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查看所有
Xochitl Dixon

鄧書琪

鄧書琪(Xochitl Dixon)喜歡教導並鼓勵讀者思想上帝的恩典,幫助他們與耶穌基督和他人建立更親密的關係。身為作家、講員和博客作者(www.xedixon.com),她喜歡唱歌、閱讀、攝影和育兒,她和她最好的朋友鄧艾倫博士結為夫妻。

文章 鄧書琪

永遠值得分享

我信了主之後,很積極地跟母親分享福音。然而,她非但沒有照我所預期的決志信主,還整整一年都不跟我說話。她與一些聲稱是跟隨耶穌的人有過不愉快的經驗,使她不再相信基督徒。我持續為她禱告,而且每週都打電話給她。在這段時間,聖靈安慰我,並繼續在我心裡動工,因為母親總是對我不理不睬。最後母親終於肯接聽我的電話了,我更全心愛她,時時把握機會跟她分享聖經真理。在我們和好的幾個月後,她說我整個人都變了。大約再過了一年,她接受耶穌為個人的救主,我與母親的關係也因此更加親密。

愛值得冒險

有位十幾年的朋友不加解釋就和我斷絕來往,自此之後,我又開始像以前那樣與人保持距離。在療傷期間,我抽出書架上一本破舊不堪的書,魯益師所寫的《四種愛》。魯益師提出了一個強有力的觀點:愛就是要預備受傷害。他認為,愛的付出是需要冒風險的,絕不是穩賺不賠的投資;當你選擇去愛,就可能會內心煩惱糾結,甚至還會帶來悲傷心碎。讀著魯益師的這些話,讓我對耶穌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的這段描述(約翰福音21章1-14節),有了新的體認。這時的彼得不只一次背叛耶穌,而是三次(18章15-27節)。

上帝的大愛

朋友舉辦了一個提倡貞潔的研討會,邀請我在會上與一些少女交流,但我拒絕了。我十幾歲時曾離家出走,過去敗壞的行為讓我內心掙扎和糾結,羞恥的烙印一直揮之不去。結婚後,我因流產而失去了第一個孩子,當時我認為這是上帝在懲罰我以前的罪過。在30歲那年,我終於將生命的主權交給基督,我承認了我的罪,憂傷痛悔⋯⋯一次又一次。儘管如此,內疚和羞恥仍吞噬了我。然而,如果連我自己都無法完全接受上帝所賜的洪恩大愛,我怎麼能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呢?值得感恩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帝挪去了在我認罪以前束縛自己的謊言。靠著祂的恩典,我終於能坦然接受上帝那早已賜給我的赦免了!

上帝在哪裡?

英國插畫家馬丁.漢德福德(Martin Handford)於1987年首次創作了兒童圖書《威利在哪裡?》。在這一系列的書中,有著一個難以尋找的角色,他穿著紅白色條紋襯衫和襪子、藍色牛仔褲、棕色靴子,還戴著相配的帽子和眼鏡。漢德福德巧妙地將威利隱藏在許多繁複的插圖中,他會出現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擁擠不堪的人群當中。威利並不容易被人找到,但圖書的創作者承諾讀者總是能夠找到他。雖然尋找上帝並不像在兒童益智書中尋找威利那樣,但我們的創造者也承諾我們能找到祂。

同為一體

在農村社會裡,消息總是傳得很快。幾年前,銀行拍賣了大偉家族幾十年來擁有的農場。如今,大偉得知這片土地將再次被拍賣。於是他省吃儉用加上自己的儲蓄,才籌到了資金,到拍賣會場與近兩百位當地的農民競標那塊土地。大偉的出價很低,真能得標嗎?他率先喊價之後,就一邊深呼吸,一邊看著拍賣商徵詢是否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競標的農民始終保持沉默,直到木槌落下,讓大偉順利得標。村民們優先考量大偉和他家人的需要,更勝於自己的經濟利益。

無論到哪裡

某次度假時,我坐在碼頭上,一邊讀聖經一邊看著丈夫釣魚。有個年輕人走過來,建議我們可以用不同的魚餌。他看了我一眼,猶豫不安地說:「我曾坐過牢。」他指著我的聖經,嘆口氣說:「你認為上帝真的在乎像我這樣的人嗎?」

言行一致

當最小的兒子維維上幼兒園的時候,我便開始讀聖經給我兩個孩子聽。我會尋找機會進行教育,分享適用於我們情況的經文,並且鼓勵他們與我一起禱告。維維常常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牢記經文。當我們陷入困境、急需智慧時,他會脫口說出一些綻放上帝真理亮光的經文。

堅定信心

美國密西根州的銀湖灘沙丘是個衝沙勝地,但北岸高聳的沙丘卻使附近的房屋面臨被流沙淹沒的危險。儘管居民們試著將部分沙堆運走以保護自己的住家,但他們還是無助地眼看著自己精心建造的房屋被沙掩埋。在監督最近剛被摧毀的小屋清理工作時,當地的一名警長確認了這是不可避免的結果。不管居民們多麼努力,但這些可以防堵潮水入侵的沙丘極不穩定,其所帶來的危害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它沒有穩固的地基。

你算是什麼人?

我和五歲的混血兒子走進冰淇淋店,店員瞥了我一眼,然後盯著我的兒子說:「你算是什麼人?」

真實身分

朋友看著我為她拍攝的照片,點出了那些她認為自己不完美的身體特徵。我請她再看仔細一點,並說道:「我看到的是蒙全能的萬王之王所愛的女兒,我看到一位美麗、愛上帝又愛人的女孩,她真誠的善良、慷慨和忠實,使許多人的生命得以改變。」當我注意到她熱淚盈眶時,我說:「我覺得妳需要一頂皇冠!」那天下午稍晚的時候,我們為她挑選一個完美的皇冠,好讓她永不忘記自己的真實身分。

分享盼望

愛敏是上帝所愛的兒女,當她與我分享上帝如何幫助她接受自己的身分時,她將聖經經文融入我們的對話中。她對聖經熟悉的程度,使我幾乎無法分辨這位高中生何時是說自己的話,何時是引用上帝的話。當我稱讚她是「一本會行走的聖經」,她的眉頭皺了起來。她並沒有刻意背誦經文,但透過每天閱讀聖經,其智慧的言語已成為她日常用語的一部分。她享受上帝每時刻的同在,並把握每一次上帝讓她與別人分享聖經真理的機會。愛敏像其他被上帝使用的年輕人一樣,激勵人虔心閱讀、背誦及運用聖經經文。

樂意服事

十歲的巧絲收到一套精緻的美術用具後,她發覺在她難過時,上帝會藉由繪畫讓她的心情轉好。當她知道有些孩子無法獲得美術用具時,她便想幫助他們。因此,在她舉行生日派對時,她要求朋友們不要帶禮物來,而是捐贈各種美術用具,分裝進許多盒子裡,好送給那些有需要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