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供應
我們越走越遠,走進了森林,遠離了中國雲南省的村莊。大約一小時後,我們聽到震耳欲聾的水聲,於是我們加快步伐,很快就到達一片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白色的水簾瀑布從灰色的岩石上傾瀉而下,雄偉壯觀!
誰知道?
據說古時候邊塞有一名老翁,人稱塞翁。他失去了一匹珍貴的馬,鄰居都為他的損失感到遺憾,但塞翁並不難過。他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好事呢?」不久之後,丟失的馬竟帶著一匹馬駒回來。當鄰居前來道賀時,塞翁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壞事呢?」後來,他兒子騎這匹馬駒時摔斷了腿。這看來的確是件壞事,可是當軍隊來到村莊徵召所有的壯丁去打仗時,塞翁的兒子由於瘸腿而豁免。參軍的青年最後大都戰死沙場,塞翁的兒子卻幸免於難。
珍愛光陰
蘇東坡(或稱蘇軾)是中國北宋一個偉大的詩人和文學家。他在被貶謫時仰觀夜空明月,心中百感交集,於是寫下了一首思念弟弟的詩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思是人的一生難免有悲歡離合,就像明月也有陰晴圓缺的改變,這種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周全。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享受明媚的月色。
需要救援
十八歲的阿爾迪獨自在距離印尼蘇拉威西島海岸125公里的漁棚工作。一天,海上突然刮起強風,將固定漁棚的繩索摧毀,使阿爾迪連同漁棚一同落入茫茫大海。阿爾迪在海中漂流了49天,每逢看見船隻經過,這個急需救援的孩子就會亮起燈,試圖引起對方的注意,但結果都是失望。最後,大約10艘船過去了,才有一艘船將面黃肌瘦的阿爾迪救了起來。
懷疑與信心
銘德在劇烈的頭痛中醒來,原以為又是偏頭痛發作,但沒想到一下床就暈倒在地上。他被送進醫院,醫生說他中風了。經過四個月的復健,他逐漸恢復思考和說話的能力,但走路時仍會疼痛且一瘸一拐的。他時常在絕望中掙扎,但卻從約伯記中得到極大的安慰。
渴慕上帝
有位初信者非常渴望能夠閱讀聖經。但他過去在一場爆炸事件中,失去了視力和雙手,所以當他聽聞有位女士以嘴唇來觸讀盲文點字時,他也試著這麼做。可惜他馬上就意識到,自己嘴唇的神經末梢也遭到了破壞。後來,當他發現自己還能用舌頭感受、辨識盲文字母時,實在令他欣喜若狂!他終於找到了一種閱讀與享受聖經的方法。
跨出第一步
譚大叔感到生活空虛,所以他開始上教會,而且是到他女兒去的那間教會。但他們父女從未一起出席,因為先前譚大叔傷害了他女兒,從此他們之間便出現一道難以彌補的傷痕。所以,譚大叔會在大家開始唱讚美詩的時候,悄悄地進去,並且在信息一結束就立刻離開。
弟兄姐妹和譚大叔分享福音,但當他們邀請他相信耶穌時,他總是溫和地拒絕了。即使這樣,他仍繼續上教會。
有一天,譚大叔患了重病,他女兒鼓起了勇氣寫信給他。她和父親分享基督如何改變她的生命,而她也渴望與父親和好。那天晚上,譚大叔做了決志禱告,一家人也打破僵局,彼此和好。幾天後,譚大叔帶著與上帝和家人的和好關係,毫無遺憾地離世,永遠與耶穌同在。
使徒保羅說,我們是「勸人」明白上帝的愛和饒恕的真理(哥林多後書5章11節),這是因為「基督的愛激勵我們」(14節),讓我們能繼續勸人與上帝和好。
我們若願意寬恕人,便可藉此讓人明白上帝也渴望我們與祂和好(19節)。你願意倚靠上帝,寬恕他人,讓他們明白上帝的愛嗎?
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裡叫世人與自己和好,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哥林多後書5章19節
作者: 謝葆芳
反思:你需要與誰和好嗎?今天,你採取的第一步是什麼?
禱告:我們願意與人和好,能讓人看見上帝對他們的心意。
乾草堆中的禱告
撒母耳‧米勒(Samuel Mills)和他的四個朋友時常一起禱告,祈求上帝差派更多人去傳揚耶穌的福音。1806年的某一天,他們在河邊聚集禱告,突然遇到暴風雨,只好躲進乾草堆中避雨,並繼續禱告。此後,他們每週的禱告會被稱為「乾草堆禱告會」,帶動了普世宣教運動。直到如今,「乾草堆紀念碑」還矗立在美國威廉斯學院的校園裡,提醒我們上帝會透過禱告成就大事。
看不見的事實
科學雜誌《發現》的編輯史蒂芬·卡斯(Stephen Cass)決心探索一些在他日常生活中看不見的事物。當他在紐約市走路前往辦公室時,心裡想著:「如果我可以看見無線電波,那麼在帝國大廈頂樓上的廣播電台和電視天線所發出的無線電波,一定會有如千變萬化的絢爛閃光,照亮整個紐約。」他知道身邊環繞著各式無線電波、電視訊號、行動網路和其他種種看不見的電磁場。
禱告極重要
那是很尋常的一天,跟平常沒兩樣,但結果卻成了一場夢魘。艾絲特和其他數百名女性被一個聖戰組織從寄宿學校擄去。一個月後,所有人都被釋放,除了艾絲特以外,因為她拒絕背棄基督信仰。我和朋友讀到她和許多人因信仰遭受迫害,我們的心都深受感動,很想為她們做點什麼,但是能做些什麼呢?
改變有望
某個週六下午,一些教會青少年小組的成員聚在一起,討論腓立比書2章3-4節:「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他們互相提問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例如:你有沒有常常關心別人呢?你給人的印象是謙卑還是驕傲?為什麼?
永不放棄
有位電台主持人在節目中問道:「有哪樣東西是你無法放棄的呢?」聽眾紛紛打電話回應,答案五花八門。有人不能放棄他的家人,有人無法放下對離世妻子的追憶。也有人無法放棄他們的夢想,如做個全職音樂人,或成為一位母親。我們每個人都有珍視的事物,是我們無法放棄的,可能是一個人、一股熱忱,或是一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