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英國女子艾偉德(Gladys Aylward)嗎?她因得聞中國迫切需要上帝的見證人,便獨自一人從俄羅斯跨越數千英里。 或者你知道宋尚節(John Sung)這名字嗎?一位中國村民因為他迫不及待地要向人述說上帝如何改變了他的人生,於是在東南亞分享福音。又有聽聞貝蘇菲(Sophia Blackmore)嗎?這名澳洲的年輕女子,在新加坡創辦女子學校並以上帝的心意教導學生。
就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對於接受上帝的呼召,他們也同樣經歷各種人性的恐懼和焦慮。許多人自覺沒什麼天分或技能可被上帝使用、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這工作,或是為家人和其他責任憂慮。那麼,他們順服的關鍵何在?是什麼使他們可以有信心地說:「主啊,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專題人物:宋尚節
宋尚節(John Sung,1901-1944年)是中國最偉大的佈道家,人稱他為「中國的衛斯理」。他在二、三十年代的復興運動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只影響了他的出生地—中國,也遍及台灣和整個東南亞。據說,他激動、強烈的講道,以及嚴厲的教導,曾帶領千萬人歸向基督,學者也普遍把中國教會的增長歸功於他。宋尚節年輕時幾乎放棄信仰,但上帝尋找他,親自告訴他什麼是因基督的死而復活得拯救,又賜他熱情去領人歸主。
一、從神學院到精神病院
他是個聰穎的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化學博士學位課程、被委任為副教授、得到好幾個獎學金,可謂前途燦爛光明。然而,宋尚節卻要被關在精神病院裡,因為紐約協和神學院的管理層認為他神智不清。
同學們投訴宋尚節在神學院的宿舍裡到處向人傳福音!更糟的是他還去警告學院的講師說,若不為罪悔改將會受到永遠的刑罰。當然,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有趣。
宋尚節的行徑前後判若兩人。至此之前,他是個深思熟慮的年輕人。就像任何忠於學術研究的大學生一樣,他曾質疑基督教的某些信條,如今卻變成全力支持聖經的傳道者。數天來,他的情緒大大激動,流著眼淚向人述說他如何領受聖靈的洗、如何眼睛被打開,見到福音的真實性。
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神學院院長總結說:宋尚節用功過度,突然崩潰了。現在對他最好的就是進入精神病院好好休養,但願他會慢慢恢復正常。
宋尚節雖然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也無奈地同意入住醫院的精神科病房。對他來說,他只不過是剛剛看到真理。雖然他出生於一個基督教家庭,父親奉獻一生努力傳道,但他卻不曾如此清楚地認識福音。宋尚節瘋了嗎?真是離譜。
下一篇:從「小牧師」到懷疑信仰
二、從「小牧師」到懷疑信仰
宋尚節小名叫主恩,生於中國福建省興化府;父親是當地美以美會(衛理公會)的牧師。他年少時就聰穎過人,脾氣暴躁,性格固執十分與眾不同。九歲時,當地教會經歷屬靈的復興,他隨之接受耶穌為救主;之後愛上讀經、祈禱和傳道。他常跟隨父親到省內的鄉村傳道,成了父親的助手;甚至還在父親太忙碌或生病時,代為講道。人稱他為「小牧師」。
美國宣教士賞識他的潛能,就幫助他取得獎學金到美國俄亥俄州的衛斯理大學就讀,計畫學成歸來能加入事奉的行列。誰知他到達後卻決定轉讀化學系。他以三年的時間讀完四年的學士課程,並且取得最高榮譽等級。幾間大學因此相應提供獎學金,包括哈佛在內。他選了俄亥俄州立大學,繼續攻讀碩士課程,之後又以破紀錄的時間完成了博士學位課程。
經過多年來課業學習上的汲汲營營,宋尚節終於能停下來喘一口氣了,卻發現自己正陷入進退兩難之中。父母的意願是讓他為了服事主而進修,而這也是他最初向主奉獻自己時的誓願。但眼前有那麼多可以選擇的機會,事奉主的路似乎不是最好的選項。俄亥俄州立大學已委任他為化學系的助理教授,北京大學也提供教職的機會,德國則提供他研究獎學金。除此以外,在學術界流行的自由神學也挑戰他反思自己的信仰。他開始懷疑:耶穌真的是宇宙的主宰和救主嗎?或祂只是一個道德的模範?
