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諷刺地開玩笑說,色情作品的最大危害也只不過像是被紙張割傷那樣。他們真是大錯特錯了。色情可不是無關痛癢的罪惡,事實上,整個社會、婦女、婚姻關係,以及涉及色情作品的人,都深受其害。
艾撒克·阿西摩夫(Isaac Asimov)是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生化學教授,也是一位作家,著述編撰的書籍達五百多本。他曾這樣說過:「當前,最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科學知識增長的速度遠超過人類智慧的累積。」在另一個場合,他還說:「有人認為,知識若帶來危險,我寧可不要知識。我在年輕時,就不能認同這種看法。我認為,我們必須正視知識可能帶來的危險,並且學習妥善地處理它,這才是明智之舉。」
有時候,我們的遭遇會讓我們贊同憤世嫉俗者的說法:「好心沒好報。」回首往事,我們會為人類歷史長河中的每一頁所展示的不公不義而痛心疾首。公義何在?當生活看似偏待那些不敬畏上帝的人時,我們如何保有對上帝的信心呢?在下面的內容中,柯貝爾讓我們看到,一個因目睹生活中的不公平而幾乎放棄信仰的人,如何經過一番掙扎後,重拾信心。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個簡單易懂的道理,就是種什麼就收什麼。正如使徒保羅在寫給加拉太教會的書信中,也曾提到:「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章7節)
每隔30秒鐘,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就有某個人正面臨抉擇,是否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當你或你的朋友面臨親人自殺時,相信許多令人疑惑的問題必然頓時襲上心頭,有些問題或許有答案,有些則懸疑難解。在這本探索叢書中,輔導員提姆·杰克森帶我們深入地探討這些困惑難解的問題,提醒這些自殺者的遺眷,許多人也經歷過他們所遭遇的不幸與痛苦。這些人都慢慢地學會如何重新生活,讓心靈創傷得醫治,以尊重的心情緬懷逝世的親人,因為生命是有盼望的。
柯洛宜(Roy Clark)牧師在七十多歲時,加入了我們的團隊,成為RBC Ministries教會事工部的成員。不久,我們就發現,他真是一塊瑰寶。他有清新的思想,有遵行聖經教導的心志,又有豐富的歷練,還有他對受傷心靈的關懷,在在值得珍惜。這本小冊子的主題,是最近洛宜在我們同工的聚會時分享的信息。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些分享實在值得印刷成書。
古諺有云:「愚昧人若靜默不言,也可算為智慧,閉口不說,也可算為聰明」(箴言17章28節)。同義的新版金句則說:「緊閉尊口,讓人懷疑你是傻子,好過開口讓人證實所疑屬實。」但碰到必須要說點什麼時該如何呢?比方說,朋友在傷痛悲哀之中,我們一心想說些安慰鼓勵之言又該如何呢?針對這種情況,柯洛宜(Roy Clark)傾其畢生之經驗及教牧協談心得,寫出這本小冊子,能幫助無言以對時的我們。
失去摯愛是人生中,最難以磨滅的切膚之痛。許多人的疑問油然而生:「上帝,祢為何如此對待我們?」許多人意識到他們的生活已無法恢復原狀。許多人萬念俱灰,覺得生命已毫無意義。當災難發生時,尤其是直接衝擊我們時,我們該如何反應呢?是失去盼望;還是能像有些人一樣,不但熬過去,還從中學習成長呢?
我們是否可能被誤導,以為可以藉着禱告解決難題?上帝對我們的懇求似乎沉默無語時,還有什麼比加倍殷勤祈求更重要呢?本文摘錄自雷·史帝曼(Ray Stedman)的《詩篇:信心的民歌》一書。作者在文中建議,當我們遭遇困難時,禱告或許不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這位經驗豐富的牧師甚至承認,更多的禱告也許不會帶給我們內心的平安,也不會帶給我們正在尋求的答案。
很多人為了是否饒恕他人而掙扎!到底「饒恕」是什麼意思呢?每當碰到「饒恕」這個詞時,你心裡會想到些什麼呢?是不再計較?不再痛苦?不再生氣?讓過去成為歷史?既往不咎?或覺得太不公平?太不公道呢?我相信「饒恕」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是最常被誤解的教義之一,透過這本小冊子了解饒恕的定義和模式,並幫助我們學會饒恕。
許多人都在與侵噬人心的恐懼奮戰。擔憂別人如何看自己,憂慮能否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緊張即將演出的音樂會,或是推卻在人群面前的演說。恐懼讓你胃痛如絞,讓你恨不得有個地洞,可以鑽下去。在一個充滿危險和變幻莫測的世界裏,我們既無法逃避恐懼,那麼,又該如何面對它呢?讓我們來看看聖經中關於恐懼的教導,包括恐懼的來源、因由,它對我們的助益或損害,以及如何克服有損健康生活的恐懼。
幾千年來人類社會不斷發展,但人的本性卻絲毫沒有改變。即使在今日,我們還是能從眾多的聖經人物身上,依稀看到自己的影子,例如:路得和哈拿。她們雖然是不同的女性,但她們都用生命詮釋了如何靠信心度日。在這本小書中,作家兼聖經教授愛麗絲·馬休斯博士告訴了我們,為什么路得和哈拿這兩位婦女是特別重要的,因為我們能從她們的生命中看到上帝的作為。愛麗絲還闡明了一條永恆的真理:就是在上帝的智慧與恩典裡,我們所有人的生命都不會超出主的權柄,或是超越主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