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摩太前書靈修 | 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
剛信主的時候,我在學校的一次活動中偶爾結識了一位自稱是基督徒的女生。活動後她約我一起讀聖經。雖然心裡不太平安,我還是答應了。到了現場才發現,要跟我一起「讀聖經」的不只她一位,而是好幾位。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們不是要跟我一起讀,而是要我按照她們的引導來讀——把大量節選的經文拼在一起去證明她們的論點。當她們說到我們可以花錢為死去的人禱告,使他們可以在死後信主時,我就可以完全確定她們不是基督徒,也不是在讀聖經了。她們只不過打著基督的名號在達到自己的目的。
上帝的律法使我們受約束還是得自由
有一天,我的非基督徒朋友們問我:「基督徒可以喝酒嗎?」我說可以,但是不能酗酒。然後其中一位就說:「那我說自己能喝兩升唄,然後就只喝下一升。」聽他的意思,像是在找「法律漏洞」,覺得這些規則很煩人,人們只是被迫遵行。
這位朋友的回答讓我陷入沉思:上帝的律法使我們活得更累嗎?上帝不是愛我們的嗎?那我們為什麼有那麼多事情不可以做呢?是不是我們對上帝定下誡命與律例的心意有所誤解呢?那上帝對我們的心意到底是什麼?
有上帝做我們的「第三者」,婚姻就能在每次的關卡中重新充滿愛
「我期待嫁的是一位王子,沒想到是一個男孩!」這想法在辦完婚禮後的隔天冒出,與此同時,我彷彿聽見夢境碎裂的聲音。從此之後,失望、失落的情緒,便伴隨著生活上的柴米油鹽而來,而我與丈夫就在一次次的爭吵中,渡過了最戰火連天的前二年。
在疫情中保守自己的心
新冠疫情來襲,到處人心惶惶,我也只能在家中度過這段日子。每一天,我都會讀上帝的話語,讓自己的心靈依靠祂。然而,面對病毒蔓延,還有失業,我的內心非常焦急,感受到很大的壓力。雖然表面上我跟平時一樣,如常生活,有時還會面帶笑容;實際上,我的心已跌入低谷,很憂愁傷心。
上帝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有時候,我們會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讓我們感到失望的人與事,但是上帝總是願意傾聽我們的心聲,給予我們安慰與力量,使我們不再耿耿於懷。雖然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永遠陪伴我們,但是聖經提醒我們,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因此,我們孤獨寂寞時,總可以依靠上帝。
我不要被爭競、苦毒、憤怒、和自憐所纏繞
你是否曾經落入過攀比的陷阱中?我有過,而且不止一次。
從小到大,雖然我和我的孿生妹妹無論從長相、性格、天分、還是所選擇的人生道路來講都迥然不同,但我卻時常被人拿來與她比較。大家問我的任何一個問題通常都會緊跟著一句「你妹妹在做什麼?」
認識上帝,哪怕不明白祂的作為
有時候,苦難似乎沒有盡頭,而我們在等待中感到厭煩。我常常反覆思想一節很喜歡的經文,那就是以賽亞書60章22節:「我──耶和華到了時候必速速成就這事」(和合本修訂版)。
我的畸形寶寶只活過7週,卻教會媽媽用上帝愛的眼睛看祂所造的一切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詩篇139篇13-14節)
握著寶寶的超聲波照片,讀著這首熟悉的詩句,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一個畸形兒怎可能是「受造奇妙可畏」?我們的主怎可能喜悅這個創造呢?