在某個黃昏,當宋尚節正反覆思考各種選擇時,他似乎聽到上帝的聲音:「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馬可福音8章36節)他試著擺脫這個感覺。不過,翌日他與一位自由派教授談話,當對方說他「不像個科學家,倒像個傳道人」時,同樣的話又浮現他腦海中。宋尚節就告訴他,自己來到美國的本意原是要讀神學的。於是教授就建議他去紐約協和神學院,說他在那裡既可以保留自由立埸來研究宗教、滿足父親的心願,另一方面又可以保留回到科學界的機會。
這主意聽起來正中下懷。憑著他的學位和名聲,他輕易取得全額獎學金,不久他就做好決定了。1926年,他進入協和神學院,相信可以同時滿足父母希望他攻讀神學的心願,也可以滿足自己對哲學與歷史的興趣。
他真是大錯特錯。雖然有些協和神學院的教授仍持守基督教的信仰,但大多數都抱有非常自由派的想法,把耶穌視為不過是個歷史人物。對他們而言,上帝是死的,聖經裡有關耶穌復活的記載是一派胡言—學生若另有想法,也會被他們嘲笑愚弄。受到老師與同學的影響,宋尚節也開始質疑自己對上帝的理解;受到自由主義的鼓吹,他也開始研究佛教和道教,就是他的同胞們所堅持的宗教。有時候,同學還聽到他在房內唸誦佛經呢!
此時,宋尚節覺得莫名的空虛感不斷蠶食他的靈魂,這樣的感覺揮之不去,似乎再怎麼專心聽講、埋頭趕交功課,也起不了什麼作用,他的人生似乎沒有方向,心中對基督教的困惑更是讓他心煩意亂。連老師們也看出他的悶悶不樂,以為是多年來密集的學習終於讓他無法忍受。「我的靈魂在曠野遊蕩」,他日後論到這段時期說:「寢食難安,正如一葉扁舟,在茫茫無邊的苦海中漂泊,人生漫無目的,我失去了心靈上的舵手,悲悲切切地過日子。」
他在信仰上苦苦掙扎,渴望得到方向。某天傍晚,他出席紐約市一間教會的福音聚會,一位年輕女子講述自己的見證,又談到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宋尚節的同學們互相對望,露出輕蔑的嘲笑,但宋尚節卻留心聆聽每一句話。不知何故,他感到上帝的同在。他在第二個晚上、第三個晚上又再去參加聚會。雖然他在協和神學院學到的是另一回事,但上帝拯救大能的信息深深打動他的心。他思緒煩擾,就開始曠課去閱讀聖經和信徒傳記,要弄明白這讓他非常困擾的信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927年2月10日,上帝給宋尚節答案了。
三、重生
那天晚上,他正在祈禱和讀聖經,奇怪的事發生了。首先,他覺得他深重的罪孽重重壓在心頭,感到幾乎窒息。他一生的過犯都閃現在眼前,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除去他的罪疚。在絕望之時,他翻開路加福音23章,找到作者描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景。讀著這故事,昔日的情況好像活現在腦海中。彷彿他本人就站在十字架下,抬頭仰望垂死的耶穌,希望他不必因自己的罪而受罰。當他曉得自己的困境時,眼淚不禁潸然流下。當他祈求上帝的赦免時,似乎聽到溫柔的聲音說:「我兒,你的罪得赦免了。」
突然之間,那整晚壓在他身上的重擔脫落了,接著感受到莫大的溫暖和潔淨。宋尚節馬上知道那是什麼—是聖靈,向他表明他真的被赦免,真的得救了。得赦免!這句話在宋尚節的嘴邊就像蜂蜜一樣,他深深嚐到其中的意義。他本來失喪,現在被尋回;他本來是有罪的,如今得到赦免;他本來是死的,如今得以重生。
「哈利路亞!」他一次又一次跳躍著讚美上帝。眼淚不住地流下,他從未感到如此喜樂—無盡的喜樂流通他整個全人。他跟著直覺衝出房門,走到宿舍的走廊上高聲讚美上帝。他怎能隱藏這事呢?怎能容讓好友們繼續活在不信的黑暗中呢?怎能不與他們分享這奇妙的發現呢?他馬上去找老師和同學,告訴他們上帝在他自己身上的作為,催促他們歸向基督。
對那些預備好領受的人來說,他是溫柔又有說服力的;對其他人來說,他卻是強硬甚至是批判的。他把最嚴厲的話留給屏棄聖經教導的講師,指責他們:「你們使我失去信仰。」
忠言逆耳。神學院的管理層對宋尚節突然由鬱悶變為狂喜感到擔心,認為他精神失常,把他送入醫院的精神科病房。他們後來寫報告說他因精神崩潰而產生幻想和幻覺。神學院的檔案紀錄與宋尚節以及眾朋友對他在被囚禁之前、期間、之後的行為描述大有出入;對於宋尚節在醫院裡那193天所發生的事也意見相左。
不過,宋尚節自己認為那六個月是上帝的安排。他被囚在一間小房間內,只有聖經和一枝筆為伴,在那漫長的193個日夜裡他得到充分休養,並反覆思考那幾個星期、幾個月裡所發生的事情。他真的瘋了嗎?2月10日所發生的事是他的幻想虛構嗎?他究竟要相信什麼?—是協和神學院的自由主義學說,還是聖經記載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呢?
