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由心生
怎樣才能戒除粗俗的言語?一所中學鼓勵學生做出「不講髒話」的承諾。學生們宣誓﹕「我鄭重承諾,在我們學校的範圍內,絕不說任何粗言穢語。」這是一種崇高的願景,但我們從聖經看到,耶穌認為任何一個外在的條規或承諾,都不能改變說粗言穢語的習慣。

前輩的忠告
「我有什麼遺憾?」在2013年雪城大學的畢業演講中,《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對這個問題做出回應。他演講的方式就像一個前輩與晚輩的對話,桑德斯與這群畢業生分享他人生中感到遺憾的一兩件事,好讓他們可以從他的經歷中有所學習。桑德斯列舉一些人們認為他可能會感到遺憾的事,比如窮困潦倒和從事一些卑微的工作。但桑德斯表示,他一點也不為這些事感到遺憾。然而,那令他真正感到後悔的,是沒有善待他人,多次錯過以恩慈待人的機會。

即興讚美
在一次前往衣索比亞的短宣之旅中,我們與另一個當地的事工團隊一起去探訪一群年輕人。他們遭遇困境,住在垃圾場的棚屋裡。有機會見到他們讓我很高興!我們與他們分享見證、鼓勵的話,並且一同祈禱。那天晚上,當地團隊的一位成員彈奏吉他,而我們與新朋友們一起在皎潔的月光下敬拜讚美主。那時刻是我最喜歡的,是那麼神聖,令人難忘!他們雖然處於絕望的境況中,但卻擁有僅在耶穌裡才能得到的盼望和喜樂。

時候到了
我的朋友艾爾和凱西開著他們二戰時期的標誌性飛機,參加了航空展。對他們而言,參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那些退伍老兵的反應。這些老兵會來觀賞航空展,是因為他們可以盡情地談論自己曾經參與過的戰役,以及駕駛過的飛機。大部分的人都是含淚敘述自己的戰爭故事。許多人表示,在戰火歲月中,他們聽到最好的消息就是:「孩子們,戰爭結束了,回家的時候到了!」

綻放榮美
一天傍晚,我注意到我家附近的空地上,有一排排整齊的田畦,每一排都長著綠色的小葉子,上面露出含苞待放的花蕾。第二天早上,只見那塊空地冒出了一片豔麗奪目的紅色鬱金香,讓我不禁駐足觀賞。

分享生命故事
我的大學朋友比爾曾在太平洋某個島嶼宣教多年。他告訴我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離鄉背井到外地尋求發展,因緣際會跟朋友去了教會,在那裡他聽到耶穌帶來的福音,並接受基督成為他生命的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