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工匠喊了起來。「請不要摸架子上的陶器,你會把它弄壞的。」然後他說的話讓我和我的兩個兒子吃驚:「你為什麼不摸另一個架子上的?」毫無疑問,我們對為什麼有的花瓶可以摸,另一些卻不能而感到好奇。

看著那「不要觸摸」的架子,他解釋道:「這些還沒有經過火燒呢!」然後他告訴我們,將泥巴做成美麗的外型只是做成精品的第一道工序。如果到此為止的話,它們很容易損壞或變型。未經火燒,工匠的作品雖然美麗,但卻是易碎的。

那些可以觸摸的花瓶,是因為它們已經在溫度超過兩千度的窯中燒過兩次。「火使得那些陶器堅硬而有力。」我們的解說員總結道。「火使得美麗持久」那就是關鍵。

我的思想一下子聯想到彼得前書1章6-7節:「在百般的試煉中……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

不管是彼得還是陶匠都告訴我們,火的洗禮可以使寶貴的東西更有價值。

我的成年時間大部分在熔爐——壓力的煎熬中,更確切地說,我懂得了火的價值。大多數的火焰源自過緊的日程表和我一心要過的生活方式。 那種「火」實在是我自己的錯。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火不是來自我們自身,而是來自我們的陶匠。

——————————
一種火能燒毀我們,另一種卻使我們更美麗。
——————————

以上內容編輯自探索叢書《衝出壓力的重圍》,欲閱讀全文,請按此

如希望收到我們最新的探索叢書系列,歡迎按此登記成為我們的讀者。

上一篇 回主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