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回應
有輛汽車貼滿了反對上帝的貼紙,引起一位大學教授的注意。這位教授先前也是無神論者,他認為車主也許想藉此激怒信徒。他解釋道:「信徒的憤怒正好為無神論者提供充分的理由,繼續擁護無神論。」接著他發出警語:「很多時候,無神論者得到的正是他所期待的。」
輕輕一摸
柯莉把握機會參與在東非偏遠地區的醫療宣教,但她感到忐忑不安。因為她沒有任何的醫療經驗,不過,她仍然可以協助一些日常照護。
樂於給予
一位牧師生動地詮釋了「傾囊相助」的真諦。他在教會講台上向會眾發出了一個挑戰,說道:「如果我們將身上的大衣脫下來,送給有需要的人,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話一說完,牧師便將自己的外套放在禮拜堂的正前方,接著許多人也紛紛仿效。當時正值隆冬,那一天這些人在回家的路上,可能就沒有那麼舒適了。但是他們的捐贈,對許多需要幫助的人而言,冬天會多了點溫暖。
科西的勇氣
在西非多哥的莫諾河邊,科西正預備接受洗禮。他彎腰拾起一尊磨損的木雕,這是他的家族世代膜拜的雕像。現在科西的家人看著他將這奇形怪狀的雕像丟進為這場合所準備的火堆中,從此,他們再也不必用雞隻來祭拜這神像了。
兩張照片
在教堂走廊,一位剛升格的祖母正向朋友展示兩張裱框照片。第一張是她女兒在非洲蒲隆地家鄉時的照片,第二張則是女兒剛生下的男嬰,但她的女兒並未和新生兒合照,因為她在生產過程中不幸過世了。
我的一切
英國聖詩之父以撒·華滋(Isaac Watts)年輕時,覺得教會聖詩的內容貧乏,於是他父親便鼓勵他創作更有內涵的詩歌,而華滋真的辦到了。他創作的聖詩《奇妙十架》,不但被譽為最偉大的英文聖詩,而且也被翻譯成許多語言。
赦罪之恩
媽媽發現四歲的偉偉匆匆離開小貓的窩,因為之前媽媽曾告誡他別碰剛出生的小貓,所以就問他:「你摸過小貓嗎?」
不再疑惑
多馬常被稱為「多疑的多馬」(見約翰福音20章24-29節),但這外號對他並不公平。試問有誰能真正相信,死人能復活呢?我們不妨叫他「勇敢的多馬」,因為當耶穌不顧危險,前往耶路撒冷時,多馬展現了無比的勇氣。
得享美福
四歲的亞瑟知道媽媽要帶他出門,就開心地穿上他最喜愛的連帽T恤。T恤的帽子是呲牙咧嘴的鱷魚頭造型,亞瑟的小臉蛋看似被鱷魚吞噬了!媽媽看了覺得頭疼,因她要帶亞瑟去拜訪好久沒聯絡的朋友,希望亞瑟能讓他們留下好印象。
內心爭戰
英國作家伊夫林·沃(Evelyn Waugh)的遣詞用字常凸顯他性格上的缺點。他後來雖然信了主,卻仍無法完全改掉老毛病。一天,有位女士問他:「沃先生,以你的行為表現怎能自稱是基督徒?」他回答:「這位太太,我或許如妳所言那般差勁,但若不是相信基督,我恐怕比現在更糟!」
加倍的愛
在凱倫的教會裡,有一位姐妹被診斷出患有肌肉萎縮症(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稱為葛雷克氏症或漸凍人症),情況看來很糟。這個可怕的疾病會影響神經元及肌肉,最後導致全身癱瘓。這位姐妹的醫藥保險並沒有包括在家照顧她的費用,而她的丈夫也不忍心將太太送到安養院去。
一個機會
在紐約一間教會外面,一個出生才幾個小時的新生兒被人遺棄在聖誕場景佈置的馬槽裡。一位年輕又絕望的母親,將這個小嬰孩包得厚實暖和,並將他放置在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我們與其批評這位母親,倒不如感謝她給這個嬰兒生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