要找出真相只有一個方法:讀聖經。因此宋尚節從創世記讀到啟示錄,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不只一次、兩次,也不是三次,而是四十次,他逐卷逐章細細閱讀,要明白自己屬靈甦醒的真相。他傾注所有的才智和專注力,反覆咀嚼聖經的字句,回想父親從前的教導,又以身為科學家的理性和邏輯來測試之。
那193天的生活和40遍的聖經閱讀,是宋尚節人生的關鍵時刻。在屬靈甦醒之後,這些經歷成了他對上帝話語認識和了解的基礎,賦與他能力與權柄去傳揚福音和教導真理。後來,他稱那間精神病醫院為他真正的神學院,而非協和神學院。
上一篇:從「小牧師」到懷疑信仰
下一篇:「畢業」與事奉
四、「畢業」與事奉
1927年8月宋尚節得以離開精神病院。在一位美國牧師和中國領事介入、與神學院談判之後,神學院同意釋放宋尚節,條件是他必須返回中國。三個月後,他乘船返回故鄉。當中國的海岸線漸入眼簾時,宋尚節又再次衡量他的選擇。有化學博士證書在手,他可輕易在祖國取得大學教授的教席;或是如多年前所許下的諾言,奉獻為上帝工作。
他毫不猶豫地把手探入行李箱,找出八年來在美國所賺得的學歷證書和獎狀。上船之前他就已經把所有他稱為「撒但之書」的神學課本給燒掉了。他抽出博士證書放在一邊,他知道這是父親會引以為傲的;然後把其餘的帶到甲板上,扔入海中。當證書飄落海面,他滿意地點點頭。這是他向福音的委身。從此以後他沒有事業、沒有聲譽、沒有榮耀;他人生的每一分鐘都是為上帝贏取人心。當他登上岸時,不再是化學博士宋尚節,而是宋傳道。
在接下來的大約15年裡,宋尚節全心全意實踐承諾,在故鄉興化開始傳道,然後加入伯特利佈道團,把福音傳給東北、南北各省分。有人估計這佈道團在第一年裡就接觸了超過40萬人。幾年之後,宋尚節決定離開團隊,作個獨立、巡迴的佈道家。他繼續穿州越省,在農村的小教會裡佈道教導。
大約在1935年起,宋尚節把傳福音的禾場擴展到更遠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緬甸、印尼和台灣,曾五次拜訪東南亞。這些國家的眾多教會都把屬靈復興歸功於宋尚節,他激烈的講道方式重錘出擊,對付罪惡不留餘地,絕不含糊。對他而言,「主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的禱告是不足夠的,他挑戰聽眾為特定的罪行悔改,並且加以改正。他的講道常讓許多人羞愧地流淚,公開承認罪行。在某些教會裡,他甚至指責教會的領袖和牧師,強調他們也犯了罪,不惜得罪他們。
他也以戲劇和表演天分聞名。除了用自創比喻和分享真實故事來說明其重點外,他也會親自扮演聖經人物的角色。有一次他甚至把一副小棺木放上台然後自己跳進去,以此強調財富不能拯救人脫離死亡。他的講道也常常會以唱詩或禱告來做結束。
宋尚節在事奉時總會倚靠兩個操練來加添服事上帝的熱情:恆常禱告和讀經。當他不用講道時,就花幾小時與主談話,讀祂的話語。論到信心,他曾說:「信心就是跪下來看著上帝動工。」他鼓勵信徒深入發掘上帝的話語,也組織無數研經大會,逐卷逐書教導聖經。
不過,「一根蠟燭兩頭燒」的生活方式對宋尚節的健康不大好。腸結核使他身體衰弱,加上繁重的傳道行程,他在1944年8月18日去世,享年只有42歲。
在當時,他已得到「中國的施洗約翰」的雅號,又有人稱他為「中國的約翰衛斯理」。許多人把亞洲的屬靈甦醒歸功於他孜孜不倦地事奉。有人估計,超過十萬中國人因著他認識主,數以千計的人聽了他的講道和教導後,重新獻身給主。今天,東南亞許多教會仍然對他的造訪津津樂道,指出他的講道如何復興他們的社區,帶領數以千計的人歸向耶穌基督。
宋尚節的朋友、退休宣教士舒伯特( William E. Schubert)牧師在其著作《懷念宋尚節》(I Remember John Sung)一書中寫道:「宋尚節大概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傳道人。我幾乎聽過從1910年直到如今的所有偉大講員的講道……然而,宋尚節的講臺魅力都超越他們,有長久驚人的果效為證。」
這個在精神病院裡待了六個月的「瘋子」,顯然非常清楚自己在說什麼。
上一篇:重生
下一位專題人物:艾偉德
更多專題人物:
這些人物均來自我們最新的著作《轉捩點︰平凡人的宣教使命》。盼望你能閱讀並發現這些平凡人的轉捩點——他們是如何勇敢地因上帝的榮耀,甘心聽主的差遣。
現在就與人分享吧!
現在就是你和別人分享福音的時候了! 然而,你是否想在傳福音上踏出第一步,卻不知該如何開始嗎? 或者你還在想有沒有更「恰當和正確」的方法去分享? 好吧,不用再苦惱了! 點擊這裡閱讀《如何打破沉默》,你將會發現傳福音並不如你想像的那麼困難。
有很多方法也可以傳福音,選擇權就在你手中,今天就開始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