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增不減
最近我讀了一些文章,談到我們很容易曲解聖經的信息。我們可能會用聖經來支持我們本來就已經深信的觀念,而不是讓聖經告訴我們上帝要表達的意思。有些人用聖經來為某一論點辯駁,卻也有人用聖經來反對同一個議題。雙方都引用聖經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但是兩邊不可能都對。
行經幽谷
我曾聽到人們說:「我不怕死,因為我知道自己會上天堂;只是那死亡的過程讓我害怕!」是的,身為基督徒,我們期待回到天家,但也可能會害怕經歷死亡的過程。我們不必為承認此事而感到羞愧,害怕死亡的過程是件很自然的事。想到死前可能遭受的病痛;與心愛的人分離的不捨;醫藥費可能讓家人陷入貧窮;夢想未實現的遺憾,都讓人感到恐懼。
穩固根基
當我們房子周圍的部分籬笆被三月強風吹倒時,我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責備那個築籬笆的工人。幾個月前,他才剛剛幫我修築過籬笆。然而,我再想了一下,我知道這其實是我自己的錯。當籬笆快完工時,工人原本要將四根籬笆柱換成新的且固定在水泥樁子上,但我告訴他不需要。我當時說:「只要將新籬笆附著在舊的樁柱上就好,不會有事的。」的確沒事──直到強風來襲。
玉米宮殿
位於美國南達科塔州米奇爾鎮的玉米宮殿,其內外的巨大牆面每年都會展示不同的美麗畫作。這些畫包括群鳥飛翔、寬輪篷車西行、美國印第安人的圓錐帳篷,以及田園風光。這些畫作都有一個獨特之處,那就是它們是由玉米、種子和草做成的。外面牆壁上的畫作每年會更換新的主題,部分原因是:舊的畫作已經被飢餓的鳥兒吃掉了一部分。
做工的教會
為慶祝結婚五十周年,我和妻子雪莉乘遊輪,沿著挪威峽灣旅行,一起享受美好的時光。當我們的船向北航行時,我們在許多小鎮和村莊停留,我們往往是去參觀教堂。其中一間教堂是建於12世紀,導遊驕傲地聲稱:「直到如今,這仍是一間做工的教會」。我問她:「這是什麼意思?」她提及在國家教會的時代,由國家委派的牧師們只關心領薪水,完全不在乎有沒有人出席主日禮拜。但這間教會卻一直忠心地舉行禮拜,並積極地服事上帝,幾乎快一千年了!
驚慌或禱告?
一位85歲的老太太,被困在女修道院的電梯裡達三天四夜之久。當時,女修道院裡只有她一個人。幸好她當時身邊有一瓶水、一些西洋芹菜條和一點止咳片。她嘗試打開電梯門,但失敗了,手機也失去了訊號,因此她轉向上帝,向祂呼救。之後,她這樣告訴CNN電視台:「你只有兩個選擇:驚慌或禱告。」在她受困中,她倚靠上帝並耐心等候救援。
基督在身旁
四歲的山姆吃完了晚餐,便問媽媽自己是否可以離開餐桌,因為他想要到外頭玩。但他年紀太小了,媽媽不放心他獨自到外面去,便說:「不可以,你不可以一個人到外面去,你要等我吃完後跟你一起去。」他很快地回答:「不過,媽咪,耶穌和我在一起啊!」
仍在祂手中
當我修讀神學的第一年,一位新朋友與我分享了她的生活狀況。她被丈夫遺棄,獨立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僅賺取最低工資,居住在危機四伏的貧民區,但卻沒有能力搬離這個社區。
跨越障礙
我的女兒黛比小時候曾上過芭蕾舞課。在某次舞蹈練習時,她必須跳過一個捲起的體操墊,黛比在第一次試跳時,不但沒有跳過去,反而被體操墊彈回來,她目瞪口呆地坐在地上,接著就嚎啕大哭。我立刻衝過去,把她扶起來,安慰她。過後,我握住她的手,和她一起向前跑,直到她成功跳過那個捲起的體操墊為止。黛比需要我的鼓勵來跨越障礙。
仍結果子
有時候,收穫季節會姍姍來遲;有時候,我們無意間就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有時候,你的生命果實會以一種你從未料到的方式忽然降臨。
將手垂下
小時候,我和每個男孩子一樣,在像教會這樣的場所,我都經常如坐針氈,左右晃動,甚至想把玩具掏出來。而我媽媽總是用手指捏我的膝蓋,以堅定的口氣低聲對我說:「住手,不要動!」因此,曾經好多年,當我讀到「你們要住手,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46篇10節,新譯本),我的感覺好像這句話是對我說:「住手,不要動!」
失去影響力
在電子報《華爾街不打烊》中,刊登了一份不尋常的名單,稱為「百位失去影響力的世界名人」。榜上有名的人物包括了企業總裁、運動明星、政客與名流,而這些人都有個共同特徵:他們都曾經是權威人士。然而,有些人受外在環境所迫,有些人在生意上失策,有些人則是因道德敗壞,最後他們都失去了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