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納德女士和寧德女士的評估都正確:貝蘇菲真的是上帝為新加坡而預備的。幾個星期之內就有機會開辦一間女子學校,來配合奧爾德姆牧師的英華男校,因有幾位泰米爾族(Tamil)商人正為女兒尋找教育機會。

貝蘇菲馬上抓住機會,在城中找到一間小商店並獲得一個空間,開始添購家具。8月15日,她到達還不到一個月,泰米爾女子學校(Tamil Girl’s School)正式啓用。雖然只有九位女同學,但她們非常熱愛學習,還告訴貝蘇菲她們寧願上學也不願去度假。

不過,貝蘇菲的第二次教育探險,卻碰到困難重重。

新加坡雖然是個多元種族、宗教和人種的有趣社會,但大部分的人口還是華人。貝蘇菲很想接觸這個族群,就決定在華人聚居的唐人街設立辦事處。她開始穿街走巷,挨家挨戶地傳福音,又勸人們把女兒送去學校讀書。她與奧爾德姆牧師都有同感,相信傳福音也包括改善人們的生活,而教育就是幫助他們的關鍵。

該區很多家庭都是土生華人(Peranakan),也稱為海峽華人(Straits-born Chinese)或峇峇(Baba)。他們的祖先多年前從中國移民而來,他們則是在馬來亞或新加坡出生,已融入本地文化,也說著馬來語;這是貝蘇菲目前所要學習的。

貝蘇菲起初在做家訪時根本遇不到家中的女人;當她叩門時,她們好像都失蹤了。後來才知道這是因為流言四起,說殖民地政府派一個白人女子來作「間諜」,查看有誰在家裡賭博;賭博是當時社會所不允許的。

驅散謠言之後,貝蘇菲發現人們更喜歡打聽她的隱私。當地婦女見她年輕活潑、條件不錯,就是不明白她為何沒有結婚。不可避免地,有人透過幫她翻譯的人,問了她以下這些問題:「她從哪裡來?」「她結婚了沒有?」然後是「她幾歲了?」接著會問:「為什麼她母親不安排她結婚?」

這些問題都顯示了貝蘇菲所面對的挑戰:這是個傳統、保守的華人社區,多半人奉行傳統宗教習俗,不認為女子需要受教育。她們認為女人應該留在家裡,所以不必受教育。對此,她倒是不太驚訝—因為當她要離開家成為宣教士時,也是面對類似的反對。

當地父母確實十分反對,他們說:「我們不想女兒出去謀生」;有個女人甚至對她說:若女兒與兒子一起讀一本書,那麼女兒會學盡一切,不留半點給兒子。女孩愚昧沒有關係,但男孩就必須聰明。

但貝蘇菲堅持不懈。她以幽默感來處理那些令人尷尬的私人問題,繼續探訪家庭。久而久之,她溫柔誠懇的態度漸漸贏得人心,居民開始邀請她進入家裡,聽她分享信仰。有一位婦人甚至騰出家裡的空間,讓她開辦另一間女子學校。貝蘇菲欣然接受了,英華女子學校(Anglo-Chinese Girls’ School)就此誕生。一開始只有八位女生,當大家口耳相傳說這裡會教養女孩如何成為賢妻良母,人數因此慢慢增長。

有一次,奧爾德姆牧師請她收留英華學校一位男生的妹妹,這使得貝蘇菲開始籌辦一間宿舍以收留有需要的學生。看到更多女孩需要宿舍,她就把原本是女教職員和女宣教士住的「女執事之家」(Deaconess Home)改成宿舍。1890年5月正式開放,不只接收學生,也收容離家出走的、被拯救脫離奴隸生活的、被人丟棄的,以及孤兒。

這間宿舍後來以支持貝蘇菲宣教的寧德女士命名,稱為寧德之家 (Nind Home)。這所宿舍不只影響了入住的女孩們,最後也對整個新加坡社會造成影響。許多寧德之家的女孩日後都成了宣教士和老師。

貝蘇菲在新加坡的日子裡,雖然花了許多時間建立兩間學校和宿舍,但總不忘記她宣教事工最重要的目的—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她曾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服事婦女和女孩的主要目的,不只是要教育她們,更是要讓她們認識耶穌基督是她們的救主和朋友。」

老師們在這兩間學校裡教授一般的科目,也教授聖經內容,讓女生們學習祈禱、背誦經文和唱詩。許多學生回到家時,也會與父母分享所領受的。

貝蘇菲也在自己的家裡舉行崇拜。每逢主日,寧德之家的女生、另一個宿舍的男生和基督徒同工都會聚集一起敬拜上帝。最初只有20人,多年之後,這小群會眾增長成為海峽華人教會,是新加坡首批用峇峇馬來語崇拜的衛理宗教會之一;最後演變成今天的「衛理公會康邦加卜堂」(Kampong Kapor Methodist Church)。

上一篇:改變事工的方向
下一篇:貝蘇菲的傳承

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