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
在公元十世紀,阿卜杜·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是西班牙哥多華的統治者。拉赫曼成功治理哥多華五十年,得到臣民的愛戴,敵人對他畏懼,也受到盟友的敬重。後來,拉赫曼深入審視自己的一生,在談到自己享有的特權時,他說:「財富與尊榮,權柄與享樂,盡在我掌握之中!」然而,當他計算這五十年有多少真正快樂的日子時,只算出14天。真是發人深省!
新起點效應
在步入三十歲時,寶妮對自己還在做不喜歡的銷售工作而感到難過,她決定停止拖延,開始尋找新工作。在除夕夜,達威對著鏡中的自己發誓,新的一年一定要減重。一個月又過去了,但家銘依然暴躁易怒,他保證自己下個月會更努力地控制情緒。
聖誕嬰孩
你能想像嗎?那位讓雪松從種子中生長出來的上帝,竟成為人類嬰孩的胚胎;那位創造繁星的上帝,竟紆尊降貴由母腹而生;那位充滿諸天的上帝,竟然願意成為現今超音波上的一個小點。耶穌雖有上帝的本質,卻甘願放下一切(腓立比書2章6-7節)。這是多麼不可思議啊!
我是他的手
住在中國河北省的賈海霞在2000年完全失明,他的朋友賈文其則從小就失去雙臂,但他們找到克服身體殘疾的方法。海霞說:「我是他的手,他是我的眼。」他們互相扶持,一起改造了他們所居住的村莊。
好消息
在1941年希特勒不斷在歐洲擴張軍事統治時,有人請求德裔美籍小說家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協助抵抗暴政。但不是要他去前線作戰或勞軍,而是請他寫個故事。於是他寫下《月落》(The Moon Is Down),講述一塊和平之地遭邪惡政權入侵。地下出版社印製了這本書,秘密地分送到被納粹佔領的國家,為傳遞一則信息:盟軍要來了,透過仿效小說中的人物,讀者就能獲得自由。藉著《月落》,史坦貝克為那些被納粹統治的人們帶來好消息──他們就要得自由了!
苦難的原因
我去一個教會講道,聚會結束後和一位姐妹討論我分享的信息,她說:「你的意思是,也許這不是我的錯!」她的回應讓我感到意外。她說她有慢性疾病,並經常為此禱告、禁食、認罪,而且她一聽到有人說要怎麼做才能得醫治,她就全都照做,但還是沒得痊癒,所以她覺得一定是自己犯了錯。
預備犧牲
在2020年2月新冠病毒的危機剛開始時,報紙上一則專欄觸動我心。文中談到,我們是否願意主動隔離,改變自己的工作、旅遊和消費習慣,來維護別人的健康?作者認為:「病毒不僅測試醫療資源,還反映出我們是否願意為人犧牲自己的權益。」突然間,美德的必要性成了熱門的話題。
無限大能
我就坐在那兒,在購物商場的美食廣場上,為著迫在眉梢的工作期限而全身緊繃,壓力更使我的胃揪成一團。當我拿出漢堡咬了一口,看著行色匆匆的路人從我身邊走過,發現他們也為著自己的苦差事而煩惱。人類是何等的有限啊!我不禁想到,我們的時間有限,體力和能力也都受限。
得以完全
在一部熱門電影中,男主角是位一心追求功成名就,但婚姻卻開始出現問題的運動經紀人。他在試圖挽回妻子桃樂絲的心時,深情地望著妻子說:「妳使我得以完全。」這句感動人心的話,與希臘哲學中的一則故事相呼應。根據那則神話,我們每個人都只是「半個人」,必須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才能成為完全。
不要報復
早晨,農夫駕著卡車開始視察農作物。當他到達農場最遠的邊界時,發現有人再次利用農場的偏僻位置而非法傾倒垃圾,使他怒不可遏。
誰為大?
庫斯伯特(Cuthbert)在北英格蘭頗受人敬愛。在7世紀時,他主要負責在北英格蘭傳福音,而他也是君主的顧問,影響國家事務。在庫斯伯特去世後,人們也為了記念他而建立了現在的杜倫市。但這些榮譽遠不及他留下的偉大典範。
克服嫉妒
在電影《莫扎特傳》中,年邁的作曲家安東尼奧·薩列里(Antonio Salieri)為到訪的神父彈奏自己的作品。神父尷尬地表示他未能認出那首樂曲時,薩列里隨即轉而彈奏另一首人們所熟悉的樂曲。神父說:「啊,原來這首大作是你的作品!」薩列里說:「不是,這是莫扎特寫的!」接著,觀眾便看到薩列里因嫉妒莫扎特的成就,而設計謀害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