固定漁棚的繩索摧毀,使阿爾迪連同漁棚一同落入茫茫大海。阿爾迪在海中漂流了49天,每逢看見船隻經過,這個急需救援的孩子就會亮起燈,試圖引起對方的注意,但結果都是失望。最後,大約10艘船過去了,才有一艘船將面黃肌瘦的阿爾迪救了起來。

懷疑與信心

銘德在劇烈的頭痛中醒來,原以為又是偏頭痛發作,但沒想到一下床就暈倒在地上。他被送進醫院,醫生說他中風了。經過四個月的復健,他逐漸恢復思考和說話的能力,但走路時仍會疼痛且一瘸一拐的。他時常在絕望中掙扎,但卻從約伯記中得到極大的安慰。

渴慕上帝

有位初信者非常渴望能夠閱讀聖經。但他過去在一場爆炸事件中,失去了視力和雙手,所以當他聽聞有位女士以嘴唇來觸讀盲文點字時,他也試著這麼做。可惜他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嘴唇的神經末梢也遭到了破壞。後來,當他發現自己還能用舌頭感受、辨識盲文字母時,實在令他欣喜若狂!他終於找到了一種閱讀與享受聖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